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房子買不起…空屋率卻逼近兩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8050)

gdrs 2011-11-05 11:53 PM

引用:
作者波控
其實要崩盤還很難!
如果你有一棟商業大樓某一層在收租5萬,一年就進帳60萬,
可是你另外有5棟透天空屋,一年繳交的稅也還不到30萬,
若沒有合理的制度來制衡,這房地市場,是大者恆大,絕對無敵的!
賺來了閒錢,就是投資房地產就對了,
在南部,即使只有10萬人的小市區,店面租金還是要1萬以上,
行情還是在,所以不會那麼容易倒的啦!


目前台北市平均租金報酬率約2%,大安信義這些房價高的地方報酬率低到1.5%
一年進帳60萬代表你卡了3000萬在這上面
扣掉空屋時間和房屋稅及維修費用,感覺沒比定存好到哪

latw 2011-11-05 11:56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2
其實我並不認同房產房產, 租房不如買房的觀念, 雖然說就理財來看租金不如分期.

乾脆國家提供大量的居住單位, 同樣有社區清潔還有保全, 然後把私人擁有產加重稅.

說一堆, 前提是要穩定普遍民眾的工作, 並不是純粹講收入高低, 而是穩定.

一堆寧願當奴隸也要買房, 房價會跌才有鬼 :flash:

Earstorm-2 2011-11-05 11:59 PM

引用:
作者latw
一堆寧願當奴隸也要買房, 房價會跌才有鬼 :flash:


當奴隸也要繳得且稅金, 還得出貸款, 這裡指的並不只是普通住戶, 還包括.. 嘿嘿.

Adsmt 2011-11-06 12:07 AM

引用:
作者seiya2000
不慬,次貸危機時不是有人寧願把房子用1美元賣出嗎,美國人沒有像台灣人一樣死抱著房子不放吧

稅制不同,台灣空屋放著生蚊也不會怎樣;美國空屋放著課稅課到你脫褲子,所以會有人幾乎用送的在賣。

追根究底,只是一堆既得利益者在把持朝政,使得「該有公平法案」遲遲生不出來。 :unbelief:

nomad 2011-11-06 12:08 AM

引用:
作者P&W
但是美國是用實價課稅,記得稅率是2%,而且是每年都要繳,假設一間五百萬的房屋,一年的稅金就是10萬... :stupefy:

所以美國的房子才會便宜
要炒房、屯房的,就得多繳稅幫助國家了

Adsmt 2011-11-06 12:17 AM

引用:
作者P&W
但是美國是用實價課稅,記得稅率是2%,而且是每年都要繳,假設一間五百萬的房屋,一年的稅金就是10萬... :stupefy:

市價課稅才是對的,不要認為稅課很重對你傷很大,事實上這在你買房前早就算得到的不是?

假設你原本要買預算1000萬的房子,台灣稅金低,可以不考慮稅金因素,所以可以直接拿去買1000萬的房子。

假設市價課稅,你就會知道你不能買 1000萬的房子,你還得計算你住三十年大約要多少稅金。簡單計算:

x+0.02x * 30 = 1000萬

=> x = 625萬

所以你最多只能買600萬左右的房子。

那這有什麼好處?

賣房子的把房價炒高也沒用,因為沒人買得起;但很重要的一點:

因為稅金很重,房子如果賣不出去,壓力就會很大,為了減低屯房的壓力,勢必要把房價壓得更低。

因此理論上,你可以用比 600萬低更多的房價買到原本1000萬的房子。

而且以台灣目前空屋率,此法一出,殺傷力絕對非比尋常。

像帝寶一棟兩億的,如果市價課稅,一年繳稅金400萬,他還有辦法炒到兩億?

Earstorm-2 2011-11-06 12:22 AM

課稅高就會有很多人租房了, 而且會先靠近工作的市中心, 退休後往都市外圍搬遷.

高稅變成社會福利, 改善社區環境, 公共建設, 育樂中心與市立體育館跟游泳池等..

不過, 還是一句老話, 這麼乾淨的情況台灣不復見.

NONOPIG 2011-11-06 12:34 AM

引用:
作者Adsmt
稅制不同,台灣空屋放著生蚊也不會怎樣;美國空屋放著課稅課到你脫褲子,所以會有人幾乎用送的在賣。

追根究底,只是一堆既得利益者在把持朝政,使得「該有公平法案」遲遲生不出來。 :unbelief:


理論上最適合的模式是這樣,但太理想了點...



對於剛買房的平民打擊極大,這些人的下場肯定是破產,

台灣申請破產不像美國,銀行可以繼續催繳,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不難想像。


投機客賠死就算了,但陪葬的人會有一堆。

sazabijiang 2011-11-06 01:20 AM

引用:
作者NONOPIG
理論上最適合的模式是這樣,但太理想了點...



對於剛買房的平民打擊極大,這些人的下場肯定是破產,

台灣申請破產不像美國,銀行可以繼續催繳,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不難想像。


投機客賠死就算了,但陪葬的人會有一堆。


房價下跌對剛買房的平民打擊是很大, 但是造成破產這個我無法理解.

如果是那種玩槓桿的投機客, 自然會被打擊到
但是那種一生同時間只擁有一棟自住宅的普通人
房價高低對他不應該有什麼影響
當初貸款的金額, 並不會受到後來房價的影響

除非極端的情況, 房價下跌超過一定成數, 導致擔保品價值不足
則銀行可能會要求增加擔保, 但也不至於造成破產才是

cheneyen 2011-11-06 02:02 AM

引用:
作者NONOPIG
理論上最適合的模式是這樣,但太理想了點...



對於剛買房的平民打擊極大,這些人的下場肯定是破產,

台灣申請破產不像美國,銀行可以繼續催繳,後面會發生什麼事不難想像。


投機客賠死就算了,但陪葬的人會有一堆。

平民影響不會很大
因為美國不是每個地方都是2%地稅
一般來說新興地區的地稅會比較高
稅收主要是為了新興地區的建設
比如說信義區的公共建設比較完善,而且持續在建設
那麼該地區就要抽較多的稅金(你馬路要刨各一百次都沒問題,反正該地區的人買單)
政府再依照比例,把稅收拿來輔助需要更多建設的地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