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音響消磁極品 各位有看過這個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62060)
|
---|
消磁...可以用軟體阿我還以為一定要把喇叭內的磁鐵消磁才不會影響其他產品...猜不透
|
看兩位老大互相吐槽求進步,小弟也不忍浮出來廢言二、三句^^
首先兩人比較的立足點及觀念點並不完全相同 1. circle兄所做的比較,並不是「CD VS APE」,而已經是「WAVE VS APE」了。 2. samlin2001兄提到,由APE decode(解碼)出來的音訊資料與WAVE、CD(或統稱PCM) 音訊資料,聽感是不一樣的,與circl兄所提到的「CD VS APE」亦或「WAVE VS APE」 並無二致。 3. 再來samlin2001兄提到APE decode(解碼)出來的wave資料與原始WAVE、CD(統稱PCM訊號) 是否完全一樣? 在「數位資料」的領域上完全一樣是無可異議的! 但在「類比載體」上呢? 答案是不相同的;硬碟內存放的磁區不相同、溫度不相同、讀 取頭不相同,這裡屬於「類比載體的失真」,這個說法大家同意嗎? ※數位資料的產生、儲存、傳遞全都是建立在類比載體上,就像肉體之於靈魂的關系 肉體在靈魂在,載體死資料自然消失,不管是數位還是類比都一樣。 4. 而jitter也是這樣的相對關系,簡單解釋一下(舉例有點爛,意思到了就好) 假設標準是5分鐘 A君用他自然的速度從X地移動至Y地,需要4分半鐘 B君一樣用他自然的速度從X地移動至Y地,需要6分鐘 那這離標準一分鐘的誤差,就算是jitter 6. circle兄提到的CDDA VS APE(或WAVE)「聽」起來不同就是失真 CDDA VS APE「即時播放」聽起來不一樣,這是編解碼程序的問題,不做討論 「無失真」壓縮,指的是「可以還原為跟原始資料一模一樣」的壓縮方式 ,即便它們在「類比載體」上已經「失真了」(我承認我表達&修辭能力很差XD) 一樣道理,APE可以還原為原始數位資料 7. circle兄提到的聲音「聽起來不同」就是失真 那小弟非常認同,但也沒有全對 類比訊號永遠不可能是理想狀態,類比訊號永遠都在失真 關於您的比較法,跟類比比較有關系 若您的「Axis JR Signature One」換成「JM LAB MINI UTOPIA」 聽起來完全是不一樣,那誰才是「標準」,誰才是「失真」? ============================================================ PS. 先PO到這…上課回來好累…這二、三句還真長…@@" 有錯請大伙儘量批別客氣的啦…討論就是,互相吐槽求知識^^/ |
引用:
請說明為何VIDEO-CD無除錯機制? VIDEO-CD與SONY Play Station Game CD都是使用CD-ROM MODE2(CD-XA)規格 若無ECC除錯機制的話,有人敢拿來當DATA CD-ROM嗎? CD-ROM MODE1的錯誤率約在10的-12次方 CD-ROM MODE2(CD-XA)的錯誤率約在10的-9次方 XA規格把大部份的ECC區域也拿來儲存資料,所以錯誤率會比MODE1要高,但儲存容量比MODE1要大 |
Kyochan兄第七點所說,換成JM LAB MINI UTOPIA,聲音的確會因為喇叭音色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是並不會聽不出CD以及.ape檔之間的差異。
如果看不懂我先前的發言沒關係,我已經說過兩方所比較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問題我也有,不過我不貪心,留一個就行了。如果說用聽來比較資料的正確性是不客觀的,那為什麼又要說100張原版壓製出來的CD沒人可以保證聽起來都可以百分之百相同?是什麼系統聲音鑑別力如此之高,能聽出此間差異?沒推估錯的話,那甚至比我前述的系統一以及系統二還高。又是哪一家的CD壓片技術如此之低劣? 請samlin2001大大明示,好讓這樣的系統成為我一生的目標,也讓這種CD品質參差不齊的唱片公司能成為我黑名單的中的一份子。不過,擁有這樣的系統您卻為何聽不出您前述的差異? :shock: |
沒想到看了PCDVD 近5年都沒註冊, 竟然為了這件事註冊.......
