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請問如何resize成正確比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425)

Shade 2003-03-21 06:21 AM

回覆: 請問要怎麼resize啊?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cloud
看了這麼多討論串,好像沒提到要怎麼resize說?
試過VirtualDub,但是她resize成640*360之後不能再給DVD2AVI上下共砍掉8pixels啊?
我用DVD2AVI開啟VOB檔,可以做clip的動作卻不能resize真奇怪?
就是說cilp & resize 的視窗拉霸只能拉動上面4個...
還有您做的DVD轉AVI教學裡面沒有提到16:9的影片,
所以我做出來的DivX都有長高的現象,但是我就卡在不知道怎麼resize...
可以請你指導一下嗎?

1. clip 先做,先左右共切 16 pixel,你可以先用 DVD2AVI 做 clip,切完以後再交給 VD resize,或是直接用 VD resize,filter 選擇的地方有可以讓你 crop 切邊的選項,在切邊裡面設定左右共切 16 pixel 也可以。或是用 Avisynth 做 resize,resize 時同時設定左右要切的 pixel,Avisynth 會將切邊自動排在 resize 前先做,或是分開做,先 crop,再 resize。或是用 AviUtl resize,在處理的優先順序中將切邊處理的優先權提高到 resize plugin 的前面,也就是先切邊再 resize。或是用 TMPGEnc 切邊的濾鏡,最後輸出選擇輸出的大小,TMPGEnc 也是先切邊再 resize。
2. 本家的 DVD2AVI 的 resize 功能還沒有完成。不過影響不大,用其他軟體做 resize 也很方便。

Shade 2003-03-21 06:32 AM

有網友問到 VD 裡面的 2:1 reduction resize 的品質如何,我做了一點實驗
==
學術界在測試 filtering 效果時最常用的是 "circular zone plate" 這個圖形,
這個圖形是由好多個圓圈所組成,畫面最中間的水平和垂直空間頻率是 0,
越往外圍,水平和垂直空間頻率越高。
水平方向遠離中心,離中心越遠水平空間頻率越高;垂直方向遠離中心,
離中心越遠垂直空間頻率越高;四個角落是垂直和水平的空間頻率最大的地方。
空間頻率越高的意思,可以想像為畫面上有一黑一白,黑白相間的線條,
黑白條紋越密集,也就是灰階值由黑變白,再由白變黑的變化頻率越快,
我們說這樣這張圖形的空間頻率很高。

根據取樣定理,我們知道取樣頻率必須是原始訊號頻率的兩倍,我們才能正確地記錄原始訊號。
原本寬度 640 pixels 的圖形(取樣點是 640 個點),其所能記錄的黑白相間的變化次數是 320 次
(一黑一白,佔掉兩個 pixel,我們所能見到的黑色線條是 320 條,白色線條是 320 條)。
當這個寬度 640 pixels 的圖形 resize 為一半 320 pixels 時,只能表現出 160 條黑白相間的條紋
,無法表現出原本圖形所記錄的 320 條黑白相間這麼高的頻率,也就是這麼密集的線條。
根據取樣定理,我們必須把超過所能記錄的範圍的頻率濾掉,否則轉換後這些高頻的訊號會被當成
低頻的訊號,我們會得到錯誤的結果。
以聲音訊號來舉例,44.1KHz 轉為 22KHz,必須把原本訊號中 11KHz 以上到 22KHz 的頻率濾掉,
否則轉換後原本該是高頻的訊號,卻會變成低頻的訊號,變成低頻的聲音出現,你想這樣還能聽嗎 :P
為什麼降低取樣頻率之後,超出所能記錄範圍的高頻會被當成低頻訊號?請看下面這張圖


藍色的線是原本記錄的高頻訊號,線條成階梯狀,每一階都是一個取樣點,
圖形中的 sine 波形有 11 個週期(重複 11 次)。
降低取樣頻率之後,新的取樣點是紅色的點,取樣的點數變少。
我們注意到新的紅色取樣點連成一條線,得到的新訊號變成是一個低頻的 sine 波形(僅一個週期),
而不是原本的高頻訊號。這個低頻訊號在原本的訊號中是不存在的,是錯誤的訊號。
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aliasing。
所以我們在轉換之前,必須先把這種會引起 aliasing,超過轉換後所能記錄的頻率範圍的高頻訊號
濾掉,以免發生 aliasing,得到錯誤的結果。

那麼在影像訊號的處理上,也是一樣,我們必須先把 resize 後不能正確記錄的高頻訊號濾掉,
不然一樣會得到錯誤的畫面,例如畫面上會出現鋸齒,波紋(moire)等等瑕疵。
這個事先濾掉高頻的 filter,叫做 pre-filter。
不同 filter 的設計,濾除的效果不同,也有不同的副作用,我們以前曾經提過,lanczos3 resize
是一個擁有最佳 filter 效果的 resize 法。

下面我們用 circular zone plate 這個圖形來測試 2:1 reduction 和 2:1 reduction (high quality)
的頻率濾除特性。circular zone plate 的圖形中央空間頻率是 0,越往外圍空間頻率越高,
良好的 filter 應該要盡力保持中央部分的圖形的線條清晰,而外圍的圖形則應該全部濾除,
外圍若有留下來的線條則是 aliasing 的訊號。

原始 640x640 的 circular zone plate 圖形
http://home.pchome.com.tw/health/lnklllyz/CZP.gif
2:1 reduction resize 為 320x320

2:1 reduction (high quality)

對照的 lanczos3 resize(VD 內建)超完美 :D


circular zone plate 除了拿來測 filter,也可以用來測 gamma :)
http://www.worldserver.com/turk/com...hics/gamma.html

Shade 2003-03-25 02:31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對了,問一下,那麼要做 SVCD 要怎麼 resize 才正確呢?有沒有人研究過?

