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問 歐、美、日 等先進國家 如何維持高薪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90454)
|
---|
創意 → 研發 → 專利 → $
|
引用:
那日本還真棒... 楓葉國這裡... 在類似快餐店打工約 $7.5 一小時... 而普通在外面吃比較正常一點的餐點都要 $7~8,重點是... 還要加稅加小費... $7 x 1.15 x 1.15 = $9.25... 最便宜的又還吃的飽的是麥當勞之類的快餐店,最便宜的餐點 Mac Deal 要 $3.99x1.07 = 4.25,要是吃普通的麥香堡餐,要 $5.69x1.07 = 6.08,才快要到一小時打工的錢... 基本上來講,假設某人年薪 12 萬加幣(平均一個月台幣 34 萬,聽起來薪水很高吧?),繳稅的時候就會被聯邦政府扣 29%,然後又被省政府扣 11.16% 的稅,(剛好倒楣在那個 11 萬加幣的 Margin)剩下 7 萬 1。喔∼我都忘了,每次買東西都要 15% 的稅,剩下 6 萬出頭... 就很簡單的,一半沒了... :jolin: :jolin: :jolin: 車嗎?喔!我還沒講到!25 歲之內單身?如果是紅色 Acura RSX 一年要 8000 加幣的保險。這個價格沒出事過只是拿一張紅單過而已。剩下 5 萬 5。這樣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只有 4500 可用。租金一房一廳這邊的價格約從 $700~$1500 都有。浪費一點住 $1000,一個月只剩下 3500 實溢。3500 再扣掉電費($50/m)、電視($80/m)、網路($50/m)、手機($100/m,好吧,用的有點小多)吃飯因為不會煮($1000/m),一個月只剩下 $2000 不到(NT$56,000)可以花在一些奢侈品上。哦?還有房屋保險?還有... 喔... 女友?撲... 在台灣拿一個月 7 萬都比在加拿大拿一個月 34 萬過的還好... 很扯吧。本來一個月 34 萬應該過著不錯的日子,卻和台灣一個月拿 7 萬沒差多少。看著女王和麥當勞一個一個掛掉,真的是無比心痛... 哎∼一點小小的感想... 想來其實台灣也沒這麼差啦... p.s. 其實... 應該是只要省著點用,哪裡都沒差 :cry: :cry: :cry: |
說到非洲陷阱
其實,非洲本來沒有那麼貧窮的,他們生產自己所需的作物,自給自足 一直到資本主義入侵以後,開始說服政府與財團合作 生產中高所得國家所需要的"高附加價值農作物"-咖啡,花生,腰果... 然後賺取外幣 但是,問題來了 原本自給自足的社會失去了平衡 資本家引進機械和科技取代人工 使非洲人沒有工作機會 也由於不再大量生產如稻米和麥之類的基本作物 就算有也都由資本家輸出到外國去 他們也不再如以往的自給自足了 目前 非洲最大的問題肇因於世界各國的農業補貼 當中高所得國家補貼該國的農業時,非洲就更不會生產低附加價值的主食 然後,詭異的再接收歐亞美等國家的剩餘或補助稻米 這成就了非洲的貧窮 |
引用:
你忘了比 國家福利政策 不知道楓葉國的人民因為事故無法工作 又沒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會不會死掉? 在台灣很有可能會...... 其實,在這邊的人大多不知道楓葉國那邊的狀況 是真是假,有無誇大都不知道 |
引用:
是否誇大?等妳有賺到年薪加幣 12 萬(p.s. 是一個月台幣 28 萬)時,你就不會想要過普通學生的生活,對吧?那當然一些花費就比較不會省。跟台灣一樣。月薪台幣 7 萬妳會過著月薪 1.8 萬的生活嗎?除非是要還債或存錢。這就是為什麼數字看起來比較多。不過這也完全是比例問題。今天要是年薪 5 萬,稅被扣一扣也差不多剩下年薪 3 萬左右,平均一個月 2500 而已。扣一扣也是所剩無幾。當然這時就會省這個省那個,住便宜一點的,吃便宜一點的等等。 另外,國家福利政策。我不覺得政府把一堆錢往低收入家庭中塞是件好事。一個月有好像是 800 加幣的錢可花(不確定),要是是妳妳會想要一個月低於 800 加幣的工作嗎?我還寧願這個國家把這筆錢拿來投資在醫療福利上。現在開一個非緊急如心臟病或急救等手術動軋都是 6 個月以後... :jolin: 只能講,那一些福利政策根本我們不可能享用的到。醫療雖然免費但是藥物卻貴的一踏糊塗,除非妳去買藥物保險。90 粒 Citalopram 加上 60 粒 Zopiclone 如果沒藥物保險,要價約 $100 加幣。 當然,加拿大也有加拿大的好處。例如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教育環境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月台幣 7 萬在台灣和一個月台幣 28 萬在加拿大雖然差不多,但是很多人還是選擇在加拿大。不過比較 Down side 是種族歧視就是了。 |
引用:
這些事情其實很難說,有時候取決於個人的價值判斷。78區也有人移民 出去的,而我一個朋友去年見面聊起來,他想回來....學位拿到也工作了 一段時間,連小孩都出生了。今年他會拿到美國的居留權的樣子。 其實我是勸他就呆著算了 :laugh: 他的說法跟A網友類似,領的多但是 開銷稅金吃掉了,他又不太喜歡小孩以後去念金屬探測器的學校 :ase |
引用:
不知道34萬加幣在加拿大的所得階層的哪裡? 在台灣對一般小上班族來說, 七萬算是很高的門檻, 除非是佔到主管的職位 (是指實質上真正的主管職位, 而不是跑外務叫做專案經理那種), 不然要七萬很難. 我自己目前月薪五萬多, 但是我想以我基層職員的職位要拿這個數字, 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夢中才會看到的吧. |
引用:
12萬加幣得年收入一樣是少數人得到得,一般是多年經驗得主管級別,律師,醫生。大多數人得薪水維持在3萬—6萬加幣期間(老師,普通上班族),在3萬∼4萬加幣期間的最多。 |
引用:
幾年前曾看篇某報導 , 講述柯林頓在位期間 , 如何降低美國政府財政 變成盈餘非紅字 , 好像其中講述 , 特意將中產偏下的階級 給刻意降稅 , 使其努力工作生產並消費 , 所以會把一半薪資吃掉的 , 只有高所得的才會醬 ... |
引用:
我年收入跟上面的12萬加幣的差遠了 可是我也是1/3繳給不吸打伊拉克去了 中華民國的所得稅算在已開發國家很低的了 那些啥社會福利的我一樣也用不到 不用跟我講了 我還沒有臉皮厚到像某些人在舊金山灣區住2,3百萬的豪宅開bmw用糧食券去超級市場買東西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