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日本自衛隊最新型Type-10(TK-X)坦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9940)

lompt 2010-07-19 09:54 PM

引用:
作者J6EJXJ4BP6
3人的坦克比較好還是4人的比較好啊?
話說美國與英國都還是4人的 :confused:


各有好處
3人是靠自動裝填機
有時候速度快 手動可以超過自動
而且彈種選擇的彈性應該比較大吧(我猜的)
另外好像是哪一種的砲塔構型可以更緊緻

mirage2000v 2010-07-19 11:17 PM

引用:
作者pc
那是為了規避所謂的八一七公報裡的對台軍售的限制...(恕刪)


如果以當時天弓飛彈,F16的部分看起來,的確似乎有可能像您說的沒錯,但以60A3底盤的部份來看,感覺起來還是怪怪的啊,畢竟都已經賣了一堆了...

不過還是很感謝您的解釋,讓小弟了解了原本沒注意到的面向 :)

引用:
作者廢鐵人
以現代科技
坦克象徵意義已大於實質意義了


這小弟倒不這麼認為
的確現今戰車的角色已經不會像20世紀初期而必須面臨轉換
但實際上還是會在陸軍中扮演不可或缺的戰鬥力量

基本上來說,還是看戰術運用與目標為何

Basara 2010-07-19 11:40 PM

引用:
作者J6EJXJ4BP6
3人的坦克比較好還是4人的比較好啊?
話說美國與英國都還是4人的 :confused:


四人編制的戰車中,砲塔內的三個人工作是可以互補的,

以小弟當初的射手訓而言,我們也要能在車長席控制砲塔、跟車長互換位置操作,

也要能頂替裝填手的位置,在裝填手出狀況時裝填彈藥。

裝填手也要能操作砲塔內的裝備(無線電、同軸機槍、射控),

在戰車巡邏時,也能夠監控車身左半部(或後方)的視野。

---------------------------------------------------------------------------------------------------------

撇開戰備來說,平常保養時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分力量,

打黃油、換機油、換履帶、擦車身,能多一個人真是很好用,

再以裝填彈藥到車身內來說,四個人編制的狀況如下:

一人在車身旁,將彈藥舉上,

交給車身上的第二員,此員在將砲彈傳到砲塔上的第三員,

由第三員將砲彈從砲塔往下傳給砲塔內第四員,

如果只有三員,中間那位就得作兩人份的搬運工作。

LSI狼 2010-07-20 12:23 AM

以陸軍裝甲車出怪手的比例來看,要養M1的話光是那顆燃氣渦輪就搞不定了吧 :ase :ase
(操掛就後送回美國修? :laugh: )

Basara 2010-07-20 12:30 AM

引用:
作者LSI狼
以陸軍裝甲車出怪手的比例來看,要養M1的話光是那顆燃氣渦輪就搞不定了吧 :ase :ase
(操掛就後送回美國修? :laugh: )


那顆引擎已經停產了,連老美都是用翻修的方式來維護,

所以真的是壞一個就少一個了。

VF-19 2010-07-20 10:02 AM

呵...小日本只是不能外銷這台
如果能外銷,這台應該會賣的嚇嚇叫!

不過我比較喜歡德國車啦... :laugh: :laugh: :laugh:

SmallCatMK2 2010-07-21 02:49 AM

炮塔外型一看就是新世代, 真流線(避彈設計?) :D

blair 2010-07-21 03:09 AM

引用:
作者Basara
那顆引擎已經停產了,連老美都是用翻修的方式來維護,

所以真的是壞一個就少一個了。

M1還在改良,那新的M1怎麼辦?換引擎?

艾克萊爾 2010-07-21 03:46 AM

引用:
作者blair
M1還在改良,那新的M1怎麼辦?換引擎?


用柴油引擎

反正大家用的都是那幾家大廠的產品...

就跟日本一樣,像是砲管嘗試自製了老半天最後還是因為壽限達不到要求,回頭跟德國萊因鋼鐵買...

