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偶要問關於理財的問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8811)
|
---|
只能說投資工具沒有絕對的好壞
只有適不適合 每個人偏好的工具不同...各有各的立場跟看法 主要還是看個性以及風險承受度來選擇工具 當然,一切的一切還是要從存錢開始 要有一定的金額以後才能談投資 我是覺得目前似乎富蘭克林基金系列好像比較適合樓主(每個月固定金額,較低的風險) |
引用:
我目前看中幾支基金.. 富蘭克林坦柏頓成長基金 富蘭克林高成長基金 富蘭克林潛力組合基金 富達歐洲基金 天達環球策略價值基金 ---------------------------- 由於一個月大概只能存5000元,最多6000元..所以如果一支要5000元的話就只能買一支.有沒有哪些銀行接受3000元一支的?這樣就能勉強買個兩支.來分散風險. 另外買海外基金只能去銀行或郵局購買嗎?哪種比較好? :) |
哇!看到版上很多理財高手的發言,很有心得。
不過,有人會覺得海外基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但就我的經驗,好像也沒有那麼差。 我是定期定額,當初的「動機」是“強迫儲蓄”,富蘭克林坦伯頓世界基金,今年是第六年。沒錯,之前四年,真的很慘,但我還是覺得,會賺回來,再持續投資吧,反正,這錢,我不會用到的。從第五年開始,就有賺了,直到現在,差不多是7%吧,而每年的配息,也可以把手續費打死。我會再持續投資下去。供版主參考。 而版主可以想一下,每個月“真的”會有5000的閒錢嗎?真的有的話,的確可以考慮投資。 國內定存,不到2%,風險最小。錢滾得慢,慢到比不上通膨。 外幣定存,以三個月的定存(中國國際商銀),美金是2.65%,英磅3.8%,澳幣4.4%,紐西蘭幣4.4%,南非幣5.5%,利率較好,但要考慮匯差風險。 國內基金,嗯,我個人不建議,因為,國內基金經理人的心態,我並不很贊同。 國外基金,我正在投資,還ok,但基於利益迴避原則,就不多說了。 儲蓄險,我個人認為,這是“死多”錢,但配合其他附險,也是一種保障。我是兩年還本25K。 國內股票,我很贊同pingua大所說的,做股票要認真。以前,我很認真,每天花4小時在股票上,看了各家的資產負債表,選了35支股票,每天追蹤。也學了很多技術分析,但最後,嗯,就當做夢吧。不過,我是覺得,如果能夠承受的風險夠大,可以嘗試買中剛,中華電信啦,等等高配息的股票,長期擁有,應該還可以。 期指,這個的話,心臟夠強,錢也等著發黴,對大盤很有sense,那就可以小玩看看,培養一下感覺。一旦感覺不對,就不要玩。 個人看法,供參考。 |
引用:
我十分贊同有最好最穩的投資工具但沒足夠的資本是無法再資本市場獲利的 :tu: 就如大大所說每個人偏好的工具不同...各有各的立場跟看法 像我最終理財目標600W年複利15%~1年8x萬除非敗很大應該都敗不完 投資理財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風險管理 :yeah: |
引用:
這幾支看名稱並不像是比較保守的基金,和你之前說的不同啊… 還有我建議不要投資超出自已能負擔的投資 其實基金已經有做分散風險了 不必硬要買多支來分散風險 (除非你的預算比較高) 至於投資型保單,坦白說沒看到內容前實在不適合評論 因為每家的差異實在很大,不像基金比較單純 |
引用:
先聲明,沒有潑冷水的意思。 以上的五支基金,的確在中長期的績效表現都不錯。此外,根據"專家"的挑選法則來看待,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griffeyc還是要說一點現實面的事~ 首先,一如所有基金宣傳單最底下的小字所云,"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此外,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長期來看,能夠持續打敗指數的基金是少之又少的,基金績效最終會回歸平均。投資人買在基金績效最輝煌的時刻,很可能是基金績效開始要走下坡的時候。當然…我們真有可能遇到無比堅強的投資團隊,或是選股精準如彼得林區之流的經理人,但…如果沒有咧?賠錢就是賠錢,沒有人會為你/妳的決定負責。除了依照風險承受等考量仔細挑選基金之外,更需要定期檢視並調整投資組合。 對於歷史,特別是股市歷史,griffeyc認為,我們要尊重歷史,但不迷信歷史。歷史當然具有他的參考價值,但是如果你/妳認為,未來的20年,還能有像90年代那種近20%的年複利報酬,那真的是~想太多。 此外,購買國外基金除了先前提過的匯率風險要特別留意之外,手續費及其他相關費用也必須一併計入考量。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海外基金,就股票型而言,手續費定價由1%~3%不等,也就是說,你買的基金在還沒賺錢之前,你就已經先賠了這1%~3%不等的手續費。此外,若是透過銀行購買,銀行多半還會每年收取"信託費",以中國信託的信託費為例,每年為0.2%,基金贖回日另行扣除收取。所以我們買了一支海外基金來長抱個五年,除了基金的淨值變化之外,還得考量匯差及手續費、信託費在內。 最後,再重申一次,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操作這些金融商品可以致富。要賺錢,好好的把自己的專業弄好也能賺大錢,並不是只有靠股票、基金不可。 |
引用:
我一直認為除非能掌握第一手消息,譬如你本身就在科技業界做事,知道哪一家公司真的好,出問題了,也比別人先一步知道,否則從電視上、報紙上,雜誌上看到的都己經是第幾手了?甚至還可能是假的,能賺,大概是運氣好不是最後一隻白老鼠,以前不是有人講看著報紙財經專欄結果愈做愈賠,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例外 |
多發的一篇Orz...刪 :ase
|
引用:
請問不用付信託費的那種要去哪申購?手續費定期定額幾年就不用手續費了是嗎? 我每個月真的有5000員可以運用. :) ed114大大.網路測驗我為穩健投資人,所以這幾檔應該沒有衝突到吧! :) |
這本
投資基金的工具書強力推薦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