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一億元打造的台灣動畫 ---- 【蝴蝶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2538)

chiang0829 2003-12-24 05:12 PM

我覺得應該是拿去圖利特定廠商
總之我覺得中影拍的片都有這種影子

lorenchao 2003-12-25 03:27 PM

台灣發展數位動畫很難哦~
論薪資福利哪一項比得過正在發展的國家?
政府不支持、企業不投資只有少數公司在培養而已
台灣動畫以前不錯(有很多知名動畫或特效都是在台灣加工)
現在如何不敢說~
會投入這個圈子的人都是當初抱著一股熱誠
久了,現實面的問題就來了,能撐的下去的人都是為了一個理想
這都是題外話

當初在西門町看到這部動畫時我只認為"迪士尼"又出動畫片了
後來才知道這是台灣製作的
我覺的這點滿可悲的~為何?
蝴蝶夢的畫風明顯就是用迪士尼畫風,我也知道迪士尼很多都是台灣代工的
既然要來弄個台灣動畫~為何不以"小倩"的風格來做依據?(雖然他是香港出品的)
一看到那種畫風怎麼看都會聯想到"迪士尼"而不是"台灣"
要求突破至少要讓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跟別的風格不同的

有常看動畫介紹或是圈內人或是在學習動畫的人才會知道有很多迪士尼是由台灣代工
可是非相關產業的人誰會知道迪士尼動畫跟台灣扯得上關係
這部動畫如果在國外上映的話,我想一般人都會認為台灣"抄襲"迪士尼畫風
我覺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敗筆,做的如何我不予置評~因為我不會想去看= =
我個人認為他應該也打不入國際市場,國外動畫唱歌比較知性也比較符合劇中的結構~
請吳宗憲來配音唱rap?雖然可以符合一些國內觀眾的口味吧~
可是就失去了梁祝原來的風格~~打入國際市場就是要有地方性
失去了地方性(特色),這種動畫頂多只能當做給當地人看的電影
就像如果做一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動畫,用rap唱的話~~你會不會覺的很奇怪
或許是創新沒錯~不過那種感覺就是搭不上
這是我個人的淺見

一億?用在製作嗎?我不這麼覺得~~我想花在請配音人員上比較多吧
一億台幣到大陸去叫他生個幾部這種風格的動畫都沒問題(也許太誇張,但生個這種類型的兩、三部應該沒問題)
不過我主要是凸顯台灣要做數位動畫的話就要跳脫我們看得到的動畫風格
因為那種畫風就是迪士尼動畫的風格,不管他原本是由誰來代工的
目前華人出品的動畫我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小倩"了
至少他的畫風一看就是與眾不同~~不像迪士尼也不像日系的動畫
雖然我也想一度朝動畫界走~~但現實問題不得不低頭~(學習資源除了上補習班外能取得的資源只有上網路)
而且也不可能光在家裡蹲著研究動畫不用填肚子
台灣業界對動畫師要便宜又能做出超強特效~上哪找啊
這種動畫師也不會留在台灣發展(對台灣動畫有使命感的除外)
台灣動畫真的要加油啊~~

leafway 2003-12-26 10:23 PM

30號首映會
31號正式上映
總之看看再說吧
:)
或許很多人對於國產動畫不敢抱持太大的希望
但是總是要有人支持
才會有下一部國產動畫的誕生
有下一部片也才有進步的機會
我想進步的空間應該蠻大的吧 ^^

PS.號稱一億.是加上3000萬廣告宣傳費用的價錢

Ash 2003-12-27 11:15 AM

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在國內找不到人出資,一億元的蝴蝶夢看起來像一千萬,
也許台灣的電影,動畫人才也該像職棒球員一樣出走算了,反正這是個地球村
的時代,我們不怕看不到他們的作品,那些頭殼裝屎的主事者.....

去死吧~~~~:tu: :tu: :tu:

伊卡魯斯 2003-12-27 03:46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lpasino
看了連結的預告
真是很糟糕,糟糕透了
之前在電視上看還不覺得有那麼糟
現在看了willmash大大提供的連結看預告
光就動作來看,實在是很差
動作沒參考真人的動作,生硬的很
動畫張數不多就算了,也不要求以前迪士尼的每秒36張
我看連電玩KOF的人物動畫張數都比花一億元的梁祝多
花了一億元到底在哪?人事嗎?技術嗎?
可是怎麼看都沒技術啊,又沒有大量3D背景或人物
我覺得比我在卡通頻道看的原子小金剛還不如

再加上上面有提供35屆金馬獎的評審討論
真是笑掉人家的大牙
有這種自恃甚高的評審,看不懂動畫技術面就算了,
還從內容來持反對意見
台灣的動畫水準令人搖頭,主事者卻不知道問題在哪