<< andy1106 >>. 2010-07-21 09:08 AM

引用:
作者dillas
不知道andy兄說的是後來改良過的M41D還是老古董M41A3
小弟以前服役的單位用的是M41A3
只能說 狀況好的很會跑
狀況爛的 動不動就熄火停路邊等M88來拖
然後車況好的大概不到總數的一半

在下服役的時摸到的是 M41A3 與 CM11
M41D 那時還是樣品測試階段,聽說將來優先撥給海陸
當時就聽說可以打翼穩脫殼穿甲彈,破壞力有所提升
新式柴油引擎讓機動力也沒降很多,而且續航里程增加了不少
射控也更換了 M41A3 沒有的雷射測距機( M41 是目測,車長要 - 很 XD )
及射控電腦(負責平衡穩定的水平垂直陀螺儀、風向儀跟彈道計算機)還有夜視系統
行進間射擊的準度極差以及得依靠照明彈才能夜戰是老 M41 最大的缺點 :stupefy:
很好的計畫,不過最後只改了 50 台丟到金門去了(花了十幾億台幣)
因為後來進了批 M60A3 (一台好像只要二千萬)
要看 M41D 只能到裝校教勤營去看 :laugh:

我當時外島 M41 車輛狀況好的還不少,聽說本島的很慘就是了,實際如何不知道,大部分都換裝完畢了
因為平時接戰備至少得湊齊10部車,我還沒聽過有連隊湊不齊的
會故障這麼多大概也跟本島駕駛手比較少實車上路有關
沒啥經驗的一上路緊張到換個檔就可以搞壞掉長短軸、扭力桿有的沒的,直接【顧路】
更不用提要他做簡單的故障排除了
這其實也跟後來精實案裁掉連隊的保官、保修組有關
搞得戰車駕駛真的只能做簡易保養跟填寫 保-15002表 而已,因為不能越級 :stupefy:
以前我連隊上的履保跟戰駕在連上趁夜偷偷做五級保修(看著技術手冊上的電路圖更換砲塔電系)
聯保廠(防區最高級維修單位)還主動借二台吊車幫我們吊砲塔
條件是必須讓他們的保修士在場觀摩跟學習 :laugh:

如果要從主力戰車 CM11/12 M60A3 挑一台,我會選 CM11
因為他的射控是跟 M1 一樣的(可惜砲塔室沒有跟 M1 一樣寬敞,也沒冷氣吹)
就連衝下陡坡做行進間射擊也是超準的(演習時爆二、三公里外的油桶、廢戰車輕而易舉)
其它的是閹割過一顆陀螺儀的射控系統,準度上有差

當然...台灣的地形輕型戰車比較適合,可是能用的就只有... :cry:
但~~~如果有 M41D 可以用的話,會選 M41D
因為被『巴』到的話,不管哪台都好不到哪去,就選機動力好的,也比較耐看
應付兩棲戰車 M41D 的砲管也夠用了,最差的狀況下也可以跟人家一台換一台 :laugh:
引用:
作者pc
國軍的CM-11跟M-60在有必要的時候馬力全開,應該也能尬上七十幾公里的時速,
只是可能要付出車子結構跟某些零件會被操壞的代價。

ㄝ...根據我以前偷偷開 CM11 出來的經驗,我很懷疑就連空車都不太可能辦的到 :laugh: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M41後來的魔改型M41H搭柴油引擎的那台蠻漂亮的,大約十年前在裝甲兵學校實際看過只能說真羨慕,新主砲.新炮塔.新引擎.新側裙...:flash:

跟下部隊後保養的老M41清晨水氣一重就風濕(非常難發)的狀態全然不同...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所以都會在入夜後在排氣管內塞舊報紙跟布條,帆布也得蓋上,汽缸才不會被冷到

