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認真問~不開玩笑~關於疫苗與病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6250)

florance 2021-05-31 01:44 PM

這個病毒傳染力高, 但是致死率不高...
但如果拖垮醫療資源, 致死率就會提升了...

這時候來看這個病毒的特性, 總有些難以擺脫的想像...

heeroyuuy 2021-06-01 02:07 AM

引用:
作者音哈
病毒能夠因為人與人的連結~或是口沫傳染

那疫苗理論上能透過以上理論來傳播嗎?
例如~一個男人打了疫苗~透過人與人的連結~讓另一半都能夠得到抗體 :confused:

有啊, Dr.ToniToni Chopper已經實現在特定空間裡,
利用氣溶膠技術實現大規模群體接種疫苗的實驗了...

...
:shock: :flash: :shy:

老飛俠 2021-06-01 07:20 AM

引用:
作者florance
這個病毒傳染力高, 但是致死率不高...
但如果拖垮醫療資源, 致死率就會提升了...

這時候來看這個病毒的特性, 總有些難以擺脫的想像...


所以這個致死率的計算有時也是有些模糊地帶的,一個人如果年事已高,
百病纏身,得了這個病大概就是推了一把的作用,到底這樣算不算因為染上這個疾病而死,
其實有一點爭議(就算不得這個病,其他原有的病也隨時可能讓這個人往生)。

聽我住在美國的學弟說,美國在最恐慌的時候,曾發生過有人因車禍喪命,
驗屍時發現死者確診,於是死亡原因就寫COVID-19 :stupefy:
所以美國有人質疑他們的致死率有被灌水的嫌疑(就是不管直接致死原因是什麼,
只要有染疫,就一律掛在COVID-19頭上)

florance 2021-06-01 07:33 AM

關於慢性病推了一把, 其實有賴後續的分析並非只能說推了一把。
只是這部分只會在醫療資源充足的狀況下進行...

怎不是想確認是不是有傳染性疾病, 想要避免處理的人也有被感染的風險呢?
現在處理猝死的案例, 不也是會進行採檢確認一下?
以免會變成傳染源頭?

醫療崩潰, 不是還有印度可以舉例?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所以這個致死率的計算有時也是有些模糊地帶的,一個人如果年事已高,
百病纏身,得了這個病大概就是推了一把的作用,到底這樣算不算因為染上這個疾病而死,
其實有一點爭議(就算不得這個病,其他原有的病也隨時可能讓這個人往生)。

聽我住在美國的學弟說,美國在最恐慌的時候,曾發生過有人因車禍喪命,
驗屍時發現死者確診,於是死亡原因就寫COVID-19 :stupefy:
所以美國有人質疑他們的致死率有被灌水的嫌疑(就是不管直接致死原因是什麼,
只要有染疫,就一律掛在COVID-19頭上)

老飛俠 2021-06-01 07:39 AM

引用:
作者florance
關於慢性病推了一把, 其實有賴後續的分析並非只能說推了一把。
只是這部分只會在醫療資源充足的狀況下進行...

怎不是想確認是不是有傳染性疾病, 想要避免處理的人也有被感染的風險呢?
現在處理猝死的案例, 不也是會進行採檢確認一下?
以免會變成傳染源頭?

醫療崩潰, 不是還有印度可以舉例?


所以我才說這中間有一點模糊的認定空間,不是非黑即白。

像其他慢性病患者如果有受到良好照顧本來還可以存活的,因為沒得到應有的照護導致病情惡化而往生
(也就是醫療崩潰下的週邊效應)
我覺得死者進行採檢確認有沒有傳染風險沒什麼問題,疫情期間也是合理的作為。
不過我上面舉的那個車禍死亡也掛在COVID-19頭上的例子就真的反應過度了。

florance 2021-06-01 07:48 AM

聽說不也是模糊地帶?

如何判定帶有假設就不多談了...
---
有報導有提到, 染疫後有部分人神經系統有受影響...
但用這部分反推回去就有點太過了。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所以我才說這中間有一點模糊的認定空間,不是非黑即白。

像其他慢性病患者如果有受到良好照顧本來還可以存活的,因為沒得到應有的照護導致病情惡化而往生
(也就是醫療崩潰下的週邊效應)
我覺得死者進行採檢確認有沒有傳染風險沒什麼問題,疫情期間也是合理的作為。
不過我上面舉的那個車禍死亡也掛在COVID-19頭上的例子就真的反應過度了。

老飛俠 2021-06-01 08:29 AM

引用:
作者florance
聽說不也是模糊地帶?

如何判定帶有假設就不多談了...