很好奇每秒36張的數據是從哪冒出來的.....
一般迪士尼的動畫充其量也只有24張....那還是在一些鏡頭運動時才需要用到24張
一般動作12張就很順了.....日本發展出來的是每秒8張....即使每秒8張,還是非常耗費成本......所以發展出來一種叫"有限動畫".....這種方式在漢那芭芭拉出品的動畫如摩登原始人也大量使用....
所謂的有限動畫就是....在不需要動的時候盡量靜止不動....節省張數...甚至只把嘴巴拆出來作簡單動作....這種方式在大量消耗影片量的日本電視卡通可經常看到....但在需要動的時候...又盡量動的精采....這是日本動畫可以大量製造的成功秘訣
手塚治虫認為....動作流暢並不是卡通最大的重點...只要能達意,故事內容好,還是能被接受的....
而華德迪士尼對卡通的信條是....動作,音樂,色彩.....
這兩位東西方的卡通巨人各自影響了他們卡通不同方向的發展...一個偏卡通面,一個偏影片面....而台灣一直是幫迪士尼,華納等公司作電視卡通的代工....因此所接觸的技術...也是一直以美系為主....問題是台灣其實是適合日系的卡通....省成本...但相對必須有精采的故事,和影片內涵....可惜,台灣從不朝這方向走....
以美系的製作標準....台灣出不起那種錢....也沒有足夠的優秀動畫人才....(為什麼沒有足夠的優秀動畫人才....因為沒有訓練環境,另一方面...工資與美國納方面相差十萬八千里....我曾聽說美國那編負責片子的人員來台灣時....聽說台灣這邊工作人員的薪資...又驚又怒...因為他們付給台灣加工廠商的前和台灣付給勞工的錢相比....台灣從事動畫工作人員簡直像低廉的低層勞工....)
台灣不重視藝術的養成....公司不重視美術人員的專業...由來已久.....

ps.我不知道原子小金剛漢那些電玩動畫花了多少錢....但我相信你們若知道...絕對讓你們下巴掉下來...
另外,3d其實比2d便宜很多(當然,除了使用技術比較高的之外).....差在人工的數量和不需要中間張....而且我看過許多3d的animator都是毫無timing觀念的操作者....意即不專業....

伊卡魯斯 2003-12-27 03:56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天堂樂園
抱歉打個岔!
是"黃木村"不是黃榮村:jolin:

魔法阿媽只入圍卻沒得獎其實內部有很多暗地裡的因素,
當時王小棣搞了一個電影創作聯盟,於是老一輩的電影人就不爽,
接下來就搞成這樣....

我看了當年金馬特刊的評審討論紀錄,很令人誇張的,
有一位評審居然說:「動畫是只給12歲以下小朋友看的,魔法阿媽怪力亂神,
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內容大約是如此,改天我找到書在整個po上來,
我當時快要氣死了......
唉...可悲的電影圈!

這件是當時可不算小新聞...
我認為魔法阿媽是比蝴蝶夢更適合台灣發展的方式.....可惜台灣有一堆豬腦袋
看看香港的麥兜....如此優秀的動畫影片....需要用到什麼困難的動畫技術嗎?甚至大量3d繪圖嗎.....一部片的好不好看....絕對和他動作流不流暢....3d夠不夠炫無關
pixar說過....故事最重要
對我來說...麥兜比辛巴達..泰山等迪士尼影片要好看太多了....
技術過後....留下的是什麼....值得深思

leafway 2003-12-27 05:50 PM

要看出資的大老闆想看的是他們那個年齡層喜歡的風格
還是動畫針對的主要消費者所喜愛的風格囉
或許願意出資的人也是在圓他兒時的夢
所以真正專業的人就失去了發展的舞台
畢竟台灣的動漫畫界還是老人家在把持吧!
等各位大大賺大錢的時候
千萬拍個故事精采內容感人的賣座商業片吧
我沒有藝術細胞.我不要看藝術電影
對我而言動畫是一種娛樂.那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內容只要呈現出來的夠精采夠感人
要放什麼文化宣教啦哩啦雜的東西我倒不是很在意
就算像古墓奇兵裡面打一堆商品****我也不CARE
至少整部片讓我看得很過癮....
80%的市場來自20%的主要目標消費者
如果這個族群的人要看的是南方四劍客這種低俗搞笑的東西
那就做一些低俗搞笑的東西.既不用什麼技術而且至少可以賺到錢
賺到錢以後隨便你有什麼偉大的理想抱負還怕做不到嗎?
我也認為故事劇情遠比音樂和造型重要得多
就像"海底總動員"說穿了不過就是一堆魚(還有海龜)
嚴格說起來也沒什麼造型嘛
但是大家還不是看得很爽?
總而言之希望下一部的國產動畫可以讓挑剔的人也能感到滿意...
如果可以全片在台灣製作.再加上政府的補助.然後抱個國際動畫獎....
讓真正努力付出的人能夠有應得的回報.不必為了興趣還得擔心生活問題
我想這才是大家所樂見的吧?

chage1 2003-12-27 09:07 PM

難得有國片是未演先轟動的題材.... 只是小弟看過預告片後,的確心理想的

和各位大大一樣, :jolin: 如此的畫風,已經讓小弟想看的慾望減低了一半...

現在又看到配音人員.... 唉~心更是涼了半截 :think: 吳先生就算了...

