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紐時:蘋果成功 仰賴中國血汗工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6685)

沒說過 2012-01-28 02:56 PM

引用:
作者bigcake
您去看看中國要資遣勞工要多麻煩,在台灣說資遣就資遣,說關廠就關廠,

不知在夢裡的人要醒一醒


你是在說依照國家規定嗎?
對岸依照國家規定不是有集會示威的自由嗎?
對岸不是有物權法保障的嗎? 那麼一堆的強拆是怎麼樣來的? 烏坎村事件是什麼回事?
對岸有更多的事情是不依照家國規定做的, 明白嗎?

blair 2012-01-28 03:07 PM

引用:
作者沒說過
你是在說依照國家規定嗎?
對岸依照國家規定不是有集會示威的自由嗎?
對岸不是有物權法保障的嗎? 那麼一堆的強拆是怎麼樣來的? 烏坎村事件是什麼回事?
對岸有更多的事情是不依照家國規定做的, 明白嗎?

現在講的是勞工權益跟血汗工廠,
扯這些出來很像張飛打岳飛

對岸勞工可是動不動就砸廠罷工

sutl 2012-01-28 03:07 PM

引用:
作者blair
洛克斐勒就不會被盯上.... :rolleyes:

你要不要去查一下 標準石油

blair 2012-01-28 03:18 PM

引用:
作者sutl
其實是有辦法的,要不然Toyota也不會跑到美國設廠 :flash:

ps:Toyota在泰國也有廠,卻不會從泰國出口到美國。

我記得以前BBC就做過亞洲代工廠的相關報導並訪問歐洲那些電子業大品牌,
當然那些品牌公關是說一些公關話,
那個報導就是在講歐洲廠商一邊說多關心環保如何,
但亞洲代工廠卻是讓工人全然暴露在危險環境下工作
若是完全照歐洲本身的安全規範,則一間工廠的運作成本會比天還高

歐美真的要把製造業拉回國內,
先不論勞工權益,
首先就會面臨自己建立的環保標準造成的成本問題 :think:

jiahan 2012-01-28 03:20 PM

引用:
作者lompt
HTC等不也找他
鴻海代工的廠商海了去
就算管理職部也會被釘在門口罵給全部人看
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是尿黃了沒
之前HTC甚至還有國內勞工的新聞
而且把國外當血汗工廠的你真以為只有一家蘋果?


hTC沒有找鴻海喔,都是自己做的,相較之下HTC的作業員福利好很多,更何況在台灣能進台積電和HTC,誰要進鴻海...中國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用比爛~

blair 2012-01-28 03:20 PM

引用:
作者sutl
你要不要去查一下 標準石油

說真的我不認為一百年前的事情值得作為參考
不過我的說法的確有瑕疵就是

Earstorm-2 2012-01-28 03:30 PM

凡事要靠自己出面, 不要只看其它人, 不然舉白旗請老美或中國來接收台灣好了.

什麼叫做製造業只能去相對應更便宜的地方? 說穿了就是資方跟勞方佔的收益比例.

什麼叫做環保與製造不能兼顧? 查歐美的廢五金(夠髒了吧)近幾年的規範.

然後有興趣的去查南台灣.. 還沒到屏東那一區(以前收集過資料但忘了地名).

最後比對他們裡面跑去越南設廠的規範標準, 真的有興趣順便連薪資標準一起算.

PS. 別叫我算給你~ 很累. 我以前做過一次, 只能說.. 企業的社會責任心.

jiahan 2012-01-28 03:34 PM

美國工廠不能回去的關鍵是供應鏈和彈性的人力/奴隸,不是較低的薪水....

今天所有生產的工廠都在中國,蘋果不用擔心庫存和運費成本,也不用擔心原料來不及供應的問題....

你在美國要如何去找數十萬的大軍,年輕又願意住宿,隨時半夜可以叫員工起床重啟生產線??所有製造商都外移了,把所有原料移到美國成本和庫存壓力有多大,風險有多高~

現在手機的壽命這麼短,市場變化的這麼快,功能要不斷推陳出新,跟過去車子,五年才一次大改款的生產模式完全不能比,機械化和自動化完全無用武之地,反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純手工的方式來打造手機,用人工的方式,手機設計與生產線可以隨時改調整

更何況過去只要賈伯斯一句話,你之前設計的全部就要翻掉重做,原料要重找,生產線要重新設計,機械化完全不可行,反而像中國擁有大量人力資本的國家變得很可靠,像郭董百萬大軍任你使喚,有單子就找人,沒單子就裁員,甚麼自動化和機械化都是屁~ :think:

sutl 2012-01-28 03:37 PM

引用:
作者blair
我記得以前BBC就做過亞洲代工廠的相關報導並訪問歐洲那些電子業大品牌,
當然那些品牌公關是說一些公關話,
那個報導就是在講歐洲廠商一邊說多關心環保如何,
但亞洲代工廠卻是讓工人全然暴露在危險環境下工作
若是完全照歐洲本身的安全規範,則一間工廠的運作成本會比天還高

歐美真的要把製造業拉回國內,
先不論勞工權益,
首先就會面臨自己建立的環保標準造成的成本問題 :think:

不過中國製造的歐美日同型車,價格也低不到哪裡去...

主機板等板卡從MIT變成MIC,價格也沒啥變動。

加工成本的確會有差,但差距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小。不過,企業對利潤這種東西是再小都要賺就是了。

Earstorm-2 2012-01-28 03:40 PM

引用:
作者sutl
不過中國製造的歐美日同型車,價格也低不到哪裡去...

主機板等板卡從MIT變成MIC,價格也沒啥變動。

加工成本的確會有差,但差距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小。不過,企業對利潤這種東西是再小都要賺就是了。


不會啦, 等沒空間了再回頭來壓榨自己人就好.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