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當兵真的會變胖嗎??大疑問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76203)

ukzspider 2006-11-30 11:44 AM

相信我~
一定會
因為,有運動、有正常飲食、正常睡眠、沒時間打手..............機講電話
生活單純就會變胖
我當兵前55公斤當完65公斤,也變的比較壯
總之,當兵沒什麼,現在當兵很好了,我當的時候我的單位不當管教很嚴重
看輕鬆點~加油吧

*台客* 2006-11-30 12:41 PM

引用:
作者neverknow
入伍62kg,19週後67kg。新訓東西難吃不過每天從3樓搬器材搬上搬下心情不爽就吃2碗。可能因為這樣比較胖。話說竟然這麼多人入伍是40幾kg這麼瘦還衝5千?入伍前40幾kg身高是多少呢?


我是162.5, 下部隊時五千無法及格, 25分內及格, 22分滿百. 之後也是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勉強跑進及格內. 只因當兵前都沒在運動 :stupefy: , 不過當完兵之後至少身材比較能看了 :)

kazemi 2006-11-30 12:48 PM

當兵會變瘦--->這個應該是屬於中前期(剛入伍到剛下部隊)
變胖--->這個是屬於中後期(下部隊後習慣單位的生活到退伍)

剛入伍到剛下部隊這段期間應該會因為不習慣生活的改變跟緊張加上身體的勞動而變瘦,到了中後期習慣後雖然身體依然勞動,但基本上身體跟心理也都習慣如此的生活,加上動的多相對的也會吃的多。自然會變胖,正所謂心寬體就胖阿。

JET 2006-11-30 01:29 PM

引用:
作者sidewinder
據兩個在金六節新訓的同學表示
伙食有夠糟
反正不難理解
食材又不新鮮當然用調味料蓋過
不是沒有好的
但不好吃是正常的
又不是特殊部隊

什麼叫正常
食材不會不新鮮好嗎!
一樣多的伙食費,搞不懂金六結怎麼弄得那麼差
在金六結,我才知道什叫綠豆"湯"(根本是洗豆水吧)
害我下部隊吃第一餐時差點感動的流淚
不過伙坊學長退伍後,大家也都幹到流淚 :cry:

lelele 2006-11-30 01:59 PM

當兵有個趨勢是
菜的時候會變瘦變壯
老的時候會變肥變胖

因為菜的時候作的事情多,而且常被拗
等到老的時候作的事情少,變成是你拗別人
至少大部分的陸軍是這樣

炮哥 2006-11-30 02:24 PM

引用:
作者JET
什麼叫正常
食材不會不新鮮好嗎!
一樣多的伙食費,搞不懂金六結怎麼弄得那麼差
在金六結,我才知道什叫綠豆"湯"(根本是洗豆水吧)
害我下部隊吃第一餐時差點感動的流淚
不過伙坊學長退伍後,大家也都幹到流淚 :cry:


金六節的外圍單位伙房可是一級棒的

像是北嶺,吃過的都說讚吧

*台客* 2006-11-30 03:06 PM

部隊伙食好不好吃跟伙房掌廚力能力技巧有很大關係
食材豐富變化與否又跟採買脫離不了關係

那時在金門, 伙房所出的每樣菜都有放辣椒(味道是微辣), 因部隊軍官多是外省第二代, 以前就有吃辣的習慣.
在金門採買是在傳統菜市場, 那裡是用一斤十兩到十二兩計算, 所以飯菜的量就比台灣這邊少, 且選擇貧乏, 整個菜市場看過去沒多少東西(一個水果攤只擺兩三顆蘋果,西瓜充數,等訂貨後不知從哪生出五六顆西瓜)
退伍前當了三個月採買, 說真的蠻無力的, 因買的東西幾乎沒什變化.

cycpc 2006-11-30 03:29 PM

入伍在成功嶺,每天跟營政戰官吃香喝辣,三餐+宵夜,新訓兩各月後才下到步校受訓

在步校受訓有瘦到,每天走不完的先鋒路,有在步校應該都知道

分科訓結束後抽籤抽到很硬斗的單位∼∼234師......心裡只有按而已,還不如自願到澎湖
的外島簽

下部隊遇到基地訓練,新人到部還好不用參加基訓,又不小心胖了,每天打雜而已

回到駐地後當旅部文書..............每天跟作戰官出生入死,又不小心胖下去

入伍前 58 KG........退伍前 85 KG.......剛剛好顛倒 :cry: 救命喔 :stupefy:

kikoman 2006-11-30 03:50 PM

體重增加那要看你增加的是肌肉還是肥肉 才能判斷胖不胖

MUSEED 2006-11-30 03:52 PM

入伍時,自己自動自發到精實的單位,你想胖都很難,端看你個人選擇。以上都是廢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