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在美國 前20%高收入者 繳交逾80%所得稅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5639)
|
---|
引用:
這些還好啦,已經是股利收入的大失血了,今年以後被扣繳的部分還只能折半扣抵 :cry: 所以我更痛恨那些光靠炒房炒地大賺其錢卻又只繳沒多少增值稅的人,平平是賺資本利得,為什麼那種錢又特別好賺不用繳什麼稅 :stupefy: 柯批說過往政商關係如同用刀叉吃人肉,那些人本來就不會是吃素的,舉世皆然。台灣最奇妙的地方還在於,一般老百姓是爭先恐後搶著躺在盤子裡給人吃.... 這也要感謝網路上那些無孔不入的工讀生們吧,他們幫了很大的忙,某黨要瓜分清算黨產的時候,別忘了多分一些屑屑給他們啊 :o |
引用:
要我是重量級外資,我就買股票之後都賠錢賣,然後去新加坡買台股空單。 這樣在台股就的確沒有獲利,但基金組合是賺錢的。 |
引用:
假設大多數的人一年只想繳一萬元的地價稅,那土地報價將會低到十萬,這就是10%地價稅驚人的壓制地價威力。 這樣雖然土地價格低,但大財團與中國炒房團也不敢買,因為地價稅是10%,買了土地過十年就等於血本無歸,之後開始倒賠。 這樣的地價稅制下,只有真的需要使用土地時,才會去購買土地。 然後再配合土地增值稅100%徵收,這樣當報價提高,或是交易金額大於去年繳稅報價時,都可以將漲價金額全部歸公。 ps:考量到通膨問題,每年開放10%免增值稅漲價額度,但由於有10%地價稅,大家通常也不會漲。在惡性通膨時,也需要靈活開放免增值稅額度。 |
引用:
有什麼關係, 他在台灣賠錢, 就有人在台灣賺錢, 如果他在台灣賺錢,繳稅就好了。 |
引用:
照你説的這樣搞,不用一個世代,台灣的土地九十%以上全是國有地了 :jolin: |
引用:
政府不買就不會是國有地,只是全國土地報價大跌而已,土地還是在原持有者手上。 由於地價稅高達10%,所以也不會有財團想囤積土地。 當然為了緩和衝擊,可以花10~20年逐步調整到10%。 |
引用:
地價低又重税(10%),還無増値可能,持有土地會成為很大的財務負擔。 不用一個世代,大部份人不是賣掉土地離去;就是繳不起重税,土地被拍賣,但重税之下沒有呆瓜接手,還不是債主國家收了 :cry: |
引用:
證所稅其實個人是覺得OK,反正資本利得有賺,就課.. 證交稅的話,個人很少交易倒是沒什麼差,就當成成本 股利被抽2%(二代健保),看看手中的健保卡,想說認了 就當是拿股利可扣抵額的錢來付吧... 股利算在所得稅,個人OK,反正有所得,政府就是要收錢, 在二稅合一下,被收了一次,個人還可以退稅.... 不過....現在...來個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這真是TMD,怒了... :D |
引用:
廢交易稅, 資本利得算入個人所得課稅, 簡簡單單的把美國那一套搬來就好, 偏偏要自己弄一個4不像的, 怎麼看都有問題。 |
引用:
照說應該是要收證所稅,然後因為收了證所稅,所以證交稅應降低... 前二年不是要搞證所稅,被炮到翻掉後就縮起來... 現在我又想起來了 補充保費(二代健保)是用"股利總額"來計算的,真TMD的很會算啊... :D 最不爽的還是"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