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漲太早! 太陽餅老師傅批:發國難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6430)
|
---|
引用:
那量販店的台式麵包經常促銷6個59元,有時甚至6個54元,沒促銷也才賣6個69元 我有朋友在量販店烘培課工作,他自己還經常帶麵包回去給家人吃 自己內部員工都敢吃了,可見量販店應該是沒用些怪怪的低價材料吧 可是量販店賣這麼便宜還是有賺錢,之前看新聞量販的的麵包利潤僅約5% 賣這麼便宜都還有5%的利潤 那麵包店買6個台式麵包都要120~150元,利潤是多少阿,居然還要漲價 這樣以後誰還要去麵包店買阿 寧可去超商買,至少他沒說要漲價 |
引用:
話說回來就是我國沒有好的"法源和機關"… 說真的,人要是能不自私那也就不需用"法"來約束了不是嗎? 所以閣下所說的,不能成為理由… 如閣下所言全是事實,那我國其實也不需要國家、政府了對不對呢? 但令人感嘆的是,即便我國現在有的好的"法源和機關"… 也無多大用處,因為政府高層本身就帶頭不守法,關於這件事也不是新聞了就不多說… 不過說到這裡也都離題了… 物價上漲本是正常的事,那為什麼大家會無法接受呢? 因為薪資所得沒上漲而光是物價頻頻上調,這本身就是個問題… 讓人害怕的事實是,物價依然上漲薪資反而微跌,一但這二條線交差之時... ... ... .. . 最後:閣下說"因為政府也是受到人民監督的。" 可怕的是,我國人民跟本監督不到政府啊!閣下若不信不�**|幾個實例來看看… |
引用:
要說麵粉牛奶是生活必須品也不稀奇!我還聽人說過「汽車是生活必須品」哩!那麼對名媛貴婦來說,「蒂芬妮」當然也是生活必須品。 對於台灣人而言,米和麵那樣是生活必須品,只要一年吃不到就知道了。我從小喜吃麵點類,不喜歡吃米飯;到國外住了一年後,深深感受到若一年吃不到米飯,絕對比一年吃不到麵食辛苦。 不要忘了,台灣不產小麥,台灣人可不是從一開始就吃麵粉長大滴! |
生意人都一個樣
成本多一塊~就漲5塊 ~~結果賺更多~~~~ |
引用:
就說你別站在你個人角度來看事情.你不需要不代表多數人都不需要. 汽車是民生必需品有什麼稀奇.你會說可以改騎腳踏車嗎?那送貨.物品運輸也都要騎腳踏車運輸嗎?台灣可不是一開始就有車可開的.但現在沒車台灣社會能動嗎? 你一年吃飯或一年不吃麵跟米或麵是不是必需品有什麼關係.民生必需品是比較得來的嗎?那你要不要拿水和石油比一比那個是民生必需品.水是所以石油就不是?反正一年不用汽油又不會掛掉是嗎? 不要忘了.台灣不產石油.台灣人可不是從一開始就有車開的.所以大家都騎腳踏車或走路即可? :unbelief: |
嗯~
目前台灣最大的乳製品進口商剛好是小弟的客戶 日前與該公司主管閒聊得知烘焙業的確十分慘淡 去年全台至少倒了三百家,今年預計會更多 就連統一和全家原本也有意搶佔烘焙業 但也因為環境實在太差而暫緩計畫 以他們的分析 原物料上漲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終究原因還是麵包店數量過多,大家搶食這塊大餅利潤降低 又逢景氣不好買氣低迷,撐不住的就垮了 以進口商的說法 十幾二十年前麵包店約有三成的利潤,做什麼賣什麼 如今是客人想吃什麼就得做什麼,每天需準備一堆麵包給客人挑 沒賣掉的過保存期就是損耗,損耗控制的好也僅有約一成利潤,麵包店的優勢已不在 .... 談到漲價,每個人都不爽,但個人認為要有完整的規範 如限制開店數量,多少人口可以開立幾家麵包店,而不是讓大家無限廝殺,結果是商店、消費者雙輸.. |
引用:
根本是奸商,趁亂(漲價)打劫(減料)。 按道理說漲價就不應減料,如果不漲價餅變小蔥變少是沒問題,問題是漲價還減料 :tu: |
競爭者太多了...
住在台北, 到處都是麵包店 不過小弟不喜歡吃麵包啦, 加上現在隨便一塊都$30~40 那我還不如去吃中式早餐, 或小吃... |
引用:
+1 如果什麼都要回歸自由市場機制 用消費者的力量 那還要政府幹麻 ETC有因為自由市場機制而退出嗎 還不是死撐 |
引用:
就最後二句而言,是不合理的也難以實行… 我國並非共產國家,所以無法做到這種程度也不必要… 物價上漲是正常的,但必需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如防籠斷、獨佔之類的… 多數物價上漲也是可控制的,但當前政府的不作為進而造成非理性上漲,是一大主因… 例: 如米價高漲原因若是稻米欠收,那麼可以短期開放外國米來穩定米價,回穩之後逐漸減少外國米進口量… 諸如許多物價的上漲,政府都能有相關的作法來應對,但政府的不作為就造成當前的全面物價的非理性上漲… (目前只是初步,一但惡性循環成立,會一波接著一波,1影響2而2又影響3逐一到10然而10又影響1跑完為一輪。差別是快慢而已) 政府的不作為不僅是在物價上漲,連部份農產品產量過多,造成出貨價大跌但實際上農民低價出貨但產品到了消費者手中還是沒有便宜到哪裡去,那到底肥了誰… 這個肥肥的中間層就是問題點,政府也是不作為放任其… 許多問題點都是易見的,只是政府不作為,而不作為的內容是什麼呢?! 多數是為了利益! 接連幾年政府相關的弊案一件比一件大、一次比一次扯,但我國人民都麻木了… 人民麻木不仁最終的惡果還是要由人民來擔,我國目前正陷入這種惡性的循環中… PS:目前為官的標準若不是以有沒有能力或做的好不好來分,那我們又如何能要求當官的要做好本份呢? (立埸正確若是目前政府唯一要求的為官之道,那人民只好自求多福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