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咖啡愛好者討論分享集中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2884)
|
---|
此外,夏威夷的可那豆(Kona)也是被過度哄抬的豆子之一,
不過Kona價格遠比不上藍山豆來得誇張。偶爾花個一兩倍的價格買來嚐鮮是OK的。 |
引用:
南投 國姓鄉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2472042 |
kona 豆被魚目混珠的高級哥倫比亞豆搞出了笑話,
商業炒作出來的喝過就算了 ! |
|
引用:
謝拉!! 太多了。 現在只買生豆,烘好的豆子通常只買2星期的量,最多一磅。 |
... 我覺得有點走偏了, 可能是文字的描述容易產生誤解.
講精品的那位其實只是"嚴謹," 並不是認為喝咖啡像貴族或一定要高價. 而是要嚴謹, 咖啡的來源, 製作的過程, 之後泡製等處理, 資料正確, 作法更要正確. 另一個就是好東西必然有其價值, 坦白說這部分我認為沒有錯, 只是要拆開. A比B好, A比B貴. 進口台灣+30塊錢. (A+30)>(B+30) 問題卡在於有人認為台灣就是盤子價, 然後來否認另一個人認為那些東西會比那些貴. 其實... 有點雞同鴨講. 台灣就是盤子價, 凡進口又是寡佔市場, 怎麼可能不哄抬. 你要喝, 就是要去找門路或接受有門路的人給的價格. 最後, 給量化兄... 嚴謹很好但自己習慣就好, 給CP值網友們, 你們國外買得到很好. 因為嚴謹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 而CP也要鬼島買得到才有意義, 對吧. 咖啡在台灣的確是偏向於高消費, 這是事實, 等哪天跟紅茶冰一樣的賣再說. 而喝咖啡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清楚, 很多人也只是喝個口味, 喝個感覺, 跟隨潮流. 為了喝咖啡, 嘔心瀝血的分析彼此的觀點, 不值得. 不如欣賞彼此的特點, 交換情報, 互相勉勵好了(如果能做到). 喝咖啡是一種品味, 時不時品味其他人的成果, 不很有趣嗎? PS. 我向來都是品味他人成果的! 因為我從不自己泡 :laugh: :laugh: :laugh: |
關於KONA曾有過一段歷史,90年代KONA咖啡假貨充斥,年產量900公噸,但全球銷量卻高達9000公噸。1994年,Kona產區咖啡農,具狀控告Kona Kai Coffee負責人Michael Norton以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豆混充Kona豆。加州法院2001年裁決,Norton於1993∼1996間購入360萬磅中美洲生豆冒充Kona豆,非法得利1,500萬美元,判刑30個月並支付47.5萬賠償Kona咖啡農。
這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所以這種產量少的豆到處有時,其實還是會讓人懷疑真有那麼多可賣嗎? |
引用: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要比較,要先確認是同等級,資料也是那2006的數據說2013∼2016的數據有漏洞,這樣的比較法還真是拿張飛打岳飛的打法。 主觀的喜好沒什麼驗證不驗證的問題,客觀的數據卻是可以驗證的。 至於有沒有哄抬喝過比較過才會知道。 |
引用:
日常行為,生活方式,硬要扯開來談就好像很厲害 又是這種幹話自以為式的文青口號 有很多書,上面寫的洋洋灑灑,旁徵博引,但是目的都在幫人抬轎 抬甚麼就請你自己多想想吧,咖啡永遠就是那種被講得天花亂墜的東西 |
引用:
你誤會了,我只是要對照藍山有分級這個事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藍山有分級。 重點是同等級跟同等級比,總不能拿最高一級跟最低一級比價格,然後說最高一級賣貴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