畢竟他之前木須龍的配音,還不錯... (難道電影內要把壞蛋畫成搞笑版的``)

可是 蕭小姐..這..... :shock: :jolin: ,其實不管畫風如何,也該注意一下

電影的靈魂吧.... 配音員也是很重要的, 只怪,國內根本沒有栽培這種人才的環境

真想不出,他們是靠什麼作依據,去請這些人來配音的.... :think:

但畢竟,梁祝是我們的經典大戲... 希望這部電影不會被修改的太多

所以啦,就決定了,還是以支持國片的心,來正面看待這部片子, :think:

國片,加油..... ;)

好奇問一下.... 有那位大大知道這部電影是定位在哪邊的嗎? 很害怕到時候

又一堆家長帶著根本不知在演些什麼的小朋友進場觀看.... 就如同我的惡夢

海底總動員,滿場的小毛頭跑來跑去.........

leafway 2003-12-27 10:39 PM

我想以台灣觀眾的品質而言
滿場小朋友跑來跑去是不可避免的吧....:jolin:
當然我相信這個討論版的各位大大必定不會如此
我也對電影看到一半手機拼命響這件事很感冒
如果看的是二輪片也就算了
可是看首輪的也常常如此
上次去看魔戒3也有遇到
真想當場把那位生意做太大的老兄拖出去斃了:tu:
如果真的很介意小鬼頭跑來跑去影響觀影品質
或許挑個人少的時段去看吧

順帶一提
根據我所獲得的情報
這部片子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角色
是先請專業配音員(其中一位是周星馳的台灣配音)配過一次
再讓蕭亞軒、劉若英根據配好的(套嘴過的)重新配一次
所以或許結果並不會像大家所擔心的一樣那麼糟糕吧?
至少這個部分我覺得製作公司還是有尊重到專業的
商業掛帥的投資環境還肯多花一次錢配兩次音真的很難得
這點真的應該拍手鼓掌哩:agree:
希望大家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覺得她們配得一定很爛
對藝人而言雖是第一次嘗試.總不會想砸了自己招牌吧?

再偷偷告訴大家
我有在拍賣網站上面看到很多人在賣這部片的票
大概是公關票吧?
但是價錢蠻低的.有興趣去看的人可以考慮一下喔!

alpasino 2003-12-28 02:07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伊卡魯斯
很好奇每秒36張的數據是從哪冒出來的.....
一般迪士尼的動畫充其量也只有24張....那還是在一些鏡頭運動時才需要用到24張
一般動作12張就很順了.....日本發展出來的是每秒8張....即使每秒8張,還是非常耗費成本......所以發展出來一種叫"有限動畫".....這種方式在漢那芭芭拉出品的動畫如摩登原始人也大量使用....
所謂的有限動畫就是....在不需要動的時候盡量靜止不動....節省張數...甚至只把嘴巴拆出來作簡單動作....這種方式在大量消耗影片量的日本電視卡通可經常看到....但在需要動的時候...又盡量動的精采....這是日本動畫可以大量製造的成功秘訣
手塚治虫認為....動作流暢並不是卡通最大的重點...只要能達意,故事內容好,還是能被接受的....
而華德迪士尼對卡通的信條是....動作,音樂,色彩.....
這兩位東西方的卡通巨人各自影響了他們卡通不同方向的發展...一個偏卡通面,一個偏影片面....而台灣一直是幫迪士尼,華納等公司作電視卡通的代工....因此所接觸的技術...也是一直以美系為主....問題是台灣其實是適合日系的卡通....省成本...但相對必須有精采的故事,和影片內涵....可惜,台灣從不朝這方向走....
以美系的製作標準....台灣出不起那種錢....也沒有足夠的優秀動畫人才....(為什麼沒有足夠的優秀動畫人才....因為沒有訓練環境,另一方面...工資與美國納方面相差十萬八千里....我曾聽說美國那編負責片子的人員來台灣時....聽說台灣這邊工作人員的薪資...又驚又怒...因為他們付給台灣加工廠商的前和台灣付給勞工的錢相比....台灣從事動畫工作人員簡直像低廉的低層勞工....)
台灣不重視藝術的養成....公司不重視美術人員的專業...由來已久.....

ps.我不知道原子小金剛漢那些電玩動畫花了多少錢....但我相信你們若知道...絕對讓你們下巴掉下來...
另外,3d其實比2d便宜很多(當然,除了使用技術比較高的之外).....差在人工的數量和不需要中間張....而且我看過許多3d的animator都是毫無timing觀念的操作者....意即不專業....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的消息
迪士尼早期的電視動畫是每秒36張(我想大概是"白雪公主"那年代,動作非常流暢)
後來為了成本考量才會降低張數,美日都一樣
確實,動畫張數不是最重要,故事內容才是重點
但號稱一億元堆出來的梁祝卻是這樣的表現
對動畫稍有了解或要求的觀眾大概花錢的慾望就少了一半
不是不想支持台灣的動畫發展
但以台灣不尊重動畫的社會,和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夠專業
而且也沒有高層相關單位來積極發展
台灣不是沒人才,只是沒有培養的環境
想支持也覺得無力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