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不管大家喜不喜歡ETC,但是扯到電磁波會不會有點太瞎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407)
|
---|
引用:
那談的是有障礙物的場合, 對於相同大小的障礙物, 使用的波長越長, 繞射愈明顯, 但也不見得繞射程度大就可以傳得比較遠, 否則太空通訊為何用波長較短, 繞射性較低的微波通訊為手段, 而不用繞射性較高的長波長電波, 譬如 VLF? |
引用:
一開始Doubla A網友談到[家用基地台]和[ETC(e-tag)]這些微波[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不就是在談一般有障礙物的場合嗎? 而太空通訊都是真空的空間,和繞射當然無關. |
引用:
如果是用微波 考慮的原因應該是 微波不易受氣候影響 另外 波長較長雖然可以傳比較遠 但也要考慮到資料量 波長太長 能傳的資料有限 需要在兩邊取得平衡 |
引用:
那位網友並沒有在談 "障礙物" 的問題呀! 一般場合也可以是空曠無障礙的地方啊.. 他先談的是功率, 再說的是頻率, 最後就提到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從頭至尾都沒提到任何有關障礙物的議題.. 就如同底下的 crisliu2004 君一樣, 直接就說 "波長較長雖然可以傳比較遠"; 實在令人覺得奇怪, 為何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深植人心?... 引用:
為何您也認為 "波長較長可以傳比較遠", 可否解釋一下您的立論? 另外怎麼說 "微波不易受氣候影響"? 衛星上下鏈就是使用微波啊, 那些衛星電視不就是常常颱風一來就斷訊..... |
引用:
如果無障礙物,家用無線基地台的微波訊號應該不只能達到4,50公尺. 引用:
|
引用:
補個連結....無障礙的話,幾百公尺都不成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0&t=2102150&p=1 |
> 主要是蠻好奇為何常看到有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或是 "頻率越高衰減越嚴重" 等這樣類似的說法
簡單的說就是預設環境是有障礙物的情形 在非真空環境下,基本上就是有障礙物的情形(例如:空氣就是一種障礙物,而這個障礙物影響的是藍光部分) 把這種接近現實生活的東西 簡約簡約在簡約 就會得到上面那種說法 這個沒什麼好好奇的就是了,只是山賊兄把他過於嚴格的看待 |
引用:
沒有啦,那也是我誤會囉,希望你也別太在意,謝謝∼∼∼ 會有你提到的問題,會不會是物理教的(波)傳輸的問題? 因為我自己的理解也是低頻波傳輸距離教高頻為長.....印象中與廣播頻率有關∼ 但沒有很確定 |
引用:
就我對中文的理解, 那一段他談的是功率對距離的影響, 而不是障礙物: "2w很強耶 家用無線基地台才10幾mw就可打到4,50公尺沒問題" 後面那一段他談的是頻率: "而且還是2.4g比etag的900多MHZ還高頻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沒談到任何有關障礙物的問題.. 而您所說 "如果無障礙物,家用無線基地台的微波訊號應該不只能達到4,50公尺", 請問家用無線基地台 2.4g 在有障礙物情況下能達到4,50公尺, 是靠繞射嗎? 相同輸出功率與室內環境, 您確定波長越長 (繞射性越佳), 就傳得越遠? 那麼幾近相同功率, 波長長得多的 46/49 MHz 家用無線電話, 為何傳不了那麼遠? |
主要有這三種 干涉,繞射,散射;而這些都是有障礙物才會發生的情形
前面兩種高中應該教過 就不提了 後面那個散射是量子領域的部分 (一般來說是研究所範圍) 波長跟粒子相近時 會讓粒子產生共振 然後把訊號(電磁波)散射出去 就一般而言無線通訊很少會考慮到空氣共振散射的情形 (因為無線通訊利用的波長跟會被散射的波長 差距還蠻遠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