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用料的高低等級如何分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602)
|
---|
哇,謝謝指導~~
|
哇...
受教了... 快... 快建議站長... 這篇絕對有放入精華區的價值... |
感謝提供PCB的走線知識
看來目前真是辛苦了Canopus(全部自己重新 設計) |
哇!到哪裡去找這麼棒的文章丫!
受教囉… 推一下:) |
受教了!
|
真的是太棒的文章了
小第受教了 |
引用:
其實 在高頻上佈線因為牽扯到 電磁傳遞效應(光速,以及相速度的問題) 導致在一條線上 兩點信號不可能同時到達,波形也不同(與輸入比較) 而也在高頻運作下週期(T)都是算nS or uS 的 光速(3x10^8m x nS) 約為 30 cm 以下,一條線的長度若大於 30cm 就會有 1nS 的 delay 而 BW 則因為那一條線的材質or長度所影響 1nS 為 T 的 freq. 為 1GHz,但若那一條線運作在 1GHz 以上 將會有出錯(不考慮材質問題),由於材質不好找, 故往往都適用減少面積的方式使 freq. 增加 所以為何製程變小 freq. 便可以拉上去(不考慮功率問題) 其實最後 PCB (digital)高頻佈線都是千扯到 t 的問題 是不是同時到達很重要.所以為何平型傳輸比串列傳輸難設計 有錯煩請指正 -- 謝謝 -- ^^ |
真的是臥虎藏龍,Alex 的解說真的夠專業!
|
嗯嗯 ...... 難得的好文章
受教受教 :D |
引用:
說的真好,沒錯,改變線寬的確可以有效幫助拉高頻率, 以目前的PCB製程,大概都可以走到5-6mil, 再往下,那就得看功夫了3-4 mil很容易在生產PCB時把線路弄斷良率不會很好,當然單價也不便宜,1mil相當於一根頭髮的寬度,台灣,能做到這個地步的只有一家.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