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24 Power Phase and SATA3 ,Gigabyte P55-UD5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4559)
|
---|
因為技嘉在世貿,從南港過去有點遠,所以就在INTEL攤位研究這張24相。
本尊 PWM控制器:Intersil ISL6336 6-Phase PWM控制器,具有改善輕載效率的動態相位調節機能。 背面MOSFET佈局,每組為1 High side A2726 +1 Low side A2724,共有12組,推測正面配置也相同。 這次技嘉的新法寶,Intersil ISL6611A 內建MOSFET驅動,利用擴相原理(Phase Shedding)的相位增倍器(Phase Doubler),可將單相pwm信號擴充為兩相並驅動兩組HS/LS MOSFET。 所以技嘉的運作方式是使用ISL6336六相控制器,連接12顆,兩兩並聯的ISL6611,驅動24組1H+1L的MOSFET,達成12相VRM系統,每相電感採兩顆並聯。 與ASUS 16相系統不同之處是,ASUS為八相控制器,透過自製PEM將8相信號擴至16相,驅動16組Driver,每組Driver再驅動1H+1L的MOSFET,每相電感採單一顆設計。 CPU內北橋電源則採ISL6322 4相PWM控制器組成VRM。 下面還有一張技嘉P55,有相同電路結構,但換成12顆較大的電感。 |
還真的是24相...
以前就用並聯... 現在還是用並聯的架構... 現在有12相的controller了嗎... |
這麼多項對電腦而言真的有實質上的好處嗎? :confused:
|
引用:
請問一下堆到這麼多相數除了增加成本、提高售價之外 , 對買家有甚麼實質幫助 ? :confused: 現階段真的需要24相嗎 ? 會不會反而造該區的運作溫度更加提高 ? 為何老是用並聯的方式 , 除此之外已經無法提高電源轉換效率了嗎 ? 技嘉似乎老是強調用料 , 在Computex上還有看到其它值得著墨的地方嗎 ? (記憶體插槽下方好像有幾顆方形顆粒 , 有甚麼作用呢 ?) 請大大空指點一下 , 謝謝 !! |
所以是24相沒錯囉?沒看到狼大很肯定的說,中間小弟看得也是懵懵懂懂:ase
另外狼大沒去世貿三館技嘉展場是正確的 因為板子全部放玻璃櫃裡面:ase |
引用:
引用:
看起來應該是12相 若文章理解錯誤 還請狼兄更正 |
引用:
目前IR X-Phase系統算是未使用擴相/倍頻技術的原生多相控制器,其相數無限制(1~X Phase),以控制器搭配相位ic,控制器提供數位化精確相位同步,相位IC驅動MOSFET及收集輸出回授資料,回傳控制器進行微調,其結構類似Volterra D-VRM,屬於一條腸子通到底的控制法(不過IR的匯流排是類比信號,D-VRM則是數位信號)。 下面是IR3502控制器+IR3507相位IC所組成的12相電路,每相1HS+1LS,1輸出電感。 最下面有2 Phase是CPU內北橋用電源,所以是12+2。 若是以X Phase來做,要做成幾相其實都可以。 引用:
引用:
以一般甚至高階應用上相數已經不需要到如此多,不過在大部份超頻板,電源電路仍是強調重點,甚至部分主機板使用兩組VRM系統供應,所以在高階板上難免還會見到相數大決戰,就像各家車廠以多缸引擎來進行馬力比拼,不過除了相數,設計仍是重點。 效率方面,現在不僅要在單一區間要求高效率,還得透過控制相位數等方法,在輕載區間同樣維持高效率。 溫度方面料件本身損失少,廢熱產生量就低,技嘉使用電感並聯也是為了避免電感阻抗造成損失。 下方的顆粒是四顆Intel的FLASH,可能是For Intel Braidwood技術所用。 引用:
引用:
是,Vcore是12相*(實際是6*2),每相2 Driver,2輸出電感,cpu內部北橋電源電路則是3相。 |
引用:
所以就是CPU Core + RAM共6相、原NB 3相囉 :confused: 不知道小弟有沒有理解錯誤:ase |
引用:
cpu core是12相,技嘉用的方式是6相去進行擴相達成12相驅動。 |
引用:
所以說擴相後也算是實際相數囉 :confused: 抱歉小弟這部分比較不了解 :ase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