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請問各無損音質的比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2684)

comipa 2010-08-20 08:18 AM

無失真壓縮本來就是數學上會得到完全相同的結果.
會有差異根本就不是檔案格式本身的問題.

真要說的話, 多聲道的SACD用的是DST無失真壓縮,
DVD Audio用的是MLP無失真壓縮, 音質不會等同於CD?


是不見得等同啦, 因為可能還贏CD.. :D

oScARSh 2010-08-20 09:23 AM

引用:
作者路過
而我的重點則是...
在電腦的世界中,已轉換為數位資訊的資料流
在還原重建後的資訊內容與該原始資訊內容無差異性這點


也就是說...

以"資訊"來說沒有差異只在於資料保存的階段,
資訊只要一出檔案變成stream , 即使還沒出player就開始有變化了,
實在是找不到一個能完全"等速"(維持每一個位元應在的波型和振頻或是對應的數位資料)的傳輸
以數位資料來說會有時序的差異 (資料一樣但接收的時序不同),
以類比的電流電壓幅來說更甚是波形的失真,
在資料經過bridge到decoder和DSP時 , 已經不是原始的資訊了,

所以即使是外在的電流突波(在較差的供電環境下有人開關燈之類的)
, 在'聽感"上已經有差異 , 資訊不應該都是一樣的嗎?

要做到時序的修正也不是沒有 , 所以才有所謂的音響用的數位盒子 .

ben_chien 2010-08-20 10:01 AM

反正我買正版CD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rip到WAV檔
然後CD封存(一次也沒聽過)
在我的NB/隨身聽上面聽WAV(隨身聽只能放WAV WMA MP3)
會拿CD出來的時候就是我發現WAV播放時有雜音或其他狀況,拿出來比對用的... :unbelief:
不過台版CD...品質實在是... :jolin:

comipa 2010-08-20 10:59 AM

引用:
作者oScARSh
以"資訊"來說沒有差異只在於資料保存的階段,
資訊只要一出檔案變成stream , 即使還沒出player就開始有變化了,
實在是找不到一個能完全"等速"(維持每一個位元應在的波型和振頻或是對應的數位資料)的傳輸
以數位資料來說會有時序的差異 (資料一樣但接收的時序不同),
以類比的電流電壓幅來說更甚是波形的失真,
在資料經過bridge到decoder和DSP時 , 已經不是原始的資訊了,

所以即使是外在的電流突波(在較差的供電環境下有人開關燈之類的)
, 在'聽感"上已經有差異 , 資訊不應該都是一樣的嗎?

要做到時序的修正也不是沒有 , 所以才有所謂的音響用的數位盒子 .

所以這些跟lossless"格式"本身有啥關係?
CD自己都一樣有上述問題了. 片子不一樣機器不一樣放出來聲音不一樣.
要找"聽感"都一樣, CD的世界自己大概都找不到了.

這樣前面這些有說跟沒說有啥差異... :jolin:

如果說你只是要證明世界上沒有哪台機器播放CD跟播放無失真檔案聽感會"一模一樣".
那你可能是對的, 不過這樣比較的意義是在比機器還是比格式?

oScARSh 2010-08-20 11:53 AM

引用:
作者comipa
所以這些跟lossless"格式"本身有啥關係?
CD自己都一樣有上述問題了. 片子不一樣機器不一樣放出來聲音不一樣.
要找"聽感"都一樣, CD的世界自己大概都找不到了.

這樣前面這些有說跟沒說有啥差異... :jolin:

如果說你只是要證明世界上沒有哪台機器播放CD跟播放無失真檔案聽感會"一模一樣".
那你可能是對的, 不過這樣比較的意義是在比機器還是比格式?

它是一個格式 , 就必須去把利用decoder它還原成音效卡能讀取的格式, 過程多了一關 ,
lossless只能確保它在無視時序的條件下可以完整還原資料正確性 ,
所以"格式"的差異當然有差 , 選擇差異最小的格式才是比較好的 ,

