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Andrew Lloyd Webber 的 『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電影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07673)
|
---|
Andrew Lloyd Webber/The Premiere Collection Encore
引用:
![]() 是這一片台版DVD嗎? (麗音發行/代理) 它可能是從LD翻錄的 畫質不是很好 但是 迄今美國,日本都沒出DVD 所以 可說是台灣限定 :stupefy: |
Sarah Brightman - One Night in Eden (1999)
![]() 也收錄 Sarah Brightman 現場演唱的 "Phantom Overture & Little Lotti" (演奏),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Music Of The Night"!! DVD Features:
|
引用:
這一片算是韋伯的歷年作品MTV精選 我買了兩次... 第一次是Philips CD-i FMV格式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啥了,算是早期VCD的前身,不過CD寫入格式很特殊,一般CD-Drive是看不到目錄結構) 第二次是DVD |
引用:
您是說貓貓廣播聽的,會跟原聲帶完全不一樣?! 希望是如此神奇~ 第一次聽歌劇魅影的序曲,是在民國75年 那時候同學放了錄音帶給我聽 民79年貓貓買了第一台pioneer 的CD Player (PD-4700............目前仍服役中^^) 也買了這一塊CD 其實並不指望這次的女主角聲音能優於莎拉,或是能有相同的水準 但至少我現在很肯定的有一種很嚴重的失望. 希望有其他網友能發表"公正客觀"的心得,給其他網友參考. p.s. 聆聽音樂的心得能公正客觀嗎?!................至少貓貓從不曾這樣覺得自己的感言客觀過!純粹, 聊聊心得吧... |
引用:
呵呵 我家也有部普騰83R,民國76年購入的喔...:D 當年CD唱片還是用"租"的....跟租影片一樣.... |
引用:
大吊燈的確是先在一開始的拍賣會後, 在簾幕拉開的序曲中, 緩緩由舞台上升至劇場上空(非舞台正上方). 小弟有幸於84年7月29日晚上, 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就坐在升起的大吊燈正下方(H22), 上半場就一直忐忑不安, 大吊燈何時要砸下來? 直到那一刻..........原來是這麼掉下來的..........周遭的人倒沒什麼反應, 後面反而傳來幾聲驚叫, 實在是難得的經驗! |
引用:
CD-i的i 似乎是Interactive(互動)的意思 Philips曾經發展過建立在CD-i 架構的互動式電玩 只是後來被市場淘汰了 :fear: |
小弟我非常喜歡這一類的歌劇, 像是"紅磨坊 (Moulin Rouge)","芝加哥 (Chicago)"...等等
而歌劇魅影的原聲帶 (1987, Michael Crawford )早已聽不下幾百次, 這次一聽到電影版的上映,更是第一天 (12/22/2004) 就跑去看首映. (嗯,一早就去,真是可憐陪我去的朋友) 儘管北美的影評對歌劇魅影電影版毀譽參半,多倫多的報紙更只給了 1 顆星星的評價 (滿分五顆). 整體來說, 我還是給歌劇魅影電影版很高很高的評價. 據看過舞台劇的朋友,他認為舞台劇的表現超過電影.不過透過電影比較能帶給更多人,更平價的享受吧 先說說我認為這部片的優點: 音樂,音效沒話說. 尤其是在強調音效的電影院裡,不論出廠或配樂都很震撼人心. 視覺上的效果也一流,沒話說. 不過這些應該是一流電影該具備的. 至於這部片的缺點… 我不得不抱怨一下唱歌人聲的部分,有些讓我一度以為是對嘴 (代表唱的很好啦,別擔心). 怎麼會講話有濃濃的英國腔,唱歌時就全不見了 (尤其是演 Christine 的好朋友那個小女孩). 我朋友說電影版是先演後再重新配音, 所以有些飆超高音時表情不太一至,我是沒注意到啦. 因為我一直認為是對嘴 (汗) 有人抱怨說演 Phantom 那個男的太帥,我是覺得有一點,不過沒差,無關緊要 女主角表現很棒,把 Christine 那種很純潔,迷惑,茫然的腳色詮釋的很貼切 不過女主角去他父親墓園時穿的會不會太…害我恍神的一下,沒聽到在唱什麼 有人去掃墓打扮成這樣 ? 電影到中間後面有一點沉悶,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前半段的音樂比較吸引我 (平常很少去聽 “the point of no return”), 結尾收的還算可以,不算虎頭蛇尾. 卻也不像芝加哥電影版的結尾把電影帶向另一個**** 如果硬要把 “紅磨坊”, “芝加哥”, 跟“歌劇魅影” 放在一起比較, 我認為芝加哥電影的張力略勝歌劇魅影. 音樂方面則是歌劇魅影遙遙領先. 我承認自己比較不喜歡紅磨坊. 或許拿“歌劇魅影” 跟“紅磨坊”, “芝加哥”比較是蠻不公平的,畢竟“紅磨坊”, “芝加哥”有超人氣好萊屋巨星稱場面, 而“歌劇魅影”裡的演員大家的比較陌生. 結論呢 ? 結論是如果你很愛很愛這片的音樂,就選一個好電影院去享受一下吧~ |
這兩個原聲帶我都有 (1987, Michael Crawford ) + ( 2004, Movie OST)
基本上我還是比較喜歡 1987 舞台劇版 除了先入為主之外 並不是很喜歡電影版的編排 感覺有些對白過多 人聲部分到覺得很相似,不會差太多 |
引用:
給你拍拍手 :) 這片如果發DVD, 貓貓應該會去敗一片 衝著您那句"女主角去他父親墓園時穿的會不會太…害我恍神的一下,沒聽到在唱什麼" :flas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