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為什麼中華民族五千年比不上美國的二百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85066)
|
---|
引用:
簡潔是有,有沒有力就很難說了! 不說個人解釋不同,光研究怎麼標標點符號就要先研究半天:laugh: |
引用:
不可能要3K 我祖母沒根本讀什麼書 看報紙一樣順暢 簡單一首詩就能帶出很深的意境 英文就無法做到 |
引用:
也許外國人對中文的感覺也是這樣 只是習慣而已 |
引用:
古書只有"句讀" 而且很夠了 沒有標點的經書讀起來非常有意思 你會反覆去想句子的意義 想通了才下句讀 這才是做學問 現代式標點符號 其實是為了滿足那些懶的動腦筋的人 |
引用: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呢?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 第一百三十首 明眸如麗日,那決不是我女人的雙眼; 她的嘴唇便算紅,也遠遠不及那珊瑚。 聽說美髮如金絲,何故她髮黑像鐵線? 聽說酥胸白若雪,何故她胸脯色如土? 紅薔薇,白薔薇,薔薇紅白相間多嬌嫩﹗ 但是阿,在她的腮頰,找不到紅粉玫瑰。 我愛人口中吐出的氣息也算不難聞, 卻怎麼比得上有些令人心怡的香味? 我是喜歡聽她講話,但我不是不清楚, 音樂的那種聲音,更是加倍悅耳動聽。 沒有錯,我從不曾見過女神怎麼走路, 可我肯定決不似我那女人踩地步行。 不過我發誓,在我看,我愛人寶貝一如 配不上這些個荒唐比喻的任何女子。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 第七十三首 在我的詩篇,你可以看見那季節: 頃圮的教堂荒蕪淒冷,猶記鳥兒歡唱; 也許沒有,也許還有泛黃的樹葉 掛在唱詩壇廢墟,憑牆搖動的枝幹上。 在我的詩篇,你看見落日的餘暉 在西方消逝後,黑色夜晚,另一種死亡, 把一切的一切禁閉在靜寂之內, 急急,急急帶走一日僅存的微光。 在我的詩篇,你看見泛紅的火光 業已消耗,在那曾經給予光熱的柴薪; 猶如生命終必熄滅之時的臥床, 曾經年輕,火苗初長的地方,已是灰燼。 凡此你所見,讓你的愛情更堅韌。 你不久終需離去的,請好好愛戀。 但是翻成中文∼其中味道變蠻多的 :nonono: |
引用:
這樣... 算有點破了吧... 所謂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不也是打打殺殺改朝換代,民生富強的安定時期也頂多持續個一兩百年吧; 大權集中就有這種壞處,皇帝好天下好,皇帝爛大家倒楣;就算這朝好,繼位後下一朝不見得英明, 非得爛到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於是腥風血雨的天下大亂一番才能換人當皇帝,該消耗的也都消耗光了, 更不用說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和長久來天下人民養成的奴性,夠是阻礙發長進步的原因。 選舉雖然不完美,起碼少了很多內戰,要打都出兵去國外打... :stupefy: |
引用:
那是不會翻譯造成的 白話文根本就不是有效率的表達方式 白話用很多文字 才表示一兩個意思 文言就清爽多了 質能守恆大家都讀過 用白話說明需要個一兩百字吧 可是用"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一樣交代清楚 而且意思更廣 |
引用:
何謂句讀?我沒見過真正的古書,願聞其詳?:shy: |
引用:
羅馬帝國雖由諸侯選舉,但還存在奴棣制度, 雖有選舉,但沒有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之說...<--這叫做選舉,但不叫民主,很多人把民主和選舉搞混了! 當羅馬帝國的平民上層與舊貴族融為一體時,那正是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候。 當產生衝突時,羅馬就完蛋了! 而美國在獨立之後,則有南北戰爭解決奴棣制度的問題, 美國是為了奴棣制度才有內戰,而中國則是為了誰當"王"才有內戰。 而羅馬由諸侯選舉的制度,就和現在中共的領導人透過中央人代選出來一樣, 反正就那些人在選,那些人在投票,人民所擁有的政權並不平均。 前一任決定禪讓給某個人之後,那個人就一定選得上! 如果繼任者比較優秀,國家就強勢,如果繼任者想搞獨裁,國家就滅亡。 還好,我國的憲法還算是公平的遊戲規則 我國憲法在制憲時,是由一堆大陸的代表,個位數的台灣代表,和國民黨,共產黨,XX黨各黨的代表妥協出來的憲法, 雖然當初共產黨的頭兒想當皇帝,沒來參加制憲,但畢竟有向共產黨妥協過。 因為有這些政黨和代表妥協,才有較公平的遊戲規則。 而台灣依這公平的遊戲規則,施行地方自治"選舉"了40年左右,才解決民主化的問題。 但大陸的憲法遊戲規則就不太公平了!(有點像國中生寫) 在大陸要選舉很簡單,但要民主化很難! |
英文最多就是26個字母的排列組合,中文的各部首偏旁遠遠超過此數,
英文字母是線性排列而組成單字,中文是部首偏旁上下左右裡外交互組合, 中文確實不必記一大堆單字,但要記很多的部首偏旁,別忘了還要記得如何把他們組合起來。 不論英文或是中文都有一字多義、一字多用的狀況,但中文歧義狀況非常普遍; 歧義就是不精確,歧義狀況越多就是越不精確,越不精確就是越難懂, 無怪乎國際法規、條約簽章要用拉丁文系來寫成,否則出現歧義狀況會有很大的麻煩。 文法上,舉個例子好了: 1.比不上。 2.你比不上(的啦)。 3.你比不上他。 4.比不上就是比不上。 這幾句單字片語我們習以為常,但是實際上卻是頗複雜的4句; 1型態不明,2沒有受詞,4沒有主詞,也沒有受詞,這在西方語系裡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大家一聽就懂,可是實際上它不合文法,最後兩句到底在指誰? 我們說這就是中文的意境,中文之美,但是一個中文使用者必須要花更多心力,去體會出它的意義。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