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玩音響的沒有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96965)

bryan593 2013-01-05 07:04 PM

引用:
作者RAMSA
自己去西寧那邊或各城市的電子商圈買純銀線一米也不用到1000,自己做RCA或XLR線其實不貴,至少3000可以弄不少米線材了


純銀線也是有分等級的

太細或不夠純都會導致聲音太單薄或是過尖不耐聽

RAMSA 2013-01-05 07:10 PM

引用:
作者bryan593
純銀線也是有分等級的

太細或不夠純都會導致聲音太單薄或是過尖不耐聽

我是一邊用純銀,一邊用鍍銀的RCA to RCA 從前級到後級
DAC到前是是XLR銅線
總線材費約1W,在我的系統不算太超過,聲音是我可以接受的

bryan593 2013-01-05 07:23 PM

引用:
作者RAMSA
我是一邊用純銀,一邊用鍍銀的RCA to RCA 從前級到後級
DAC到前是是XLR銅線
總線材費約1W,在我的系統不算太超過,聲音是我可以接受的


鍍銀的真的不好聽,因為我有買過

純銀線可以試試silvercom的線,可以買裸線自己做或是找店家做好的

不建議太細,一條至少2股以上

你會發現銀線也是可以細節與厚度兼具的。

0versky 2013-01-05 09:27 PM

引用:
作者sibaken
我相信線材是影響最小的因素… :laugh: :laugh: :laugh:


我本來也是這麼想。不過有次回老家,發現喇叭聲音變得很乾,檢查後發現喇叭線被家俱壓地快斷掉。本來我是認為只要沒全斷,頂多聲音比較小,沒想到音色也會改變。不過我還是認為只要是正常無損的線材,應該都可以很好地傳送訊號。

ayler 2013-01-05 10:24 PM

線材是用的好不如用的巧(搭配得宜最重要)
高貴的線必然有其價值, 但C/P實在低到爆...

才一兩米的電源線 就賣到幾千元
裡面變壓器繞的線長到數十米, 怎麼辦?
很高檔的變壓器一棵也不過約$2000~10000, 那都是數十萬廠機在用的了
後來我把手上貴重電源線都出清了... 雖然還有幾條兩三千的啦...

高貴廠機的機內訊號線, 大概也不過一米幾百而已

無愛無恨 2013-01-06 11:51 AM

之前玩音響的時候買的第一對喇叭, 是一個A開頭的義大利品牌, 書架型, 入門型就要35K :stupefy:
但音色還真不愧對他的價格, 聽弦樂四重奏, 聲樂, 爵士....音色自然, 細節豐富, 但用不到一年就毀在我這雙賤手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某天忍不住好奇把單體拆了, 原本預期它用了什麼補品, 結果出乎意料....分音器在上方, 離高音單體很近
於是連接高音單體的導線非常短, 但奇怪的是這條線既粗且硬, 目視至少是10號線的線徑, 和一般認為高音單體
電流不高, 使用細線即可的想法完全相反, 於是為了驗證, 我的賤手決定把它換成某李老闆他們家的OFC神級細線, 結果....
這對喇叭當場變成22K的價值 :stupefy: , 原本圓潤細緻的高音變得乾扁, 毛邊多, 為了證明是否因為沒煲透的關係
我忍了一個月聽一對22K的喇叭, 最後證明這是一次失敗透頂的改裝, 但當我要把原廠的線換回去時才發現
因為那條線太硬, 很不好安裝, 且高音單體的端子非常嬌弱, 經過兩次烙鐵的摧殘已經使得它與塑膠底座嚴重歪斜
為了避免它的內部導線斷掉, 只好暫時就這樣, 等有空時再慢慢想辦法, 結果之後忙得昏天暗地, 連聽音樂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我買了恆溫烙鐵準備好好處理它的時候, 那兩條原廠導線禁不起新竹的潮濕天候嚴重氧化, 根本沒辦法吃錫
之後陸續嘗試三種品牌的喇叭線(切售的)都無法回復原本的音色, 最後在第四次嘗試時, 端子掉落, 35K石沉大海 :cry:

另外, 在低音單體的部分也很有趣, 它的低音單體的線徑大概只有高音單體的一半, 長度卻有二十公分以上, 而且還是單芯線
線徑小, 長度長, 加上單芯線的集膚效應, 怎麼看都不適用於低音單體, 但他們就是用了, 而且效果還不錯,
大提琴的厚實與琴弦的震動感表現得恰如其分, 不會有 "少一截的" 感覺, 但我的賤手還是把它換了
, 換那神級OFC粗線(大約是2mm線徑), 這次沒等它煲透就把它換回來了 :laugh: , 之後買了DZ大推的單芯銅線才知道
原來這條低音線用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處女銅單芯線, 李老闆輸得一點都不冤 :laugh:


題外話, 如果你玩數位音源, 而且喜歡溫暖厚實的音色, 建議你去借一對美光顆粒的RAM來試試看
我是說用借的, 千萬不要用買的喔 :cool: :D :laugh:

國慶日出操 2013-01-06 12:38 PM

對這些有疑問的.
去把電磁學唸懂吧.

一直用直流電的觀念.
去理解這些有頻率的訊號.
當然怎麼都解釋不通.

為什麼一條1000M的網路線.
不用又大又粗的銅線.
要用那個看起來細細爛爛的線?


線徑和材質.
對不同頻率的訊號.
就有不同的衰減.
電磁學裡面講的清清楚楚.
還是.
有人認為電磁學也是神話? :laugh:

國慶日出操 2013-01-06 12:51 PM

樓主貼的那個網路笑話.
原版大概3~4年前就出現了.

越改越不好笑.

那時很流行裝獨立電表 把室內配電重拉一次.
什麼太平洋5.5mm電纜啦.
FUJI無融絲開關啦.

有人就編了這麼一篇笑話.


美國真的曾經有人
玩到很誇張的電源改善"設施".
(不是"設備". 是戶外等級的"設施".)


也不會很扯啊.
當年天文觀測流行的時候.
美國玩到私人天文台等級的人也不少.
國情不同.

BEE 2013-01-06 12:58 PM

還好我江湖經驗豐富 不然老被拐 通常高級專業人員診斷出無法解的問題都是:



----你的房子太老 要打牆換電源線 。


結果都是對方產品太差。

:D

cool810 2013-01-06 01:06 PM

線材需搭配器材,器材等級夠的話變化線材較容易聽出差異,總之是整體搭配,細節只是微調
包括訊號線、喇叭線、電源線,帶來的音質或細膩或厚實以及音場寬廣深度都有變化。
之前擴大機拿去修,換了些電容後音色也產生變化,比之前更適合自己搭配的系統,覺得賺到了。

不過聲音是很主觀的,了解這些變化找到適合自己的適可而止就好,有些發燒級的會玩到變成神經級。
(有的線材可能只是渲染或修正過度,乍聽下也許驚艷,但已失去還原聲音的走向,長久下來不見得耐聽)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