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不管大家喜不喜歡ETC,但是扯到電磁波會不會有點太瞎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407)
|
---|
引用:
我不這麼認為耶! 因為一些提到這個觀點的人, 都不是在談 "障礙物" 對電波傳播影響的場合; 更何況現實生活中一般障礙物的影響, 也不見得就一定是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或是 "頻率越高衰減越嚴重, 就如同我舉給另一位網友的家用無線電話例子一般.. 引用:
嗯! 我認為您所說的這一項才是主要因素之一......:) 因為一些書本在介紹跨地平線的中長波無線廣播, 的確波長與服務距離會有關係, 那是與地球表面彎曲以及 referee_c 君所提的繞射有關; 所以才會給人一個印象就是波長較長可以傳比較遠.. 而在 VHF 以上 (含), 因為繞射性差, 則多以視線直射 (Line of Sight) 來探討, 不考慮地表彎曲與波長的關聯, 更不用說家用無線網路與 Etag 所屬 UHF (300MHz ~ 3GHz) 頻段, 那麼在 LOF 場合, 尤其僅數十公尺的距離談說 "波長越長傳播越遠", 就會是個問題.. 引用:
嗯! 您所提的還少一個 "反射", 而這個是短波長電波, 在都市或是室內有眾多障礙物遮蔽的情況下, 還能達無線通訊的主要因素之一.. |
引用:
我好像搞懂你的意思了,「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這句話, 代表頻率與傳輸範圍成反比,只要頻率一降低傳輸範圍就提升, 但影響傳輸範圍的因素很多,只單純改變頻率而忽略其他變因, 確實是有欠周詳! 結果Doubla A都沒來回覆 :laugh: ! |
引用:
我覺得不應該拿古早的家用無線電話來比,天線的靈敏度可能不高,對於訊號的處理也很簡單。 在這個例子中我覺得只要有聽到沙沙聲應該就算是收到訊號了。 |
引用:
嗯! 科學研究在探討一變因的影響時, 多須將其它因子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或是剔除, 以免影響觀測哩.. 就拿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這樣的觀點為例, 要確認是否真的是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自然應當以在自由空間來探討它是否成立, 所以我才會問說若此觀點成立, 為何太空幾十億公里遠的無線通訊不用長波長電波, 而採用短波長電波.. 引用:
那就拿科技水平相當的 2.4 GHz 與 5 GHz 的無線網路來看, 您認為何者可以傳得比較遠? |
引用:
:shock: :shock: :shock: 我想我的意思是越低頻衰減較小 有錯嗎 :ase |
引用:
首先,雖然Doubla A網友沒特別提到障礙物,但事實上家用無線網路基地台的使用環境肯定有障礙物,因此我是認為在他的發言裡,其實已經把實際有障礙物的因素加進去了. 當然,也不排除該網友的發言依據,只是像您引daaaaa999網友所提有關無線電波波段的既定印象. 另外,訊號傳得到,並不代表就能通話,畢竟干擾問題,聲波和電磁波間之轉換問題應該都要考慮進去. 所以您提出有關46/49 MHz 家用無線電話通訊距離不長,這應該不單是繞射問題影響,所以我在第一次引言就提到通訊部分,我不確定繞射占了多大的影響因素. |
引用:
請問您所指的, 是在什麼樣的場合? 太空, 地表,森林, 建築物內, 還是水中? 若 "越低頻衰減較小" 成立, 為何太空通訊不用長波長電波, 而使用短波長的電波? |
引用:
在障礙物型態與長寬高大小未知, 通訊雙方所處場合未定, 如何得出 "波長越長, 傳輸就越遠" 之理? 也有波長越長, 傳輸越短的情況啊~ 譬如在直徑 6 M 的長直隧道中作無線通訊, 相同輸出功率與接收電路靈敏度, 您認為使用頻率 1 MHz 與 100 MHz, 何者可以在該隧道中傳輸比較遠? 所以當把問題單純化, 就如同基礎物理在探討問題時, 不會考量眾多外在因素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一樣的問題請問您, 在自由空間, 排除其他因素, 單純探討波長 (因) 與距離 (果), "越低頻衰減較小, 波長越長, 傳輸就越遠" 這樣的論點是否成立? |
引用:
你都說你是腦殘了,就不要再出來害人 :tu: |
引用:
大人們在講正事,你這邏輯爛到爆的小屁孩別來瞎攪和,到一旁玩沙去. :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