引用:
作者skyang
個人看法是不需要M1,讓對方坦克登陸就已經玩完
考慮到登陸戰,我們應該是用
240砲車 修理海上的遠距離大型登陸船團
中重型準度夠的坦克對付離岸2公里的目標,不管是萬船齊發的漁船,或是登陸艇,這個的話CM11,12已經很好用,加上後期美國給的不到2000萬台幣M60,更是超值,數量也夠,M1的戰車太貴,台灣能買的數量變少,再加120吋的砲彈也會讓戰車攜彈量變少,對付這種部隊M1真的太貴,導至量少,砲彈少不好用。
N連裝的火箭車對付不小心由缺口上岸的人車。
以上我們應該數量上夠了。

再來就是大陸最進買了一些高速的氣墊船,這些就需要新型的高速輕坦克來對付。這是我們目前缺的

240 砲是金門馬祖巨砲那個嗎?? 聽說台灣沒有
而且打登陸船團太浪費了,請打軍艦或對岸設施
剩下的留給別人打啦 :laugh:

其實反登陸作戰敵軍在海上時曲射武器沒有直射武器來的好用,因為比較沒有時效性

引用:
作者J6EJXJ4BP6
3人的坦克比較好還是4人的比較好啊?
話說美國與英國都還是4人的 :confused:

保養的時候多一個人就差很多了 :agree: 不然會做到死

引用:
作者廢鐵人
以現代科技
坦克象徵意義已大於實質意義了

打仗嘛...任一兵科、兵種的配合都很重要,沒有一種兵科是獨強的,現在是 3D 立體作戰的時代

像大家沒提到的戰前準備工作的工兵部隊就很重要,快速架設各種阻絕設施,挖反戰車壕...
阻擋共軍搶灘推進的速度,設計敵人的走向...等,好讓我們戰鬥部隊可以盡情殺很大
空援、海援、砲兵單位即時的重點支援與干擾、通信系統的暢通、勤務單位對各作戰單位的補給
各級指揮所的運籌帷幄配合戰爭階段引導各單位作陣地的轉移

地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要上岸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雖然我們的海岸線也很長啦...)
引用:
作者Basara
四人編制的戰車中,砲塔內的三個人工作是可以互補的,

以小弟當初的射手訓而言,我們也要能在車長席控制砲塔、跟車長互換位置操作,

也要能頂替裝填手的位置,在裝填手出狀況時裝填彈藥。

裝填手也要能操作砲塔內的裝備(無線電、同軸機槍、射控),

在戰車巡邏時,也能夠監控車身左半部(或後方)的視野。

---------------------------------------------------------------------------------------------------------

撇開戰備來說,平常保養時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分力量,

打黃油、換機油、換履帶、擦車身,能多一個人真是很好用,

再以裝填彈藥到車身內來說,四個人編制的狀況如下:

一人在車身旁,將彈藥舉上,

交給車身上的第二員,此員在將砲彈傳到砲塔上的第三員,

由第三員將砲彈從砲塔往下傳給砲塔內第四員,

如果只有三員,中間那位就得作兩人份的搬運工作。

其實戰車成員功能都能互補的
車長主要是負責由觀測窗警戒四面八方,因為戰車只要閉門駕駛,視線上的死角相當多
引導射手尋找目標,緊急時甚至透過車長超越握把奪取戰車射控權
還有一樣是駕駛手要是嗝屁了車長就得下來開,射手就要代理車長職位了
要是兩個都嗝屁了??只好當固定式砲塔了 :laugh:
這也是我後來在演習期間趁長官不在,跟我車上的戰駕拜託的原因
開出來繞一繞順便試一下以前就很想做的【原地迴轉】 :shy:
戰時要人開,平時又不准人開 :stupefy:

不過搬彈葯上車應該三個人就夠了
一人在車下清點
砲塔外一人轉交
砲塔內就算個子矮的只要墊一下車長、裝填座椅就能順利接到彈藥
少一個人活動空間比較大,工作效率比較好
而多的那一個人可以收拾彈葯筒跟彈藥箱或其他勤務,同步多工啊... :sh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