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如果AMD Big Navi跟RTX 3000系差距太大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8177)
|
---|
引用:
不一定 有時候是怕玩文字遊戲 通常測試都會這樣標 特效 Ultra + Ray tracing HIGH 或是 ON 、OFF 而且沒有實際遊戲特效介面顯示 只有PPT這樣 我都當作只是特效滿而已 光追特效有無真的是問號 |
引用:
說了3款遊戲去查3080跑分 2款無光追遊戲,跑分100%來算的話 RX6000跟3080都差不多 COD不開光追100%的話,開光追只剩80% 而RX6000跟3080開光追差不多,都是80% 不開光追的話,相當於3080能跑100%、RX6000只剩80% 瞬間從3080等級跌到3070的意思 如果沒開光追只有3080的80%,另外2款不會衝到100% 這就好比2080Ti的跑分3款遊戲中有2款能跟3080打平,不合理 |
窮人依舊1080P、60Hz、5ms、DVI傳輸,再戰10年 :laugh:
|
引用:
解析度是跟螢幕尺寸還有觀賞距離有關的 電腦螢幕沒有24"以上用不到1440P 沒有40"以上用不到4K 沒有大螢幕需求自然不用過度追求高解析 不過大螢幕就像一扇窗子,臨場感會更好 不然人們也不用去電影院看電影,手機看看就好 今天去三創看到77" 4K跟70" 8K 如果以正常觀賞距離來說(能輕鬆看全螢幕),4K夠細緻了 8K要80"以上才開始需要(相當於4台40" 4K) 而我目前用習慣的55" 4K剛好(之前43" 4K字太小) 換算下來8K需要100"以上,這種尺寸要民生化非常難 |
我還在43" 4K剛好的階段...
從23" 1920x1200 --> 27" 1080P --> 32" 1080P --> 40" 4K --> 43" 4K一路走來 |
引用:
我整個螢幕升級史 17" CRT => 24" 1080P => 26" 720P => 32" 1080P => 40" 1080P => 43" 4K => 55" 4K OLED 今年OLED多了48",對不想上55"那麼大的玩家比較友善 不過國外55CX已經比48CX便宜了......55"真的是黃金尺寸 |
引用:
昨天去看了我朋友買的3080+10900 跑4k賽車遊戲,真的讓我驚艷到,終於有想組電腦的動力了。 |
引用:
4K相對於1080P還只是單純解析度提升 就比較細膩,可以把遊戲的高解析材質發揮出來 但真正差很多的是HDR,不過這點就需要頂級的顯示器 所以我才捏一下直上4K HDR OLED |
引用:
65"~75" 用4K 解析度我是覺得剛好! 問題是65" 以上加上包裝,一般電梯大樓運送就有點問題了! 8K 80"以上電視怎麼搬進一般電梯大樓啊,要推廣可能要更久, 8K 投影機並不符合日常使用習慣。 |
引用:
LG OLED TV有一種試作型是柔性屏 平時不用可以捲起來收納,就能解決超大尺寸電視搬運問題 但OLED大尺寸量產難度遠高於LCD,目前77"就天價 而LCD 100"也是天價,最大120",好幾百萬元 目前就65" OLED跟85" LCD算是一般還能接受的價位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