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BD畫質真的明顯有比DVD好嗎(內有截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9970)
|
|---|
補問一些問題
DVD是720x480? 問題4:3比例的話應該是640x480才對吧? 還有看過人家RIP上來的848x480以及702x480的mp4 不過我猜解析度應該同原DVD未動手腳吧? 那又更奇怪了... |
引用:
1.NTSC一定是走30FPS(實際是29.976FPS) 24FPS是電影用的規格 至於60FPS的原因嗎...這麼解釋好了 當閣下在翻連環圖的時候 其實並不是只有圖片 還有中間的空隙 把圖想成那30張有畫面的Frame 空隙就是另外30張的純黑的Frame(這就是為什麼電視會閃爍) 這樣才能讓畫面刷新的時候不出問題 2.數位跟類比的計算方式不同 類比的有幾條線不等於數位有幾i/P 至於細節請移駕維基 480P->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p&variant=zh-cn NTSC->http://zh.wikipedia.org/wiki/NTSC%E5%88%B6%E5%BC%8F PA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F&variant=zh-cn 引用:
會有這麼多種解析度的理由?因為NTSC PAL的解析度互不相同 再考慮比例要從NTSC的3:2拉到16:9 就出現了848*480這個非標準的解析度 各家規格解析度對照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BE%A8%E7%8E%87 |
引用:
廣義來說也是啦 不過一般會把這種處理叫subsampling而不是compression (也許ADC把無限的連續資料取樣/量化成有限的離散數據也算某種壓縮?) 引用:
當年電視還都是CRT呀 掃太慢眼睛看起來會閃 所以才需要把30個frame拆成60個field來掃 DVD是480i不是480p 525條一部份是同步及回歸用的 後來還有用來塞字幕(CC) 引用:
DVD的像素不是正方型 |
樓主都不曉得跑哪去了..... :stupefy:
|
如果說BD每秒要跑30M以上
DVD就算能燒1080P的格式 放在16X光碟機跑全速也無法每秒30MB 1350KB x 16也不過才21600KB 拿最快的18X光碟也無法超過25MB 結論就是就算DVD燒BD影片也無法順暢播放 |
bit和byte要分清楚
BD一倍速是36Mbps = 4.5MBps |
規格寫了一堆看不懂
BD實際看起來的確比DVD清楚很多 :like: :like: :like: |
引用:
DVD是480p不是480i :think: |
引用:
衷心建議您查查資料再來 (關鍵字提示: MPEG-2 progressive_sequence is not allowed) |
拿BD跟DVD比就像拿DVD跟VCD比, 有可比性嗎 :flash:
再說你比較的檔案是 BDRIP(BD轉出的檔案), 更是莫名其妙了 :jolin: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