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灣戰斧巡弋飛彈---雄2E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33485)

藍斯洛特 2005-09-06 01:25 PM

引用:
作者P&W
核彈是備而不用,不是拿來讓人爽的,武力越強大的武器,越怕落在沒腦袋的人身上~~


每個立法委員一人一棵嗎 :laugh:

arizona 2005-09-06 02:06 PM

引用:
作者藍斯洛特
每個立法委員一人一棵嗎 :laugh:

交給那群豬腦袋...世界末日快到了 :jolin:

fipper 2005-09-06 03:24 PM

引用:
作者dighole

台灣的CM很明白的就是陸射優先,再來是空射。

dighole 2005-09-24 01:51 PM

台灣需要專門運輸坦克等重裝備的車輛


pc 2005-09-25 12:51 AM

引用:
作者dighole
台灣需要專門運輸坦克等重裝備的車輛

http://public.andrews.amc.af.mil/js...1a2-3_large.jpg

不要故意離題!!想討論運輸坦克的裝備的,去天生射手討論區,
那裡多的是曾幹過裝甲兵的前輩。

P&W 2005-09-25 11:32 PM

引用:
作者藍斯洛特
每個立法委員一人一棵嗎 :laugh:


那這世界應該會很快進入核子冬天~~ :jolin:

ewings 2005-09-26 12:29 AM

引用:
作者DavW
就是美國政府在 GPS 中的
廣播星曆和衛星時鐘裡加入誤差
和加密 GPS 訊號中的軍用 P 碼
使即時定位精度降低到平面精度在正負100m
官員指出的差分計算法只能只能克服前者的誤差
用戶若要接收軍用 P 碼,就還要美國政府的同意
唉,誰叫 GPS 是美國發展的....


noise早就柯林頓時代就被取消掉了,那個誤差是演算法本身所造成的
軍用系統能達到比民用系統在動態定位上具有更高的精度是因為軍用系統能同時使用C-code和P-code,兩個channel自然可以壓低誤差,而為了避免日益盛行的UWB通訊對兩個GPS頻道"蓋台",加上為了反恐需求而發展的手機定位技術需求,將來會增加另一個軍用頻道,而原來的軍用頻道會開放給民用,民用GPS的精度將會提高到80年代末期軍用GPS的精度

DGPS理論上可以讓精度降低至電波波長的等級,甚至於民航界已經在研究配合DGPS來替代ILS、MLS等輔降系統的技術,甚至還有一個GPS的航艦自動著陸系統在工程研發階段了

DGPS的唯一缺點是精度隨離DGPS站的距離增加而降低,而DGPS站是沒辦法建立在敵國的國土內的

SYBASE 2005-09-26 12:47 AM

引用:
作者arizona
交給那群豬腦袋...世界末日快到了 :jolin:



不會啦~ 把立法院建到地下500公尺, 上面再鋪足夠的鉛板

大概開議一次頂多台灣小地震一下, 然後就可以重選立委了

最好是可以跟大陸商量一下, 立院新址改到羅布泊~ :D

ewings 2005-09-26 12:56 AM

引用:
作者P&W
可見得官員根本不懂所謂的導航系統,GPS只單單是將飛彈帶到目標物附近,以戰斧巡弋飛彈來說,真正最後導向的是影像導引系統不是GPS~~


ㄝ∼∼∼∼並不是

TERCOM和DSMAC是地形比對系統,和影像導引是沒關係的

只有block IV以後才具有影像尋標器(FLIR或MMW),而且是為了使他具有中途變更目標的能力而裝上去的,對降低CEP並沒有顯著的幫助
到了block V甚至把攝影機降級為TV攝影機

由JDAM的表現來看,現在GPS終端導引的精度比起70年代的TV導引飛彈,表現有過之而無不及,利用IIR提高精度的智慧次彈械計畫也因為GPS導引的表現超乎預期而被腰斬了

ewings 2005-09-26 01:05 AM

引用:
作者fipper
台灣的CM很明白的就是陸射優先,再來是空射。


只有呆瓜才會在巡曳飛彈陸射系統上面使用VLS發射

唯一會用VLS發射系統的理由是只有船上剛好有戰略型MK41且找不到其他地方放MK143
688級會垂直裝填也只是因為只有那個角度可以加裝,海狼和維吉尼亞根本就不屑裝垂直發射器

連空間狹小的軍艦都如此,那空間多到爆的陸射系統更別提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