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你們相信中醫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5980)

TRG 2011-07-24 09:49 PM

引用:
作者WT1020
辨證正確的話,科學中藥一樣有效果啊,

不然健保中醫豈不是不用混了。

至於飲片藥材品質好壞,賣藥的會比現在大部份的中醫師清楚,

所以找信譽良好的藥行是最普遍的控管之道,這也是自己抓藥吃的人應該要注意的地方。

請問外行人如何辨別信譽良好的藥行,以減少碰運氣看良心的風險?
開方中醫師指定的藥行可以相信嗎?

Lomita 2011-07-24 09:50 PM

引用:
作者Jiangwen
原則是對的
但是把氣說成是氧氣是不正確的
三十年前個人也曾如此認為
今日卻認為氣指的是機體的機能
講的是無形的
所以才有氣虛用補中益氣湯之法
而血指的是有形的物質
涵蓋的內容早已超過血液


要把北京的牛牽回來.
只好循序漸進.氣--氧氣--氣色足--身體元氣十足--
對氣血的形容.沒有對應名詞.訴諸無形.
只有把牛推回北京.

電解水 2011-07-24 10:00 PM

引用:
作者TRG
請問外行人如何辨別信譽良好的藥行,以減少碰運氣看良心的風險?
開方中醫師指定的藥行可以相信嗎?


其實可以多去幾間藥房買一些常見藥物來比較

看看哪一間的藥材比較好

如果不懂藥材,可以請懂藥的朋友幫忙鑑定下


開方中醫師指定的藥房是不是就比較好這倒不一定

有聽過少數中醫師跟某些藥房有酬傭的關係

但應該有更多有誠信的中醫師,是真的介紹好的中藥房

TRG 2011-07-24 10:29 PM

引用:
作者電解水
其實可以多去幾間藥房買一些常見藥物來比較

看看哪一間的藥材比較好

如果不懂藥材,可以請懂藥的朋友幫忙鑑定下


開方中醫師指定的藥房是不是就比較好這倒不一定

有聽過少數中醫師跟某些藥房有酬傭的關係

但應該有更多有誠信的中醫師,是真的介紹好的中藥房


隔行如隔山,面對諸多不能控制的變因(藥材品質,病人體質),還能把開方把病治好,個人感覺,真神奇。

電解水 2011-07-24 10:54 PM

引用:
作者TRG
隔行如隔山,面對諸多不能控制的變因(藥材品質,病人體質),還能把開方把病治好,個人感覺,真神奇。


個人感覺藥材品質倒還好

品質比較差一點的藥材效用是弱一點

但仍是有療效

差別比較大的是藥材的炮製

中藥的炮製真的又是一門學問了.....

沒說過 2011-07-24 11:56 PM

引用:
作者sibaken
再講一次,那段話是完完全全的鬼扯,

你把相同的邏輯用在那一方都說得通,

其他的就請自便啦,我也管不著。

:laugh: :laugh: :laugh:


你還真是有空, 和一班鬼扯的活寶玩?
中醫的氣=空氣?? :jolin:
我看一堆中醫要買條繩子上吊了 :D
說真的中醫到今天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應該要謝謝這一班鬼扯的活寶。 :shy:

referee_c 2011-07-25 01:24 AM

引用:
作者WT1020
喔,所以照你的思維,只要治癒成功率非100%的醫療系統都是靠運氣

那不管中醫西醫都在靠運氣騙飯吃而已,大哥不必笑二哥。 :laugh:

好幾年前,好像是discovery的節目,依據受訪醫師(外國人,應該不是中醫)的說法,醫療似乎真的要靠運氣.

記憶中,該受訪醫師表示,大約只有60%的診斷是可以確認正確的病因,另外的40%是用猜的.

WT1020 2011-07-25 02:36 AM

引用:
作者TRG
請問外行人如何辨別信譽良好的藥行,以減少碰運氣看良心的風險?
開方中醫師指定的藥行可以相信嗎?


