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請問燒錄後有甜甜圈該怎麼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58452)
|
---|
引用:
這沒代表什麼結果呀! ;) 我的意思是,難道你認為就你目前看到與擁有的資料與數據, 你就可以下定論說TYG03最好用8x嗎? 問題是算一算也才三台型號的燒錄機,請問其他的機型呢?是不是也是8x最好? ;) 那如果韌體不一樣,是不是還是8x最好呢?如果你的讀取機不是1620,那結果會不會又不一樣呢?另外一批TYG03,難道也是8x最好嗎? 問題的癥結就在於,你怎麼有辦法用少少的sample去做整體的結論呢?不說別的,就以最大的變因來說�***子一批一批品質不見得都一樣是眾所皆知,你現在手頭上的這一批TYG03可能8x最好,並不代表TYG03永遠都8x最好,這應該是淺顯易懂的吧? :) |
連TE/FE及WS都不是很了解的人,
單憑自己手中的機器及片子,就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真的不簡單! 反正到時候只要一句:這是我的經驗值. 其他人就沒話可說了..... |
引用:
我有說下面的測試"供大家參考"吧!!! 畢竟我測試出來的結果和CDRINFO有相似度 如果不喜歡, 我以後就不要貼就好了 :ase |
引用:
所有我的測試都是供大家參考, 沒有強迫大家一定要相信我的說詞 ;) |
引用:
沒人不歡迎你貼測試圖, 只是提醒你要注意,如果你想要做概括而廣泛性的結論,那你必須考慮到很多東西..... :agree: 測試的最後一段其實就說明了一切: 「With the limited number of media used and only two drives (apart from the DaTARIUS Analyser), it is difficult to come to an absolute conclusion on whether writing speed affects quality. What complicates things even more is that we cannot tell with any certainty whether the all "Good" burns with the Lite-On, as indicated by the table above, are due to the Lite-On being a good burner, or the LG being a good reader. This can only be resolved by doing more tests which will include more media and a larger number of drives. 」 「在有限數量的空片與僅有兩台燒錄機(不包括專業機DaTARIUS Analyser)的情況下,很難下確切結論說是否燒錄速度會影響燒錄品質。使情況更加複雜的是,我們沒辦法確定Lite-on燒出的Good片子,是因為Lite-on是一台好的燒錄機,抑或是因為LG是一台好的讀取機。只有在後續進行更多空片以及包含更多燒錄機的測試,這疑惑的問題才能解決。」 我想CDRinfo寫得很明確了,他們是不敢下結論的。 :) |
引用:
沒錯! 尤其這種變數很多的實驗,不能單純只靠一個片面的數據就能做出結論的! 而且這樣子的實驗,要能配合理論上的依據,才能使他人信服. 不然只要有人提出質疑,又會流於不理性的筆戰了..... |
引用:
我的結論又不是絕對性的, 為何你要如此解讀, 我只是這次沒寫"不同品牌的燒錄器, 燒出來的結果也會不同"等客觀性的言詞 就被兩位挑剔,算我無聊 ,行吧! :o |
剛剛又燒了一張4.36GB,這次除了BENQ 1620 ,還有LITE ON 20A1H
使用兩台不同晶片測試,大家自己看看差異性如何 ..... P.S 本人的測試不是絕對性的結果, 所以僅供參考 附帶說明,"國際牌DVD-R 16X "日本太誘代工的片 ,所測出來結果和藍精靈是一樣的 BENQ 1620, 8X測 ![]() LITE ON 20A1H ,8X測 ![]() 進階光碟品質 (只適用BENQ) ![]() ![]() |
現在看看DVDINFO軟體所測試的結果:
P.S 請不要誤以為換個不同軟體, 因為測試燒錄器是一樣 ,就會有接近相似結果的觀念 可參考我先前所測試的"台製TDK 16X DVD-R" ,"HQT 16X DVD+R 乳白版面" "台製威寶16X DVD+R" ,"RICOH 16X DVD-R"等相關測試, 就會知道NERO , DVDINFO的測試未必是相同的結果 ,但為何會有這種差異性 我不想推測, 因為本人沒有專業理論可以證明, 只有測試圖可以讓大家看 曲線圖一: ![]() 曲線圖二: ![]() 綜合分析圖: ![]() |
今天用kprobe軟體作測試, 這個僅供lite on的機器(oem)可使用
但為什麼我要選擇4x做測試, 理由來自官網的說法: Use the default ECC PI sum 8 and PO(PIF) sum of 1. The testing scan speed should be at 4X CLV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p.s 先前kokolo 16x dvd-r 的測試, 由於沒看到這項說明而用8x測, 所以那項測試有問題 如何解讀測試結果: PI below 280 and PO (PIF) below 4 are good. 可參閱:http://www.k-probe.com/what-is-k-probe ![]() ![]() 小比較: LITE ON燒錄器: nero 軟體, 我用的是8x去測 kprobe 軟體, 我用的是4x去測 大家可看看PIE ,PIF 差異性如何.......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