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新聞] 藍光DVD影片價格 確定比現行DVD貴約2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91101)
|
---|
引用:
但是遊戲恐怕也不便宜... :think: |
引用:
看情況吧 畢竟日本的物價和台灣有一段距離 |
引用:
國父十次革命才成功 他才幾次算啥 不過這次SONY有片商相助 勝負還是很難說 |
引用:
看目前ps2遊戲剛上市的價格 1500-2000 左右 台灣的商人一定會用BD這個新產品 狠狠的剝削(遊戲跟影片)一番 |
引用:
話說回來,現在ps2新上市的遊戲價格竟然比xbox 360的遊戲還貴,這是什麼情況~ :jolin: 如果ps3一個遊戲要2500-3000,我看我又會回到ps時代的遊戲買法了,至於xbox 360,這樣的遊戲價格當然是支持正版了~ :like: |
引用:
Sony 掌握哥倫比亞+MGM數量龐大的片源, 失敗的機率越來越小~ :ase =============================================== SONY的好萊塢大夢:由哥倫比亞到米高梅 (2004/11/18) http://www.ectimes.org.tw/readpaper.asp?id=6505 SONY(新力)在2004年下半年動作頻頻,先是在七月份獲得歐盟的首肯以各持50%的股份和BMG進行合併(SONY BMG),掌握了全球60%的音樂市場;又於九月份以50億美金買下米高梅(MGM,Metro Goldwyn Mayer),也同時吸收了米高梅近20億美金的債務。 2004年第二季,SONY旗下的哥倫比亞影城(Columbia Pictures)以蜘蛛人續集(Spider Man 2)在6月30日至10月17日間全球票房收入達7.81億美元,讓電影部門轉虧為盈,稍微彌補了新力集團日圓升值以及組織擴張的支出。也許電影部門止住SONY股票下滑的比例,讓新力公司已然忘記在1988年新力公司買下哥倫比亞影城時所受的教訓。 新力公司在1988年由可口可樂(Coca-Cola)手中以34億美金買下哥倫比亞影城,哥倫比亞的執行長Victor Kaufman明確表示不再管理哥倫比亞公司,SONY為了尋覓適宜的管理團隊,再以兩億美金買下Peter Cuber和John Peters的Cuber & Peters Entertainment,希望Cuber和Peters能夠順利引領SONY進入好萊塢,至兩人順利上任後,SONY已為電影事業投注超過70億美金,其中也包含了哥倫比亞公司的既有負債。 但是SONY總公司對電影產業不了解,縱容Cuber和Peters花了上億資金,1994年哥倫比亞推出的26部電影中有17部虧損,總額高達1億5000萬元,SONY總公司忍無可忍請兩人走路,卻還是必須照1989年簽訂的合約給兩人大筆的離職金。SONY宣佈將收購哥倫比亞公司的投資列為呆帳,股東的權益縮水了四分之一,財務損失極為慘重。 Sydney Finkelstein在《Why Smart Executives Fail》書中說明,SONY併購哥倫比亞公司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在於SONY在1970年過於保護Betacam格式,而痛失家庭錄影市場,因此下定決心要跨足軟體內容業。但是Finkelstein批評SONY以電影內容試圖說服消費者接受SONY的硬體產品(如HDTV和八釐米影帶)根本是倒果為因。 另外,《哈佛商業評論》也指出,SONY公司之所以在進軍好萊塢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在日本的企業文化和好萊塢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經過15年的今天,SONY再次擴張電影事業部門,是否表示SONY內部已取得跨國的企業文化的協調? SONY的美洲執行長Howard Stringer在接受時代雜誌(The Times)訪問時表示,SONY擴張好萊塢電影娛樂事業必須經過深思熟慮(worth considering)。Stringer表示:「這項決定可能言之過早,冒險性也非常高,而且市場隨時都在改變,但是你不能對每件事情都保持拒絕的態度。」但是,不知道Howard Stringer心中是否想到了前任因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失敗而下任的北美地區執行長夏洛夫。 也許SONY在經過近15年的努力,終於覺得可以把好萊塢金礦轉變為賺錢的工具,但是蜘蛛人續集所帶來的獲利經驗是否能成功的轉移到日後的電影事業,米高梅和BMG能否和SONY的日本企業文化融合,如同朝前董事長盛田昭夫所說的「建立一個家族」的願景前進?只怕,SONY還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進行企業內部的整併了。 |
引用:
日本物價不是高,是售價高,薪水相對也高 一樣的道理,可是買這種科技產物不管是美國人或是日本人是相當輕鬆的 以ps2剛上市要399美元的價格來看 399美元在當時等於4萬多的日幣,重點是,他們一個月的月收入有25~30萬日幣不等 才佔了月收入的6或7分之一 可是我們呢?換算過來後,竟然要花到一般正常上班族半個月的薪水 因為我們應該也要一個月6、7萬的收入才能打平相對的購買水準 可是我們沒有啊,這點就跟我們去東南亞旅遊輕鬆,去日本、歐美很辛苦是一樣的 :laugh: |
轉貼:
PS3可能延後上市 美林建議賣出Sony 編譯謝璦竹/綜合20日電 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Sony公司20日表示,原先預定於春季推出的下一代遊戲機PlayStatoin 3不排除可能延後上市。 Sony遊戲事業部Sony電腦娛樂公司發言人福岡說:「延遲推出的可能性無法避免,但現階段我們的目標仍鎖定春季上市。」 他表示,上市的時間不排除延後,目的是增加如藍光高解析度播放機等更多功能。由於業界對某些科技規格尚未統一,包括下一代高解析度光碟及視訊及音源的輸出入規格等,也影響PS3的上市時間。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分析師田島說:「遊戲製造商開發遊戲時,只能根據對最終規格的猜測自行決定。」規格是由各產業聯盟決定。另一位Sony發言人表示:「我們還在等,直到最後一分鐘,但若產業聯盟遲遲不決定,上市很可能延後。」 根據舊金山美林證券的報告,目前PS3的成本已高達900美元,約為微軟XBox 360零售價的兩倍,推出三年後,成本可降至320美元。 金融時報報導,日本美林分析師栗山說PS3可能延後6至12個月推出,也就是今年秋季在日本推出,美國則於冬季或明春上市。美林預測4月起的2006會計年度中,Sony的獲利將減少,因此將對Sony的評級從「中立」調降為「賣出」。 美林分析師栗山說:「假如推出延後,短期而言對股價為利多,但長期則為利空。若準時推出,對Sony的獲利將造成負擔。」 多數分析師因為早已預料Sony將延後到夏季才能推出PS3,對該消息的反應相當鎮定。他們預期美國可望趕在感恩節假期以前上市,歐洲則將於2007年初推出。 比利時聯合證券(KBC)分析師上出說:「沒有人對春季推出PS3看得很認真。假如我是Sony,我不會那麼憂慮要趕快推出。」上出認為,微軟XBox 360雖然及時推出,但一開始在日本賣得很差,Sony 應該會等完全準備好才推出。」 野村證券分析師櫻井說,PS3的價格比推出時間更重要,他認為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會在5萬日圓(420美元)。「只要在耶誕節以前推出,什麼時間推出不那麼重要。」 【2006/02/21 聯合報】 |
大家可以猜猜看
PS3開賣價會是多少錢? 想用PS3看藍光片的人 要注意囉 |
引用:
應該不便宜,據以往ps和ps的經驗,剛推出時一定很貴,只好等降價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