樓上已經有人回答大概方法了。

另外,你提的這2點是很合理且切中要害的質疑,

對醫生的醫術跟藥廠的良心持懷疑態度,以病患的立場來說一點都沒錯;

我只能簡單說,醫療既是營利也是良心工作,而且沒有100%包醫的,

除非永遠不生病,或者有能力自醫,

否則,在選擇醫療方式(無論中、西醫)的同時,

病人其實只能暫時相信自己選的醫療方式了。

Lomita 2011-07-26 05:00 PM

引用:
作者沒說過
你還真是有空, 和一班鬼扯的活寶玩?
中醫的氣=空氣?? :jolin:
我看一堆中醫要買條繩子上吊了 :D
說真的中醫到今天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應該要謝謝這一班鬼扯的活寶。 :shy:


中醫的氣=空氣?? :jolin:
===============
我自己對號入座.
你說的應該是我提及:氣就是氧氣的說法.
我的原意是:血中含氧量.
SpO2 meter是我把脈時的輔助器械.

從心跳數.強度(也就是脈象).
配合血中含氧量可以判別心臟工作的效能.
古老的戴瓜皮帽.長鬚.老邁的中醫把脈印象已經過去.

LittleJohn 2011-07-26 06:06 PM

引用:
作者電解水
個人感覺藥材品質倒還好
品質比較差一點的藥材效用是弱一點
但仍是有療效
差別比較大的是藥材的炮製
中藥的炮製真的又是一門學問了.....


好多年前(可能是光復後沒多久)台灣中部一位很有名的中藥師(不是中醫師)要退休,因為無子嗣只想寫一些書流傳後世。
後來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女生因早期家裡也在中藥房工作,對煉製加工藥材很有興趣才向他拜師。
她從頭開始學習,甚至為了藥方與藥效驗證問題跟不少台灣的中醫師請教過。
為了精進研究,她在台灣拿到中醫與化學方面的學位,當時她就說很多古書上的記載由於藥方產地她沒法直接去,
只能向藥商購買然後煉製驗證,結果發現所謂的地道藥材實際上等於說相同的植物由於產地各異,
藥效療程也有差異的說法完全正確。(好像是透過質譜分析的方式解離出同種植物但不同產地的化學成分差異)

1990年代她親訪大陸很多產地以及去申請大陸的學術與國家單位繼續鑽研,照時代推算她現在也應該有八九十歲以上了(甚至還在世否也不知道)。
不過她從來不向人販售推薦任何藥物,她專注在藥理與加工過程技術的整理,不少中醫師要更深入的研究都必須讀她的書。

她很遵守中醫學和藥物研究的態度,也感嘆不少人都鑽研在可以行醫賺錢的中醫師職業上,對藥理的研究領域真正精深的人反而很少。
也提過古代中醫師其實跟藥房藥商是兩回事,兩者各執行研究他們所擅長的事情,醫師醫治病人並對病徵與治療過程去研究,
藥商則是取材拜訪各種藥物的產地,辨別各種藥材和加工過程,並對醫生提供最適合的藥物。
至於像李時珍這類精通醫理、藥理的醫師兼學者不僅古來少有,也是可遇不可求。

相對於西醫領域,藥物學之發達與領域寬廣,中醫真的還有很多東西要加強。
不過我覺得中西醫之優劣不宜用二元的邏輯看待,中醫能在古代救治各樣的患者畢竟有他的用處,取優排劣才比較好。

上述的女學者我真的問不出是哪一位,因為我家族某一位早年在玉井等山區做藥材生意,
當年曾經帶那位女藥師走遍阿里山以南的西部各山區找各種藥材來煉製,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她寫的書(記得當時看到的書已經有點舊,可見她那時已經有點名氣了),
不過現在家人已經不在,書也找不到了,但是聽說她也算是台灣所謂『科學中藥』研發推廣的先驅之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