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一億元打造的台灣動畫 ---- 【蝴蝶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2538)
|
---|
引用:
幫幫忙! 電影一秒24格,哪裡來的36張. |
回覆: 回覆: 一億元打造的台灣動畫 ---- 【蝴蝶夢】
引用:
Pixar的動畫是無敵的.希望台灣也能加油 怎麼覺得華人製作的動畫的人物畫風跟迪士尼的中國畫風相似呢 |
引用:
我想..你講的是電影上呈現的frame數,而原作者說的是產生動畫時拍攝"動態" 畫出來的張數 |
引用:
不過宮老批評過手塚是造成日本動畫界素質低落的主因 ,我想這點應該是講過去.. 現在應該是沒有了吧... |
引用:
nonono.......電影拍攝和動畫一樣.....都是1秒24格... 而在攝影機不運動的情況下....意即沒有橫pan..上下搖...zoomin...zoomout的動作情況下....一秒12格的張數就可以讓動作很順暢 因為一旦鏡頭作運動....必須以一秒24格才能使畫面順暢....所以這時的動畫也必須細分為24f/s |
引用:
宮老有部分也是坐享手塚的果實吧.....這麼說並不公平 如果不是手塚的努力和創造力讓日本的動漫起飛....如果日本沒有這麼多的動畫在製作,如何產生優秀的動畫人才.....如果宮老生在台灣...他有機會創造他的夢想嗎,我很懷疑 日本的優秀動畫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有.....如同我說的....真正的優秀來自於影片本身的價值...而非品質 ps.現在的日本當然多的是錢去做所謂的全動畫了.....製作出來的品質連老外都趨之若鶩.....但這還是限於電影版.....若是電視卡通,除非製作前已確定版權可談到許多國家...否則一般還是有限卡通的製作方式.....像灌籃高手和七龍珠等的卡通就是很明顯的有限卡通的例子.....他們雖然也賣到許多國家.....但那是在大紅之後...而非製作前 而原子小金剛....應該是製作前已有發行全世界的計劃了 |
看了蝴蝶夢....短短幾分鐘....這邊一點花木蘭,那邊又一點獅子王...技術不如人還是其次.....連自製片都還用這種加工心態...東抄西抄...畫虎不成反類犬,一點創作精神都沒有........:tu:
|
引用:
也許你記錯了....我是不知道這麼回事....如果把白雪的dvd調出來看...應該也不會有36f/s的情況出現吧(電視是30f/s,但電影規格轉過去會有其中幾格是出現各1/2的情形) 除非以前的電影膠捲曾出現36f/s的規格.....不然卡通一定是跟電影一樣的規格...絕不可能浪費多餘的力氣....因為卡通太耗費成本了....必須精確計算好每一段必須的畫面才著手下去拍.....幾乎是沒有多拍的部分.....在後製過程刪去的畫面也少之又少... 電影的放映從以前以來....就我印象所及....大部分是以每秒24格...一格快門閃動兩次變成每秒48次的閃動來使人眼察覺不到.....當然也有機器可以用60f/s甚至72f/s甚至以上的規格拍攝....但那大部分是使用在慢動作的拍攝上....也就是"快拍慢放"....意思就是最後的放映模式仍然是24f/s....只有少數放映才會使用高規格...多半是實驗短片..為什麼....因為成本問題....使用24/s以上的規格....意味著底片的使用量會暴漲.....即使是一般的影片拍攝都會無法接受....因為他們浪費的底片已經夠多了....而播放出來的效果並不會明顯不同 而卡通就更不可能了....多一格都代表多一格的原,動畫,上色....比電影更恐怖的..... |
說真的~ 現在已經有一點離題了 ~ 一直在技術面上的東西打轉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不是嗎 ? :confused: ;)
不管畫面如何美麗~但是故事不好的話也是讓人難以接受不是嗎~ 故事容易引起回響及感動 但是特效只有感官上的刺激罷了 一看到要拍"梁祝" 我的想法以負面的居多 "又是一個說是國人自製的爛卡通~雖然難得有片子出現" "拜託~~~!!!!! 梁祝都已經被拍爛了 ~ 來點新的好嗎??" "國內的配音什麼時候才可以跳脫名牌思維呢 ?? 來一點有感情的行嗎??"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小小想法;) :o |
"魔法阿媽"真的真的非常好看,我家的小朋友大概看了不下5次,且每次電視重播,都專心再看一次,收看之餘,還學會不少台灣話及民間習俗,真是一舉數得,強烈建議可敗一套dvd收藏起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