當然CD也有一樣的問題 ,
但是如果今天放的是CD上面的lossless壓縮音樂檔 , 和單純只是PCM那又不同了,

沒人會強求聽感真的要完美,
但差異有大 , 也有小 , 同樣都是聽感有差異 ,
一般人盡量會去選擇還原度最高的訊源/格式

ben_chien 2010-08-20 12:51 PM

引用:
作者oScARSh

一般人盡量會去選擇還原度最高的訊源/格式

沒錯,就是這個... :flash:

supstring 2010-08-20 02:17 PM

引用:
作者oScARSh
它是一個格式 , 就必須去把利用decoder它還原成音效卡能讀取的格式, 過程多了一關 ,
lossless只能確保它在無視時序的條件下可以完整還原資料正確性 ,
所以"格式"的差異當然有差 , 選擇差異最小的格式才是比較好的

好似像ASIO 是解決混音時的延遲, 所以有人說用內建音效單純聽音樂不需特意去使用ASIO4all,
所以是說decoder 的動作發生問題?! M$Windows 設計缺陷?! 或是解碼的硬體設計不良?!
我以為lossless 壓縮跟一般zip/rar 的差異在於它主要為實時解壓並播放
lossless 比wav 好在於它可內嵌很多資訊, 如嵌個MD5 值以確定資料是否損壞
ape 好似只要損壞就不能播放了, flac 可容錯, 但用CUE Splitter 分割flac 又不會寫入MD5 就不知怎麼分辨完整性了 :jolin:
所以我都先分割wav 再轉flac 才存放硬碟...
很驚訝現在有隨身聽有支援ape?! 我以為它複雜度很高會很秏解碼資源而很秏電
更驚訝Apple 只支援自己的lossless 格式不支援flac?! 原來它這麼封閉?!
我以為flac 是支援度最廣的lossless 且decode 速度又很快
最近好像很多高檔一點的隨身聽有支援flac, 創見好像都沒不支援...
我較希望的是支援lossy 的mpc (Musepack), 經過聽覺心理設計的有損格式...但支援的player 不多, 且有的好似大多要自己改韌體 :jolin: 重點是那等級的都不便宜 :stupefy:

oScARSh 2010-08-20 04:19 PM

ASIO bypass windows的mixer所減少的耗損又是另一個關卡 ,
和格式轉換之間有所不同,

loseless會不會檢查MD5或是CRC我覺得是其次,
資料完整性來說 , loseless就是loseless, 不會有差錯的

會對聲音造成影響原因是另一層面,
這樣子說好了 , 假設0~1秒所產生的波型由20000筆座標來形成,
本來聲音所儲存每一點資料的座標 , 也許X軸都對的上 , 但Y軸(時間)是不一定能對齊的
就以傳出和傳達的每一個資料都沒錯 , 但形成的波型就會不同
只要和時間軸扯上關係, 就很難處理

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從C槽把某些檔案COPY到D槽,
能否保證每0.01秒所傳的bytes數都是相同的?
以聲音來說 , 甚至是1/44000秒"區間"內的資料 ,
都不能保證每次傳送的區間的內容是一樣的吧
我想那不是MD5或是CRC的工作對吧.

這些都會被很多東西影響 , 儘管是loseless的decode的工作.
考量到人耳的分辨和揚聲系統的表現力 , 大多都聽不太出來就是了 :p

A.C 2010-08-20 05:19 PM

引用:
作者oScARSh
ASIO bypass windows的mixer所減少的耗損又是另一個關卡 ,
和格式轉換之間有所不同,

loseless會不會檢查MD5或是CRC我覺得是其次,
資料完整性來說 , loseless就是loseless, 不會有差錯的

會對聲音造成影響原因是另一層面,
這樣子說好了 , 假設0~1秒所產生的波型由20000筆座標來形成,
本來聲音所儲存每一點資料的座標 , 也許X軸都對的上 , 但Y軸(時間)是不一定能對齊的
就以傳出和傳達的每一個資料都沒錯 , 但形成的波型就會不同
只要和時間軸扯上關係, 就很難處理

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從C槽把某些檔案COPY到D槽,
能否保證每0.01秒所傳的bytes數都是相同的?
以聲音來說 , 甚至是1/44000秒"區間"內的資料 ,
都不能保證每次傳送的區間的內容是一樣的吧
我想那不是MD5或是CRC的工作對吧.

這些都會被很多東西影響 , 儘管是loseless的decode的工作.
考量到人耳的分辨和揚聲系...

bypass windows 的 mixer 所減少的耗損是?

museshuner 2010-08-20 08:25 PM

很精采的討論

各位高手請繼續

:agree:

雖然有些東西很難懂 :jolin: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