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檢廉搜索柯文哲住家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9781)
|
---|
KP那個個性與能力, 可能在政壇很容易吸引仇恨.
個性不好, 能力差, 別人看笑話, 沒事的. 個性好, 能力差, 別人覺得沒威脅, 也還好. 個性好, 能力好, 別人會看著要不要跟. 個性不好, 能力好, 妥妥的一個大威脅!!! |
柯文哲暴走恐涉侮辱公務員罪!北檢聲請調影像 法官評議是否准允
〔記者劉詠韻/台北報導〕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日前出庭時, 突於休庭期間情緒失控,朝檢察官連嗆聲、爆粗口,並怒摔卷證及水瓶,引發騷動。 台北地檢署批評,柯以非理性言行攻擊檢方,已聲請調閱休庭時的法庭錄影畫面, 為其犯後態度的量刑依據;合議庭今(13)日已收到函件,將評議是否准允。 根據刑法第140條「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或對其職務公然侮辱罪」, 柯文哲恐涉犯相關罪嫌。 |
柯在台北市就沒票房,只有外縣市把他當寶
|
引用:
相反吧,畢竟在臺北還能連任市長。 |
第二任差點沒選上耶,第一任取消重陽禮金得罪一票老人,第二任忙著組黨,市政全丟給珊珊,那時我還嘲諷說市長是珊珊,後來選舉不是很清楚了嗎,白黨票在北市就是低的可憐
|
引用:
所以不管怎麽判都會變成政治議題。 :stupefy: :stupefy: |
剛剛在搜尋詐團律師的時候發現一篇新聞,
剛好出現這串頻繁出現的關鍵字【偵察不公開】, 分享一下大家各自解讀蛤! :rolleyes: ;) 頻助詐團洩密!「仙塔律師」也翻車 檢察官:檢討律師選任與酬金來源 法務部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共有92名辯護人因違反偵查不公開遭偵辦, 而在2021年以前,每年相關案件不超過5人;自2022年起案件數急劇上升, 2023年更突破45件。目前已起訴且仍在審理者有44人,22人已經判決(其中6人無罪), 另有16人獲緩起訴處分、10人不起訴。 從案件態樣觀察,洩密多發生於閱卷、陪偵與律見過程, 其中以洩漏陪偵中獲知之訊息為最多(34次), 其次為交付羈押聲請書或其內容(18次)、 洩漏卷證資料(18次)以及禁見接見後外洩資訊(15次)。 資訊來源方面,以「閱卷」占比42%最高,「陪偵」緊追在後,占40%。 此外,辯護人選任來源也成關鍵風險點。 除了被告本人委任外,許多案件中律師由親屬或第三人轉介, 甚至來自犯罪集團中上游共犯或金主,藉由律師取得偵查資料, 再回傳給犯罪組織其他成員。 台灣高等檢察署台南檢察分署主任檢察官章京文指出, 這類資訊傳遞形式上雖符合法定程序, 但實質上未必有助於當事人辯護, 反而可能與其利益相違背,與辯護權的正當行使背道而馳。 章京文強調,法律雖允許第三人代為支付律師費用, 前提仍是律師應本於專業獨立性,為當事人利益服務,而非受第三人指使; 然而,實務上違反此原則的情形時有所聞,尤其在涉及詐欺、毒品等重大刑案中更為常見。 他說,這些案件往往涉及減刑條款,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 共犯之間本身即存在潛在利益衝突,若辯護人所取得資訊被用於協助共犯, 將嚴重損害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o :laugh: :stupefy: :think: |
引用:
用政治的眼光去看案件,當然怎麼樣都是政治在作主。 要真正了解法律規定及運作程序,那麼在看案件的時候,才能正確判斷這案件處理的有沒有問題。 小草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普遍法盲,而被一個頂著響亮學位名頭的政客牽著走。 |
引用:
是這樣嗎?國民黨黨工?林岱樺?很多耶?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雖然我非常贊成把摳蚊折關到死,但是,程序跟規則還是要照步來。 |
換人失控!陳佩琪咆哮法庭 審判長厲聲:她是誰、拘束她
引用:
這一家子特權還真不少... :D 柯就此機會,何不順便問法官:「我是會圖利貪污的人嗎?」,反正退庭了... :laugh: 柯有一回羈押庭不是說"不要求人家嗎?" 旁人求情就不算吧... :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