你可能還沒聽過其他我想臺灣人都不太聽得進去的理論(先聲明我只是轉述我聽到的說法,
不代表我贊同):

我有住在美國認識的朋友,是連疫苗都不想打的(但是口罩為了配合身邊的人還是會戴)。
他認為現在的疫苗經過的驗證都不夠久,認為疫苗這種人工的手段會有很高傷害身體的副作用,
而且認為藥廠就是要營造非疫苗不行的氛圍,以保證自己的獲利。
他堅信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手段。
他反對封城這種手段,認為封城只是短期看得到確診數降低的成效,一解封馬上又拉高,
然後又再封城,這樣來回封了再解,解了再封只會讓整個疫情時間拉更長。
他贊成的方式是全力保護高風險群,但是年輕體壯的不要那麼怕死,
數據顯示絕大部分都只是輕症或無症狀,痊癒之後就有了抗體,
人數多了就達成群體免疫效果,你越去躲,達成群體免疫就越遙遙無期。
他喜歡舉的例子有瑞典,他說瑞典就是沒有採圍堵手段,但是長期下來顯示確認數平緩下降,
就是群體免疫正在逐漸發揮作用的例子。
另外還有美國自己德州和佛州也是早早就解封,那些主張強力封城的州長把他們罵得要死,
但是幾個月下來他們的疫情根本沒有比那些強力封城的州差,甚至還更好。

我想大部臺灣人看到以上這些理論都會認為這是什麼邪魔歪道吧!
拜託不要拿上面這些來戰我,我都說了不代表我贊同他,只是讓大家看看另外還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過他的論點裡面有些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就算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
我也不敢學他。他是很自信自己身體健康很精實(也確實如此),就算染疫了不起就是輕症而已,
不用浪費太多醫療資源。他未婚又一個人獨居,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面對疫情。
我就算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自信,也得顧及家人的風險,
我媽85歲了,近年健康情形有走下坡的跡象,而我太太是癌症患者,
現在都還在吃標靶藥物,抵抗力比較弱,所以我還是得戰戰兢兢地避免自己染疫,
我撐得住不見得我家人撐得住。

Earstorm-5 2021-06-01 09:21 A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你可能還沒聽過其他我想臺灣人都不太聽得進去的理論(先聲明我只是轉述我聽到的說法,
不代表我贊同):

我有住在美國認識的朋友,是連疫苗都不想打的(但是口罩為了配合身邊的人還是會戴)。
他認為現在的疫苗經過的驗證都不夠久,認為疫苗這種人工的手段會有很高傷害身體的副作用,
而且認為藥廠就是要營造非疫苗不行的氛圍,以保證自己的獲利。
他堅信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手段。
他反對封城這種手段,認為封城只是短期看得到確診數降低的成效,一解封馬上又拉高,
然後又再封城,這樣來回封了再解,解了再封只會讓整個疫情時間拉更長。
他贊成的方式是全力保護高風險群,但是年輕體壯的不要那麼怕死,
數據顯示絕大部分都只是輕症或無症狀,痊癒之後就有了抗體,
人數多了就達成群體免疫效果,你越去躲,達成群體免疫就越遙遙無期。
他喜歡舉的例子有瑞典,他說瑞典就是沒...


他說的就是我另一篇寫的, 只不過這少了悲天憫人的社會偏好觀點, 所以容易受攻擊.
其實認真說, 甚至就是沒有特別防護, 完全放任物競天擇以及每個人擁有的社會資源多寡.
這包含了另一個說法但拉了比較遠effective tax & efficient governance.
接下去說容易受不理智攻擊, 所以還是不找麻煩了, 有關鍵字就請有興趣的人Google.

blair 2021-06-01 09:27 A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你可能還沒聽過其他我想臺灣人都不太聽得進去的理論(先聲明我只是轉述我聽到的說法,
不代表我贊同):

我有住在美國認識的朋友,是連疫苗都不想打的(但是口罩為了配合身邊的人還是會戴)。
他認為現在的疫苗經過的驗證都不夠久,認為疫苗這種人工的手段會有很高傷害身體的副作用,
而且認為藥廠就是要營造非疫苗不行的氛圍,以保證自己的獲利。
他堅信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手段。
他反對封城這種手段,認為封城只是短期看得到確診數降低的成效,一解封馬上又拉高,
然後又再封城,這樣來回封了再解,解了再封只會讓整個疫情時間拉更長。
他贊成的方式是全力保護高風險群,但是年輕體壯的不要那麼怕死,
數據顯示絕大部分都只是輕症或無症狀,痊癒之後就有了抗體,
人數多了就達成群體免疫效果,你越去躲,達成群體免疫就越遙遙無期。
他喜歡舉的例子有瑞典,他說瑞典就是沒...

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
1. 這樣的話等於要把全國的高危人口主動隔離,不然你年輕人撐得住結果老年人被你傳染致死...這病真正的殺傷力來自於傳染力。全球死了那麼多人還不夠證明這病的本事嗎。
2. 現在的疫苗無法跑完完整驗證就是因為這病傳染力太強,逼得全世界只好用最快的方法應對,後遺症什麼的只能以後再說。

msnow 2021-06-01 09:37 AM

43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