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關於二戰書籍,有甚麼值得一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2428)

tthm 2010-04-22 06:17 AM

引用:
作者Fuhrer
軍事連線也有出一系列的軍事叢書,雖然有些是舊酒新裝,但是也算是很完整.


我覺得他的書內容是很仔細, 可是對非考證派讀者來說就有點"又臭又長"的感覺了.
最近在看"003列寧格勒戰役".

Fedora 2010-04-22 06:59 AM

克勞德.費雪/納粹德國史/張連康翻譯/絲路出版社
這本有人看嗎?我10年前買的.很厚的一本書(約六百多頁)
印象很深刻...因為這是我唯一一本翻到爛掉的書(就上廁所吃飯都拿來看)...

對於整個納粹帝國的興起緣由做了完整的社會/國際層面的分析
當年很受震撼

Fuhrer 2010-04-22 08:31 AM

引用:
作者tthm
我覺得他的書內容是很仔細, 可是對非考證派讀者來說就有點"又臭又長"的感覺了.
最近在看"003列寧格勒戰役".

因為這一系列書籍的作者,大部分是英國那些閒閒沒事做的退役軍人轉學者出身所寫的,大部分就是放些圖片,寫些背景歷史,然後以英國人的寫作風格來說,寫的又文謅謅的,當然比較難啃.所以我還是比較推薦老戰友出的書籍,畢竟是國內自己寫的,比較容易理解.

paulchu 2010-04-22 09:07 AM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還有,"突擊砲是無砲塔的坦克,隸屬裝甲兵"這部份好像有點問題
是真有此事啦,但我記得是武裝SS有這樣做,國防軍還是砲兵操作突擊砲
(這部份記得比較不清楚,有誤請指正)
"運用上和坦克相同"的是驅逐戰車吧,那就真的劃歸裝甲兵了

在閃電戰之前,步、裝、砲兵分界很清楚;二戰德國人的機動作戰,把界限給模糊了。
自走砲或自動推進砲,屬砲兵應無疑義。特別是無裝甲保護的自走砲,就是會動的大砲,不可能拿去衝鋒陷陣。當然臨時遭遇小股突入敵軍時,也是要戰,總不能喊「我不是坦克,打我不公平!」
裝甲兵和步兵,是衝鋒矛頭。二戰初期德軍坦克,分對付敵坦克的三號戰車,和提供步兵火力支援的四號。後來四號改裝長加農砲,又成了對付坦克的戰車。變來變去,好不迷惑人。但不變的是,它們都擺在第一線。
驅逐戰車,像納粹的「象」式,配屬衝鋒陷陣的裝甲師,最初卻像自走砲般沒裝近戰機槍;遇上紅軍步兵欺近時,就會吃大虧。
突擊砲的疑義,要看它用在何處。用在第一線支援步兵進攻、防禦時,是裝甲師的無砲塔坦克。擺在後方根據觀測數據砲轟敵軍時,是砲兵師有厚裝甲的自走砲。
有裝甲的自走砲也不能當坦克去衝鋒,是因為砲兵專業發揮不了,攻堅任務也不熟悉,純粹浪費資源。就好比傘兵在地面和陸軍沒兩樣,但若完全把它當陸軍用,當初傘訓不就浪費了?

老天使 2010-04-22 09:20 AM

我比較喜歡二戰後的中國內戰系列
爾虞我詐、成王敗寇
http://www.eastbooks.com.tw/book.do?id=1570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大決戰

Totenkopf 2010-04-22 01:14 PM

引用:
作者老天使
我比較喜歡二戰後的中國內戰系列
爾虞我詐、成王敗寇
http://www.eastbooks.com.tw/book.do?id=1570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大決戰


這兩本(上下集)我有買,文筆是滿生動的,當做小說看還不錯
不過立場相當明顯是偏共產黨那方的
書中多次出現"我們的人"、"他們的人"這樣的字句
身為被歸類於"他們"的我們讀來,恐怕不太舒服 :jolin:
同樣講淮海戰役的題材,知兵堂出的"徐蚌會戰"就客觀多了
(雖然主要文章也是對岸作者寫的)
對於戰役的敘述與各項數據也更詳實些

winzard 2010-04-22 03:11 PM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這兩本(上下集)我有買,文筆是滿生動的,當做小說看還不錯
不過立場相當明顯是偏共產黨那方的
書中多次出現"我們的人"、"他們的人"這樣的字句
身為被歸類於"他們"的我們讀來,恐怕不太舒服 :jolin:
同樣講淮海戰役的題材,知兵堂出的"徐蚌會戰"就客觀多了
(雖然主要文章也是對岸作者寫的)
對於戰役的敘述與各項數據也更詳實些


知兵堂的抗日戰爭敘述立場是站在偏中國這邊,對於國軍"英勇"抗戰的用詞還是有宣揚民族精神的感覺
反而無中國參與的部份比較好一點,比較不會明顯稍偏某一邊

老天使 2010-04-22 03:34 PM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這兩本(上下集)我有買,文筆是滿生動的,當做小說看還不錯
不過立場相當明顯是偏共產黨那方的
書中多次出現"我們的人"、"他們的人"這樣的字句
身為被歸類於"他們"的我們讀來,恐怕不太舒服 :jolin:
同樣講淮海戰役的題材,知兵堂出的"徐蚌會戰"就客觀多了
(雖然主要文章也是對岸作者寫的)
對於戰役的敘述與各項數據也更詳實些

難得遇到知音,我是當小說來看的
當初第一次看的時候大概是高中吧
心裡面沒有那麼多政黨、我們、他們的感覺
只是對於較近代的中國有點興趣,當做是在他們地頭上發生的戰爭
後來還看了異域、1995閏八月、黃禍...等純小說

Totenkopf 2010-04-22 06:02 PM

引用:
作者winzard
知兵堂的抗日戰爭敘述立場是站在偏中國這邊,對於國軍"英勇"抗戰的用詞還是有宣揚民族精神的感覺
反而無中國參與的部份比較好一點,比較不會明顯稍偏某一邊


中國人寫涉及中國的事情感上偏中國立場,這理所當然的,何況這些書籍的消費對象也是中國讀者,寫偏日本的立場誰要買? :laugh:

Totenkopf 2010-04-22 06:10 PM

引用:
作者老天使
難得遇到知音,我是當小說來看的
當初第一次看的時候大概是高中吧
心裡面沒有那麼多政黨、我們、他們的感覺
只是對於較近代的中國有點興趣,當做是在他們地頭上發生的戰爭
後來還看了異域、1995閏八月、黃禍...等純小說


後來看了異域?我記得我是國小就看過星光出版社的版本,不過是高中時才赫然知道鄧克保其實就是柏楊,那時我又以為柏楊先生真的在西南邊區待過,再長大一點才知道這本書並不是紀實報導

至於徐蚌會戰,也是小時候就聽父親回憶當年他在蚌埠市,晚上看到北方天空的砲火....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