兩方討論(爭吵?)請繼續, 只是進來說明一件事, APE是一種壓縮演算法 號稱無失真是因為其演算法並不會捨去東西以節省容量, 所以你 給他一組數字, 用APE壓縮, 其解壓之後的數字會跟丟進去前的數字一樣, 所以叫做無失真~ (就壓縮跟解壓前後比對~) 至於Audio CD V.S. APE不一樣是正常的, Audio CD上並沒有檔案, 只有軌段, 所謂的檔案或是撥放都是Real-Time把軌段讀出來還原的, 要叫PCM(類比->數位化的方式), 或是WAV(轉到電腦中的檔案)都是 將軌段讀出之後的結果, 這跟丟進去給APE壓縮的東西一不一樣? 那就不是APE可以控制的~ APE只負責把給他的東西原封不動的還原~ 要是不一樣, 那就是進APE前的東西跟你撥的東西不一樣~~ |
感覺已經不是討論了= =
反問您一句,您敢保證聽起來都一樣嗎? 個人是不敢保證的,但這關我的系統什麼事情,比較系統對這件事有幫助嗎?假設我只用濫濫 的電腦喇叭聽不出來有何不同所以就可以打保證? 您說您在DH那邊的討論該看的都有看過了,我就假設您都看過,但是或許會有所遺漏,請恕我 拿出來引用一下 http://forums.dearhoney.idv.tw/view...ght=原版%20壓片 其中LuleLo大大有提到 "這就要看品管啦。記得某一期音響論壇把兩片高價版CD拿來作頻譜分析,發現圖形有些不同,當時甚至推導出同一批貨裡面未必每一片都發燒的駭人結論。不過一般來講第一版的CD的音質與以後幾版的差異,應該是遠小於LP第一版和再版的差異,除非廠商有意偷工。 不過有些廠商喜歡重新發行鍍金版,這已經屬於完全不同的產品,與之前的旅製片音質差異應該是存在的。 不過不同壓片廠之間CD的音質差異就有可能很大,例如長榮和笙美壓的CD,同樣都是壓片,音軌資料也相同,聽起來就是不一樣。" 我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主要就這兩點... 1.APE跟CD聽起來是有差異的 2.APE跟CD造成聽感上的差異非關APE本身資料的正確性 如果是言語上的誤會,我希望就此打住,如果認為我觀念錯誤,那就繼續討論吧XD |
我覺得不應該拿CD vs APE,要就應該用WAV vs APE才對,CD和APE所存放資料的硬體並不同啊!
|
引用:
贊同emilwu大大的說法... :) 也贊同樓上大大,我也覺得不該是CD vs APE... :rolleyes: |
恩...很複雜
不過...我覺得要檢測資料特性與正確性OR誤差性不該用聽的 最好的方法直接比對其特性或差異性 聽...這種東西 就跟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樣 很難有一致性 還有資料上一定會有檢測碼 差別上祇是BER好不好而已 有的可以10正7 OR 8次方...ect 才錯一個碼 所以上面的有人提到COPY 100次=沒有錯誤 這並不是很嚴謹 因為這一類的錯誤是機率上的問題 只能說你再做幾十萬次以上的資料傳輸時 可能會有一次的錯誤 就這樣 小弟也是亂掰的看看就好 |
咦..... 這部份還沒討論完喔 ? 看了七頁.
結果還是沒有人知道 "這種消磁CD的工作原理" 不管是 CD 跟 APE 相同或者不同.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 還是想知道的是 "我用了到底有沒有效, 為什麼有效, 有效是差異多少 ? 差異在哪一方面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