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工研院研發的AZO染料為何不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1983)
|
---|
引用:
AZO應該是指azo compounds(R-N=N-R' )只是 三菱拿來用在光媒體染料上 ****打的比較大ㄅ@@?基本上DVD 已經都走AZO系了 >而且去批評工研院做的東西怎樣,怎麼不想想早在15年前錸德也是跟工研院技術合作慢慢?>爬起來的 OES的技術當時是怎麼來ㄉ@@?自我研發ㄇ~噗= =?粉有興趣知道原委... >現在的台機電 聯電 聯發科或者是宇極等等個大廠商都是挖光電所整個研發團隊... 有幾家不事 OES出身的喔~ >如果技術要跟國外買,各位也不會有現在便宜的電子商品可用. 如果只是單純 反應沒有研發沒有IP費用的成本的可能性ㄋ@@? 以上純屬個人逆向思考而已^^""~~剛好看到 來亂一下 :D 拍謝 小水大大 :shy: |
引用:
大廠,早就偷了... |
引用:
其實台機電和聯電都是由工研院出去的, 由其台機電之前的廠就在工研院裡面, 而聯電的老曹是工研院最早的創院大老, 張董也曾是工研院院長, 還進行了一次大改革...Lito-on 也是光電所中的一個團隊被挖出去的. 工研院本來角色應該是站在學校與產業之間, 將未來 3-5年的技術發展好, 再技轉給廠商, 畢竟台灣廠商有幾家能像台機電一樣養得起一大批研發人員? 無奈近年來國家給的經費被刪了許多, 像研發這種 10 種技術中只有 1 種能成功, 燒錢像燒金紙一樣的工作, 大家是不願意出錢的, 所以逼得要和產業結合, 將 1/10 的成功轉成 100% 的需求, 最好每一項都是能成功, 產業一年內馬上就用得到的, 每項計劃當然就不能放膽的去做那種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成果的, 當然東西國外有了, 工研院才來做, 廠商再技轉, 短期做出來的東西, 會有多少利潤, 會有多前瞻, 能過做多好..... 但, 10年才 "可能" 回收的東西, 有誰敢做? 有誰願意投資? 連政府都不肯了!!! 總之, 一切都是因為錢啦....... :stupefy: |
引用:
總之,台灣廠商只想"買技術",然後低價生產,能賺多久算多久,沒有長遠計劃, 等到這項技術被弄爛了,再找一下個買, 如此反覆,一直重覆,直到倒店為止...... |
引用:
剛剛 迷看到這篇 可能王大跟我同時發表的ㄅ^^"" 不過感受粉多.... "關於光電所方面的研發團隊,我所知,每次都由國外先研發出來,然後解析完,在發揚光大,但每期的研發,都會有些許的改變,每次都是跟在其他人後面,這感覺研發團隊有點不好... 真的很希望台灣這群研發團隊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因該是讓其他人來學習我們,而不是我們去學習他們,也希望台灣在未來的hd-fvd能趕快出來,有一片天空的存在..." 這點小弟也非常的期待~不過 台灣小"國?"要領導規格實在有點難度 所以相同的 台灣要出了什麼好規格 也有可能被國外大廠改進 重定規格 :cry: 不過 小弟印象中 CD時代的專利 是屬於壟斷專利的 TY沒有做任何技轉的動作 給於其他契約外的廠商喔(SONY PHILIPS以外)~~當時台灣還不太有國際智權的意識 所以有海盜王國的外號...光媒體只是台灣就地正法的一郭產品ㄅ... 台灣產業發達是靠這些研發後帶出去另起爐灶的大功臣?還是挖角還是產業技轉? 其實小弟粉不太認同~台灣產業發達 本來就沒多利害的功力 稍微有點小成就 就離家出走獨立 然後開始挖角瘋 對打 分散. .做了許多不必要ㄉ競爭內耗(以國家觀點) 技術都還迷成熟 老挖這些老鳥(其實也迷多利害) 新手根本來不及培養的斷層現象...根本沒機會 把技術活用更上一層樓..所以 發達?充其量只是偷料(成本換算)的功力..倘若 台灣光媒體產業只有一間(光碟產業 先進國家 人口國際市場比台灣大 製造廠商的數目 台灣卻是第一...好ㄇ= ="? )的話集合這些沒多利害ㄉ研發團隊= =""...早可以逃脫製造生產 進入智慧財產生產的時代了... 純牢騷...不過記憶有誤的地方也歡迎指教.. |
引用:
在進一步解說: 1996年的3月,某經理曾X星脫口說出(知道就知道時誰,現在還在廠內喔),部份技轉技術來自THAT'S,不過他指出是數年前的事了,當時在場的有3位,有位還存在,其他都早不在光碟業存活.. 另外再加上早期元老,已退休(在還沒投資時,都是軍中將官退休人士),目前也為錸德大股東之ㄧ,現在雲遊海外,即指出,當初國內確實很多人不了解光碟生產這一部份,當初的創業維艱,有部分技術探討必須仰賴國外求援,也是有向THAT'S求援做指導,有沒有簽合約,這就不的而知了... |
引用:
這點很難,主客觀環境的影響很大. 但我要說的是這種局面領導人(小從一個計劃的主持人大到整個研究機構的頭頭)要負很大的責任,其實連號稱未來希望的生物科技在台灣也是這樣攪和,大家可以去找找前國衛院頭頭跟某生技公司的故事. 當然一堆沒事亂砸錢的金主也難就其責,待在這種環境下有時候是要有當個有格調的笨蛋才行,只是種種的誘惑有幾個人擋的住? |
除了RITEK
王大,來說說中環,精碟,浩瀚 的DVD 光盤技術. (多了解一些~~) ;) |
事實
2005/9/23中碳公司把人員從工研院招回 |
引用:
小弟之前跟別人合買NISS 要當做電影DVD片使用 �***率 25片中約有7片左右 都是燒到一半 說有問題 就變成飛盤了 :jolin: ”我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以後打死也不買niss/player的空片了” :think: 機器 BenQ 800A B5N7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