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重啟核電 讓台灣再次偉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4334)
|
---|
引用:
第一個門檻是輸出大於輸入, 請問有人跨過了嗎? 這些國家發展的意義, 在於搶先當第一個跨過門檻的國家 要討論, 不能避重就輕, 新聞後面接著寫到 引用:
現在台灣是等第一座商轉出現馬上要蓋, 已經投錢給哪些新創公司, 還是現在要加入追求跨門檻的行列? 如果都沒有, 那不就是人家吃麵, 在那喊燒 如果喊燒也算有意義的話, 好吧~ 我的錯, 喊燒是有意義的 陸核融合發電技術跨步 人造太陽研究設施「夸父」年底可望建成 引用:
輝達、Google都押注!核融合新創CFS再募得8.63億美元,拚2027年商業化 相對於中國的「夸父」, ARC看起來更像是融資詐騙, 實驗室裡的Q>1都還沒做到, 就在喊要商轉賣電, 到時不要是A電B賣就偷笑了 |
#581
引用:
2025-08-30 核融合新創公司 CFS 獲 NVIDIA、Google 與微軟創辦人的創投注資 8.63 億美元 目前CFS所累計募資金額逼近30億美元,CFS執行長Bob Mumgaard表示,此輪資金將推進旗下原型反應爐Sparc的開發工作, 目標在2027年達成「科學平衡點」,亦即核融合產生的能量可超越點燃反應所需能量。 然而,相關挑戰仍然巨大。CFS表示Arc的興建成本將達數十億美元,遠超目前融資所能負擔。 Bob Mumgaard指出,這是一種首創能源技術,因此也讓資本結構更具挑戰性,但本身與投資人都相當堅定能將其實現。 ![]() |
引用:
核融合就是一個坑啊... 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一坨氫變氦...用重氫會比較簡單一點 要反應夠持久,就得材料夠多 材料越多,就得有越大的拘束器..或者說,更大的桶子裝 要維持越大拘束器運作就越耗能... 越耗能就得投入越多的材料 投入越多材料就反應越持久... 月入兩萬是月光族,月入兩百萬還是月光族....你指望月入兩千萬時能解套嗎 為什麼中國出成績,因為中國的拘束器世界最大啊....你也不看看花了多少錢 桶子夠大,裝的材料夠多,反應得最久... 整體算下來還是虧 那再翻倍蓋更大的拘束器.....只要在地球上就會有極限的.... 楚門的世界那個攝影棚應該蓋不起來 在月球蓋核電站或太陽能站,微波傳電到多顆衛星,再傳到多個地面站.... 這個...我覺得比較有機會...只要解決上太空成本高的問題.... |
引用:
那為什麼現在不提高? 因為再高就會失控 現在連為什麼失控的原因都還找不到, 又不能隨便提高磁場控制力 因為會消耗更多能量, 然後一樣進入上面的死循環 總而言之, Q>1先跨過了再來討論商轉會比較實際 引用:
從太空取得太陽能不是夢 冰島將成為第一個接收國 從太空的機會大一些, 月球先不要想, 太科幻了 :think: |
學亞特蘭提斯人啊
用精神力經過水晶增幅放大 來控制核融合 只要有人礦就有取之不盡的能源 :laugh: 但是最終失控水晶炸了 整個大陸沉沒 :laugh: :laugh: :laugh: |
全球重啟外星人計畫
能到地球的都會有核融合技術 找到外星人後 說兄弟分點技術給我地球人 戴森球??? |
引用:
等一下,憑什麽認定能找到地球的外星人是友善願意分享技術的? :laugh: |
引用:
北歐外星人阿 不然希特勒怎麼崛起的 戰後美蘇直接動手搶人搶技術 :laugh: |
好賺的賺完了,要跟台電解約了?
綠電收購與成本將黃金交叉 爆解約潮 電價調漲壓力有望減輕。近日傳出10多家光電商想與台電提早解約分手,主要是綠電躉購價(收購)即將與台電發電迴避成本「黃金交叉」,太晚走到時需要多繳「分手費」,因此選擇先逃。如此對民眾是好消息,因為台電可省不少綠電採購費,避免全民埋單。 一位電力界人士指出,政府自2012年起就實施固定價格躉購制度(FIT),由台電負責收購再生能源,成本再轉給民眾電費負擔。但現在光電收購價已逐年走低,已到了政府該檢討FIT退場時機,讓綠電走向自由買賣。 目前太陽光電建置量達14.8GW(百萬瓩),除少部分開發商賣給需要企業外,多數都是與台電簽下購電合約(PPA),一次長達20年。以離岸風電來說,採「前高後低」收購,每度高達6至7元,光電則是屋頂型5元多、地面型過去4元左右,是這幾年引發民怨,台電財務虧損原因之一。 不過離岸風電收購成本壓力,主要落在第二階段潛力風場上,最新的第三期區塊開發已開出0元競標,風電商多自行找科技大廠或企業簽約賣電,可以大幅減少台電失血,但是光電目前仍主要是走FIT躉購路線,由民眾負擔。 但是近期卻傳出,已有10多家光電廠找台電談解約。據了解,主要是綠電躉購價快要與台電迴避成本(非再生能源的發電平均成本)出現「黃金交叉」,也就是後者會超越躉購價。光電廠到時想走,就得付「分手費」給台電,不如趁著現在快離開。 之所以會出現「黃金交叉」,台電指出,是因為這幾年化石燃料成本走高,今年起較低價的核電又全停,可預期迴避成本還會上升。而目前光電躉購價約4元,甚至地面型今年已出現3.5元,隨時都會超越。 只要迴避成本超過躉購價,依規定光電廠要走就得付分手費給台電,假設迴避成本4.2元,光電躉購3.8元,則每度要多付0.4元,開發商1億度電出走,就是要付4000萬,量體越多付越多。 光電廠想要出走,對台電雖然有墊高電力排碳係數(因為手上綠電少了)壓力,卻是可以大大降低財務支出,尤其今年光買綠電估計就要超過1600億元。對於民眾來說是好消息,台電少虧,自然有助於減輕電價調漲壓力。 |
引用:
另外一個原因是不是因爲小英男孩玩完了... 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的鄭亦麟,在取得英國倫敦大學能源及環境經濟暨政策碩士學位後於 2015年加入民進黨智庫,蔡英文當選後出任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主任, 當時他不到30歲,之後被延攬為「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副執行長, 當時的執行長就是現在的台電董事長曾文生。 去年經濟部成立一家協助中小企業綠電採購的中介平台:台智電, 總經理也是由鄭亦麟出任。 這次鄭亦麟因涉嫌幫東煒建設公司向台電喬供電,再以安插親友領乾薪的方式, 利用胞弟私人帳號收受款項等涉及貪污收賄、財產來源不明、洗錢等罪而被偵查並收押。 光電(包括風電在內的綠電)基本上不是一個走市場機制的行業, 從風光綠電從申請(或投標)開始到用地取得(光電幾乎都用公有地蓋)、 與台電簽約訂收購價格,都需要官方點頭,甚至一切就緒後,因為光電要接上電網系統, 因此還要台電配合。 這次鄭亦麟收賄就是幫業者「施壓台電要饋電容量」(指綠能發電設備併聯至電網的容量)。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