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坎城 沒台灣的份 媒體靠邊站!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38637)

chiang0829 2004-05-27 07:24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gleo
只希望泡菜能在字幕方面
多加一個繁體中文
那就太好了.......:like: :like:


:jolin: 怎麼這樣~~
不可以這麼沒志氣
:mad:
不過如果有台式繁體字幕就更棒了:o

vertigo 2004-05-27 07:57 PM

開頭的文章似乎是說..台灣電影近幾年的沈淪,已漸漸被冷淡.
(問題是:以前那些讓台灣風光的電影(ex楊德昌的..侯孝賢的..)算是商業電影的範疇嗎?)
講到最後,似乎是台灣電影要多拍商業片才能蓬勃發達.


是沒錯啦,台灣電影確實要多拍商業片,要不然會繼續破敗.
但..拍太多商業電影.......我看啥?:D :D :D

小二 2004-05-27 10:28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半瓶醋
2004.5.23. 自由時報 焦雄屏╱坎城傳真

幾年前,韓國人在世界影壇毫無地位。
...............................恕刪


其實焦老師是台灣藝術片頃向的始作俑者,
也是侯導一幫人的文藝界打手,
可以說沒有焦老師,
沒有台灣新電影論述,
但是時移事往,
吳念真被新政府收編,
侯導只能扮反對陣營攻訐本土派..........
焦老師的單位雖然曾製作出三城記,
近年卻連續在坎城威尼斯鎩羽而歸,
無視國內市場全然好萊塢化,
又對進口韓片罵聲連連,
可以說與當代影視界慢慢脫溝.
卻不斷緬懷美好八零年代,
看到焦老師這篇文字,
真的覺得不愧“老“字
不管再罵,
再看不起,
韓國片興起確實不容忽視,
然而國片教育的失去羅盤,
也是不爭事實,
缺乏工業支撐,
沒有輔導機構,
都是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就有的弊端,
以前沒有其他行業競爭,
電影無論如何還拍得下去,
如今電視台林立,
家用影視娛樂普及,
想再造榮景談何容易,

說穿了,
作為一個影展掮客,
焦老師可以打八十分,
但是要成為全面的電影旗手,
焦老師老邁臃腫的身軀
恐怕很難再奪標.

iaminjay 2004-05-29 09:26 AM

國內的影人真的完了。
 
很多影人看似很有理想,說穿了只是想自我實現,
ㄧ副自己的作品最好,其他的人的東西都是垃圾。

不談也罷,越談越傷心。

circlecenter 2004-06-05 12:29 AM

台灣電影現在的窘況不是隨便就能解決的,很多人似乎都把罪怪在一些影評、導演身上,我不禁為他們叫屈

台灣新電影常常被視為拖垮台灣電影的元凶,這實是很偏頗的說法,台灣電影發展到80年代時,已經逐漸江河日下了,台灣新電影的出現反而是個契機,新電影剛出來的時候是賣錢的,不是不賣錢,基本上每部片都能回本,當然,和商業片比較起來只是盈頭小利,但比起現在的國片絕對好得多,所以說新電影被指為元凶實在莫名其妙

追根究柢,開放外片的無條件進口,取消拷貝和映演限制,可能才是真正的罪魁禍手,尤其這幾年美商逐漸控制電影院的放映,國片基本上很難在這些院線排到檔期,即使有也只是很有限的時間,不管賣得再好,時間一到就得下片,更何況連檔期都排不到的國片所在多有!舉例來說,我們學校畢展今年原打算與某大戲院租放映廳,該戲院意願頗高,但由於無法確定到時片商會不會臨時要求加片,所以連4~5天的檔期都無法給我們保證!可見國片能取爭到檔期有多不容易了!

所以就算像最近十七歲的天空、殺手計劃都算票房不錯的國片,檔期一到都必須得下片。現在國片的檔期只能排在好萊塢電影的空檔之間,而且多半是比較小型,較不受外商控制的戲院,有時全省可能才一廳放映,映期才短短幾週,國片在這種情況下能好才怪!所以就算拍出有商業價值的影片,也不代表就有通路放映,賺錢那更是奢望,反而拍一些國際影展的得獎片至少有國際能見度,可以從國外的版權和票房回本,台灣電影就出現很反常的門內開花門外香怪象,像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這批導演在海外都有很穩定的市場,但在台灣卻註定賠本,那拍商業片幹嘛?就連朱延平都沒通路了,反正拍商業也一定賠,還不如拍些藝術電影也許還能在國外闖出一片天。所以,楊德昌的「一一」就乾脆連上映都沒有,聽說楊德昌對台灣電影市場太失望了,既然海外一定賺得回來,何必在國內受罪呢?只是可惜了,「一一」真的是我個人認為近年最好的作品之一,深刻描繪了台北都會情態,結果反而是台灣觀眾沒有機會看到這部佳作!

所以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國片要得獎才有獎勵?難道拍電影是為了得獎嗎?電影應該是藝術吧!對侯孝賢、蔡明亮這些成名,而且有海外市場的導演也許不成問題,畢竟他們的資金來源,可是對新手來說,哪來的錢拍片然後再得獎?真正該做的是如何厚實電影產業的基礎,重新檢視現行的電影政策,而不是等有人被國外肯定,才給予獎勵吧!或是靠輔導金勉強維持下去!政府的視野不免太短視了點!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2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