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組新電腦懇請建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0472)
|
---|
引用:
建議還是上intel比較好 :ase :ase 原先配的單就已足夠,不需要再看其他的 :ase |
外面有些網咖好像都用合一小板顯卡衝好點螢幕大爽度就出來了:jolin:
|
Lenovo, ideapad 530S-14ARR
14" 8G/512G, Ryzen 7 2700U, 1.59kg NTD.24900 14" 8G/256G, Ryzen 5 2500U, 1.59kg NTD.19900 三年到府 + NTD.1875 [免費升級公告] 官網買IdeaPad/YOGA/Legion系列產品即日起享「免費升級至2年保固」 Miix320, YOGA310, YogaBook, ThinkPad Yoga系列產品不在此優惠範圍內 |
引用:
目前是打算M-ATX主板搭中型機殼,這樣散熱是否會好點.... |
引用:
熱的時代已經過去!匯流排沒什可以插一兩個應該夠了?爆容也不太可能只希望不要空銲:jolin: 商科也不太可玩超頻吼:flash: |
引用:
感謝,目前不打算購入筆電,等畢業後有需求再考慮.... |
引用:
不曉得你說的「中型」機殼是只能裝M-ATX ? 還是標準ATX也能裝的 ? 一般我是覺得只要顯卡插槽後方擋板處 -> 硬碟架之間 , 有 30cm 左右或以上的距離 , 這樣內部安裝空間夠大 , 前後再加裝一下風扇、散熱通常不會差到哪去 借用之前有人發過的範例圖 , 基本上只要在九孔ATX孔位和硬碟架之間 , 有紅箭頭那段區域、都是有 30cm 左右的距離了 ![]() 另外現在標準ATX和M-ATX的主機板用料差距 , 不像以前落差那麼大了 , 所以有些人如果覺得不需要太多介面卡擴充槽 , 選用M-ATX也沒差 ... 至於我比較喜歡配標準ATX有其它原因 , 其中一個是有時會遇到裝中高階顯卡時 , 卡上散熱器太大 , 會擋到主機板上的SATA插槽 (或沒擋到、但不好裝) |
引用:
建議買這種的 空間大 好處自己修繕手才不會去卡到 現在這種室內設計比較好方便又簡潔 不要買那種傳統前面有硬碟槽的會卡到 http://www.coolaler.com/threads/ant...dow-red.351381/ 官方有標示 ATX,Micro-ATX,Mini-ITX 三種尺寸的主機板都可以安裝 好處就是可以選自己想要的尺寸 https://www.antec.com/product/case/p7.php |
引用:
不好意思沒表達清楚,指的是能裝下ATX尺寸的機殼,夠用的空間散熱也好,家裡二台電腦也 是這樣考量,夏天室內溫度30度以上,不注重散熱不行,小孩子宿舍有冷氣,應該也不是24小 時開啟吧,總之會去注意一些細節,減少將來出問題機會.... |
引用:
這類型機殼的優點如你所說 , 對於自身需求較了解或有能力組裝的可以考慮 但我比較不會裝給我的委託對象 , 因為這類機殼的硬碟安裝數太少 , 2.5吋和3.5吋都只有各兩個 ![]() ![]()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硬碟單顆容量越做越大 , 直接買顆大容量的裝上去 , 就不會佔用太多位置了 , 但會委託別人代組PC的 , 通常對這部分比較沒概念 , 或是當下預算不一定夠 , 我只能盡量幫對方多預想一些狀況 有些人覺得硬碟容量不夠再擴充就好 , 或是當下沒預算一次買大容量的 , 像現在3.5吋 1TB 和 2TB 價差約五六佰 , 我還是遇到有客戶原本 1TB 的不夠用要加裝 , 講半天還是只想買 1TB 的 XD 引用:
喔喔 @@ 其實如前一張範例圖所示 , 箭頭指示的長度有 30cm 左右或以上的距離 , 前後再加裝一下風扇、散熱通常不會差到哪去 , 不用特地因此買小板子 , 因為內部安裝空間夠大了 小板子的價差可以省點預算倒也沒問題 , 只是要注意如果裝中高階顯卡 , 會不會有散熱器擋到SATA插槽的狀況 ~ PS. 有些廠商標示的支援顯卡長度會做手腳要注意哦 , 我貼的那張就是單純機殼左側最底 -> 硬碟架前方 , 但有些機殼設計是把顯卡對到的硬碟架區域拿掉 , 減少了硬碟安裝數來增加支援的顯卡長度、美化內部空間大小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