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6月出口連10黑 減幅擴大至23.4% 創近14年來最慘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3350)
|
---|
也許是死貓跳而已..... :think:
美國對西台灣制裁力度並沒看到減緩. 未來反而會更重, 這時就會開使波及台灣高產值、高權值但是市場只居二線的公司....試想這些公司六七以上成營收都因禁令不能賣時會如何? :rolleyes: |
引用:
只是去年下半年開始清庫存不曉得清完沒?看這個月公布的數據衰退有減緩應該是清得差不多 馬上又要年底旺季,今年應該比去年好吧,YoY應該會好看些 :rolleyes: https://youtu.be/vfD-OSzR7EM 165家上市公司營收衰退 這慘業比重高達31.51% https://tw.news.yahoo.com/165家上市...-083934811.html |
台灣出口表現亞洲最差,今年GDP難保二!兩張表看懂出口為何失靈了?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6832?from=search 出口額年增率已連續10個月負成長(應是連11黑),今年6月年減23.4%更創新低。不出所料,7月底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最新概估,第二季輸出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為負4.72個百分點,成為台灣今年GDP成長率無法「保二」的主因。 「我們要留意,今年上半台灣衰退幅度大於其他市場,顯然台灣出口疲弱不光是國際因素,」前財政部長、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提醒,在全球通膨,消費力下降導致的國際景氣問題之外,台灣可能還有需要關注的因素。 台灣出口回到2021年水準 台灣今年迄今的出口表現,的確是亞洲最差。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以上半年年負成長18.1%,衰退幅度甚至大於香港的負16.1%,韓國的負12.3%。 ![]() 有人認為,不用太緊張。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2021年廠商擔心疫情衝擊,拚命備貨備料,導致基期衝高,一直延續至去年上半年,現在只是「回到正常」。 「去年是被扭曲的榮景,」孫明德強調,今年下半年出口若回穩,也只是需求回歸、並非成長。 總的來看,過去一年半,台灣、韓國出口有成長、有衰退,累計效果似乎回到平盤。出人意料的,中國今年前5個月,出口年增率僅衰退3.2%,是亞洲出口衰退最少的國家。 中國過剩產能打亂全球市場 從產業看,今年上半,出口表現最差的行業是在塑膠、紡織、基本金屬等傳統產業,幾乎都衰退近三成。「每個老闆臉都很難看,」熟悉紡織業的棣邁產業顧問公司總經理何耀仁形容。 ![]() 除了去化庫存,幾乎所有傳產業者都感受到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當地競爭者的威脅。 「中國在疫情後開出的新產能,已經打亂整個市場,」何耀仁指出,中國政府扶持的紡織廠,是一條龍產線,從最上游的進口原油、石化裂解,一直做到聚酯聚合、抽絲、紡織,廠房、設備由政府免費提供,免稅、免租金,至少可以減少8%到15%的成本。 在鋼鐵部份,「中國鋼鐵不只排擠台料,日、韓料也大受影響,」中鋼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黃建智也指出。 以製造業常用的熱軋鋼品為例,亞洲地區行情原本是每噸700、800美元,但是今年4、5月跌破600美元大關,現在只有500多塊。由於中國內需不振,鋼品往外出口,整個亞洲鋼鐵行情都被打亂。 傳產劣勢:台灣不在RCEP 「對傳產來說,關稅影響很大,」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林祖嘉認為。 自2021年起,包含東協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紐等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陸續開始生效,台灣不論是出口中國或東南亞,不論是作為中間財或最終商品,都要被課稅,例如石化產品就被課了6%。 反觀日本、韓國、中國與東南亞間貿易,關稅會逐漸調降至零,「不論是出口中間財、最終商品,台灣出口在東南亞的競爭力都會愈來愈低,」他提醒。 為了規避關稅劣勢,加上品牌廠要求,不少台商選擇到東南亞設廠。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東南亞勞工效率沒有中國高,各國製造業到東南亞生產,就會面臨成本增加的問題;但中國的工資也正在攀升,等於是兩大工廠的生產成本一起漲。加上,傳產高碳排、水污染的特性,台商設廠成本一定增加。 「傳產衰退、物價上漲,已經成為趨勢,」王國臣說。 經濟成長率保二只是一時的數字,深受關稅影響的傳統產業,競爭力的結構變化才是真議題。 ————————————————— 所以關稅影響開始浮現?對岸衰退是因為老美打壓,我們衰退是關稅? 不是啊,是對岸依賴我們怎麼我們最差,對岸衰退最少,假的 :mad: |
引用:
看到劉憶如就讓我想到她母女應該讓很多人記憶深刻 :D |
引用:
感覺母女倆都很優秀,為官也中規中矩,至少比宗才怡好多了吧 :D |
引用:
也不是啦 :laugh: 台股有一次很經典的暴跌,就是他媽媽創造的,後來他也搞了一次,那次很多人稱他615 以前有投資股票應該都記得她們母女 :D 不過,我不是認為他們當時政策不對 |
引用:
2022年 美國出口>加拿大進口 有約28%的差異 抓到了 美國出口數據嚴重造假 :laugh: 美國海關數據: ![]() 加拿大海關數據: ![]() ![]() |
引用:
如果是這個那才是真的超前部署 |
引用:
對,所以我才說她們母女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D |
關稅/碳權就可以倒一片了.
其實有被公司們要求做未來分析(人員與設備). 我說白領可以用智慧軟體替代了, 專業人才要特別珍惜. 此外石二鍋起薪都3萬6了, 趕快幫技術人員加點薪. 更是拿最近跟日本溝通用Google Translate看信. 加上專業後, 判斷八九不離十, 證實語言比重, 技術比重. 順便酸了富二代這種基礎能力不足, 配合工作更費力. PS. 我挺訝異那討論串居然不少人士的看法, 完全偏袒. 難道沒思考過為何一個工作環境, 人人都會, 他不會的缺陷. 這不是應該他要努力去彌補嗎? 當我工作就學, 如果發現自己居然班上同學會的, 自己都不會. 且不論名次, 都不會想要努力搞懂別人會的東西嗎? 至少基礎. 所以, 真的很訝異, 時代不同? 還是思維不同? 更別提那些基礎才國中... 1~2年級程度 (我那個年代). 體積/單位換算, Google就有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