NTSC 4:3 SVCD 的 PAR(SAR) 是 15:11,所以不用切邊,直接
720x480 -> 480x480 就可以了

snic 2003-04-03 02:59 AM

回覆: 請問要怎麼resize啊?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cloud
看了這麼多討論串,好像沒提到要怎麼resize說?
試過VirtualDub,但是她resize成640*360之後不能再給DVD2AVI上下共砍掉8pixels啊?
我用DVD2AVI開啟VOB檔,可以做clip的動作卻不能resize真奇怪?
就是說cilp & resize 的視窗拉霸只能拉動上面4個...
還有您做的DVD轉AVI教學裡面沒有提到16:9的影片,
所以我做出來的DivX都有長高的現象,但是我就卡在不知道怎麼resize...
可以請你指導一下嗎?

抱歉...你回的上一篇我說的那個連結當作我胡言亂語:p

下面這個方法建議採用...大蓋沒比這還詳細的resize教學了
《50張圖文解說教學》教你如何 resize 成正確比例

weasley 2004-03-17 06:28 PM

如果我想反過來,把抓到的影片作成DVD-VIDEO,那要怎麼做呢?
假設原本就是正確的640X480那我就直接丟到DVD製作軟體去燒嗎?
又好比我從PS2的FFX-2光碟中抽出影片的解析度是640X416,但是很明顯的在電腦螢幕上看的出來是不正確的比例。所以我就把它轉成640X480(看起來比較正常)這樣進Sony DVD Architect做成DVD,這樣的程序沒問題吧。還是我要RESIZE成720X480才能進軟體製作呢?

snic 2004-03-17 08:23 PM

問: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asley
如果我想反過來,把抓到的影片作成DVD-VIDEO,那要怎麼做呢?
假設原本就是正確的640X480那我就直接丟到DVD製作軟體去燒嗎?
又好比我從PS2的FFX-2光碟中抽出影片的解析度是640X416,但是很明顯的在電腦螢幕上看的出來是不正確的比例。所以我就把它轉成640X480(看起來比較正常)這樣進Sony DVD Architect做成DVD,這樣的程序沒問題吧。還是我要RESIZE成720X480才能進軟體製作呢?

答: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如果 AVI 是 squared pixel,也就是說,AVI 的比例是正確的,製作時沒有做錯,那麼還原的方法:
1. 將 AVI 補邊補成長寬比 16:9
2. resize 成 704x480
3. 左右補黑邊變成 720x480
4. TMPGEnc 壓縮,比例選 16:9

例如 640x352 的 AVI,製作時的手續是
720x480 左右切邊 -> 704x480 -> 640x360 上下切邊 -> 640x352
那麼還原回去的手續是
640x352 上下加黑邊 -> 640x360 -> 704x480 左右加黑邊 -> 720x480

例如 640x272 的 AVI,,製作時的手續是
720x480 左右切邊 -> 704x480 -> 640x360 切掉上下多餘的黑邊-> 640x272
那麼還原回去就是
640x272 上下加黑邊 -> 640x360 -> 704x480 左右加黑邊 -> 720x480

如果製作時沒有左右切邊 704,那麼還原時也不能左右補黑邊
720x480 -> 640x360 -> 640x352
640x352 -> 640x360 直接 resize -> 720x480

如果製作時不是用上面的手續,而是其他切邊+resize的組合,或者根本就做錯了,那麼除非詢問製作者,否則無法得知正確還原的手續。

把解析度較低的 AVI 做成橫向壓縮的 DVD 意義不大,因為實際上解析度並沒有那麼高,垂直都要經過 resize 放大,而製作時已經損失的資訊是補不回來的,所以效益不大。
在一般不具有 v壓縮 功能的 4:3 電視上播放,4:3 letterbox 的效果反而比較好。

weasley 2004-03-18 12:06 AM

我知道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送進DVD-VIDEO製作軟體的影片解析度到底要多少?我試過送640X480(4:3)進去,成品出來是(用WINDVD擷取出來的畫面)640X480沒錯,但會被加左右8像素的黑邊。但是送720X480(4:3)進去,出來就是640X480但是沒有被加黑邊。這樣的話,我不就一定要把影像弄成720X480了嗎?
可是這樣比例就不會對了(我不喜歡留上下的黑邊,因為我用的是16:9的螢幕)←指轉成720X480的檔案在電腦上看的時候。

另外想問一下,要做DVD的影片,影像檔的最高流量是不是9.800Mbs(不含音效檔)
如果是的話,當我送720X480 (4:3) 9800Kbs 29.9fps 進Sonic Foundry的DVD Architect裡並選NTFS 720X480(4:3) 9.800Mbs 後,會出現影片需要recompressed的訊息呢?

