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交通】敦南自行車道還沒學到教訓?萬華區新設自行車道,議員批不符需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9363)
|
---|
感覺目前汽車道的優先序最高...
行人的路權好像也滿糟, 路邊有時被停車的汽機車占滿, 要繞路到車道上. 人行道也不是到處都有. 連人要走都滿不順暢,有一段沒一段的支離破碎,根本不成一個路網. |
引用:
恩恩 還是等哪位朋友解釋了,我也挺好奇的 |
引用:
廢掉那些官員還太便宜他們了, 除了廢掉還要把他們之前在這些建設上 浪費的錢全部都吐出來才對! 基本上文官當道的政府, 做事情都是靠"感覺",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避免浪費, 現在一堆花了百姓的錢做出來又被罵到臭頭的東西, 就是又讓大家感覺政府 老是拿磚頭砸自己的腳 = =" (別說文官理性與否...基本上能查覺到事情真相的都是下屬, 上位的只會 靠感覺!?(亦或是為了某些利益)出一張嘴而已...) |
引用:
弄掉就等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了...... 不會弄掉的啦 :flash: :flash: :flash: 其實重點在於台灣騎自行車到底是休閒用的還是通勤用的 如果騎自行車是通勤用的..那有自行車道算正常 要不拿市區通勤用的車道去給休閒用(我也想不出有哪些人會騎敦化當休閒) 就有點....... :jolin: :jolin: :jolin: 一開始還弄專用車道....這就很........... :think: :think: :think: |
引用:
其實是可以的.........但是要使用者夠多 騎自行車通勤的人口如果有15%以上就可以考慮了 但是現在不知道有沒有1% :jolin: :jolin: :jolin: 不過由於台灣的天氣騎自行車上下班幾乎不太可能 那個汗味就很恐怖了.... 之前高中在劍橋唸書的時候也是騎自行車上下課 (單程應該是30分鐘吧) 但是身上不會有汗味的 不過在劍橋騎自行車的人那麼多,也沒幾條專用車道阿 |
引用:
您說的這個想法, 其實就是小弟&機車黨一直提倡的『回歸車速分流』規範即可。但那些高官就是一直不願意,硬要搞這些不倫不類的車種分流... :jolin: 腳踏車 "目前" 是被定義在休閒運動類,由體委會管理。 若以休閒考量,各縣市專門的環島單車道、河堤旁那些單車道,小弟都舉雙手贊成,盼能好好規劃發展,貫通全台導覽風光。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拿來市區內通勤或觀光的才小貓兩三隻,卻佔用整個道路約1/4的寬度... 這哪裡合乎比例原則? 哪裡又有讓道路有效率的利用? 根本只是為了表面上的假環保議題&某些人的單車喜好而濫用行政資源!! 且, 自行車要歸為慢車, 放在道路最外側, 遵循慢車交通規則; 或是歸屬行人, 放在行人道最外側, 遵行行人規則都可以討論規劃。但現階段就是屬於慢車, 就該好好管理甚至掛牌, 趕緊遏止這些單車在市區內的亂象... :think: |
引用:
"車速分流"有很大的問題 "車種分流"也可以很好,現在的問題是一開始就歧視不同的車種 再怎麼分流也是有問題的 改善的方法也是有的,如果有一道路有禁止機車道 必須強制對等地有機車專用道,汔車不得侵入 禁止機車道跟機車專用道大小,是以 道路面積/使用人 來算的 兩者必需要相同 也就是是 汔車駕駛人跟機車駕駛人 每個人能夠使用的道路面積是一樣的 不過,這種人人平等的想法只存在於理想世界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就算汽車專用道和機車專用道各自獨立分開 但汽車道裡還是會有慢車擋道,機車道裡也會有慢車擋道 有時候遇道逛大街的駕駛,真的很氣 :mad: |
引用:
雖然會有點離題,但是我還是想再講一次 即便車速一樣,不能改變車種不同的事實 同樣是時速40公里出個意外,汽車可能是駕駛人下來互罵髒話,機車可能就要打119叫救護車 我自己有開汽車也有騎機車 當我開汽車時我很怕機車,怕他們鑽來鑽去時一個不小心摔到我車前或是撞到我,害我無端吃官司 當我騎機車時我也很怕汽車,我全身保護就只有頭頂那個塑膠跟保麗龍做的安全帽,隨便被碰一下摔一下都不是開玩笑的 機車雖然方便又省錢,但真的很不安全,儘量別把它當做主要交通工具吧 |
車速分流~
等到大家都自覺再說吧 :laugh: 而且台北光是塞車.就有好幾個鐘頭 都塞住了哪來的車速分流啊 :laugh: 高速公路都做不到了還說一般市區道路 :laugh: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