Shade 2004-03-18 01:47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asley
我知道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送進DVD-VIDEO製作軟體的影片解析度到底要多少?我試過送640X480(4:3)進去,成品出來是(用WINDVD擷取出來的畫面)640X480沒錯,但會被加左右8像素的黑邊。但是送720X480(4:3)進去,出來就是640X480但是沒有被加黑邊。這樣的話,我不就一定要把影像弄成720X480了嗎?
可是這樣比例就不會對了(我不喜歡留上下的黑邊,因為我用的是16:9的螢幕)←指轉成720X480的檔案在電腦上看的時候。

做成標準的 DVD 解析度必須是 720x480 or 704x480。
當你輸入 640x480 的訊源,使用 DVD 的模版,或者使用精靈模式,選擇壓縮 DVD,輸出會固定 720x480,此時如果你的訊源 Aspect ratio 和「畫面配置方法」兩者的搭配有選正確,TMPGEnc 會自動幫你做 source 640x480 resize-> 704x480 左右幫你加黑邊 -> 720x480
也就是正確的比例,TMPGEnc 會自動幫你做好加黑邊的動作。

前提是,你的訊源 Aspect ratio 和畫面的配置方法要選正確,訊源 Aspect ratio 640x480 就是 1:1 (VGA),畫面配置方法選 Full screen (keep aspect ratio),輸出 Size: 720x480,Aspect ratio 4:3,這樣 TMPGEnc 就會自動幫你加好左右的黑邊。
訊源 Aspect ratio 和畫面配置方法的組合不只這一種,其他組合也可以得到最後正確的結果,要知道改變這兩個選項、不同的搭配組合會對最後輸出畫面造成什麼影響,可以用 Advanced -> Clip frame 的 "Clip frame" 和 "Arrange setting" 這兩個選項來切換著看,"Clip frame" 的畫面是輸入的畫面,"Arrange setting" 的畫面則是根據 source aspect ratio 和配置方法決定的輸出畫面。
在這底下切換選項觀察輸出的畫面改變,你就會知道要用哪一種設定才會得到最後正確的輸出結果。

640x480 -> 704x480 加黑邊 -> 720x480 這樣是正確的,在電腦上播放時由於播放軟體的錯誤,左右會有黑邊,人臉會變瘦,拿到電視上播放就會正常。
其他一般的 DVD 也是一樣,在電腦上播放人臉都會變瘦,需要自行左右擴張把黑邊擠出 CRT 畫面外才會正常,只是大家看久看習慣並沒有察覺。
可以用 Media Player Classic 播放,播放時按數字方向鍵的 "6",會左右擴張接近 16 點,把黑邊擠出畫面外,比例會接近正確,按 "5" 會回復原狀,可以即時做比較。

TMPGEnc 2.5 用的 resize 是平均像素法,畫面比較模糊,建議用 Avisynth 做 resize 補黑邊,補好 720x480 在直接送給 TMPGEnc 壓縮,畫質會比較好。
TMPGEnc 3.0 開始就有 Lanczos resize 可以選,屆時就不一定要用另外的軟體來處理 resize。
當然 Avisynth 的 resize 可能還是快一點?.....
引用:

另外想問一下,要做DVD的影片,影像檔的最高流量是不是9.800Mbs(不含音效檔)
如果是的話,當我送720X480 (4:3) 9800Kbs 29.9fps 進Sonic Foundry的DVD Architect裡並選NTFS 720X480(4:3) 9.800Mbs 後,會出現影片需要recompressed的訊息呢?

流量設 9200 大概配 DD 448K 會接近到頂,不過 9800 + LPCM 1536 也有一些播放機可以播放沒有問題,你可以先燒到 RW 上做測試。
DVD Architect 沒用過,一些 authoring 軟體流量超過可以忽略還是可以製成 vob。
也有可能是你壓的 m2v 不合乎標準 DVD 規格,建議 TMPGEnc 使用精靈模式或者 DVD 模版壓縮,以免錯誤。

weasley 2004-03-19 02:03 PM

大家都建議用 Avisynth 做 resize
但是我下載後Avisynth後發現.....我不會用
看了一下教學文件還是有看沒懂,是說Avisynth一定要靠別的軟體呼叫才能用嗎?
用TMPGEnc-2.5行嗎?

感謝大大多次耐心的回答

snic 2004-03-19 03:01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asley
大家都建議用 Avisynth 做 resize
但是我下載後Avisynth後發現.....我不會用
看了一下教學文件還是有看沒懂

你是看哪家的教學文件阿(汗
不會是我的版本吧...這樣我會回答不下去...
因為我寫的已經講的夠白話了(炸

p.s.
TMPGEnc可以直接開avs檔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