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AMD Cinema 2.0 Event (RV770 新世代 GPU 發表) 轉譯自 pc.watch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0029)
|
---|
玩個遊戲還要等Driver, 這就有點...
我有了卡王, 遊戲買來, 就是要馬上享受這遊戲, 買來還要等一兩個禮拜才有驅動支援? |
引用:
首先,我不是說使用開發的程式是否對單/雙卡有影響. 第二,不管對於幾核卡的要求, 都是要有可預期的穩定表現. 如果是雙核,該有個單核1.7倍 效能, 就該自頭至尾都該在各種遊戲中有雷同的表現, 單核卡各階在效能比例上是很穩定的. 如果您將支援程度說成不同效率,個人認為這樣換句話說意義不大. 驅動帶來的提升, 不獨AMD 才有,但是 額外提升 與 必須要有 是兩回事. 原本該先做好的東西沒搞定, 日後不斷修正, 需要不停的更換驅動表現才會好, 反而得到用戶的肯定, :shock: 這種邏輯個人至今還是不太理解. :think: 第三,不管看起來是否開發快又省成本,市場自然會反應結果. 我也很希望有一天顯卡是高效低功耗 不管它是怎麼做出來的, 如果這麼有信心雙核卡會大成功, 何不放寬心多看幾個月便見分曉? :flash: |
引用:
玩某遊戲有問題需要等driver修正, 單卡、SLI、CF皆然, 只是SLI、CF更常遇到罷了… 能做單卡卡王誰不想做?畢竟SLI、CF驅動會遇到的問題多得多。 還有,遊戲買來要等個一二版的驅動才除錯或是才能順利跑是三不五時發生的事(諸如:跳出遊戲、貼圖錯誤、畫面破碎、材質沒貼、莫名地LAG…等), 不是單卡卡王就不會遇到。 |
引用:
你所說的“支援雙卡”,就字面上的意義是指遊戲主動去支援,這就是錯的, 因為CF、SLI基本上、理論上不需要遊戲主動去支援就應該有效, 我說的造成CF、SLI效能不如預期的原因是因為驅動程式所造成的效率不彰, 跟你所謂的“遊戲支援雙卡”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事情。 高效能單卡當然在各種不同的狀況下的表現是比較線性的, SLI、CF就是比較不規則一些, 如果預算充足,當然是單卡卡王是唯一的選擇, 我並不是要說ATI的4870CF比目前的NV卡王來得強,事實上在應用上更多的限制, 而且就算讓它都能跑到CF理論值好了,頂多打平,更何況大多數的情況是達不到理論值的。 我上一篇寫一堆廢話的重點只有:SLI、CF必要靠良好的驅動程式才能稍微有點搞頭… :think: |
改韌體或軟體版本, 不外乎 解 bug 跟 增加新功能 兩大主軸.
沒錯~ 人寫的程式沒有完美, 也總有改進之處, 這是無可厚非, 哪一家產品都會遇到. 但是今天的重點不是解bug這部分. 而是在效能的承諾上. 以結果來看, 不管你要說 遊戲支援 就是錯 還是 驅動支援 才算對, 責任歸屬是另一個主題. 現實是雙卡就只能有條件的跑出得體的效能. 就是很多情境下雙卡只能發揮出跛腳的笑能. :jolin: 只要有特定前提在, CF 跟 SLI 我都不看好. 因為 優化 跟 時效, 天生 就是 兩個互斥的條件 :flash: 更新驅動換效能 若整個該家族所有單/雙核卡都是雨露均霑,通通都有提升,這算好事,久久一次即可. 但如果原本該有的CF/SLI效能拿不到,錢卻不打折的掏出來買, 還要 挑遊戲, 選驅動, 看時間, 選擇性的才能出現當初投資該有的CP值. 我相信這不會是高階玩家想要的限制. 即使中階CF有她的好處, 但顯卡商若認為驅動無敵, 完全不需其他開發商配合 :unbelief: , 想自攬責任 以驅動處理完所有遊戲的優化...先不說頻繁換驅動的擾民, 只怕這是另一張難以即期兌現的支票. |
只要雙晶片的卡 一天不支援正常雙晶片效能底下的雙螢幕輸出 我就不會去支持雙晶片卡
NV單卡卡王的好處就是 卡上的雙螢幕接頭能正常善用 我可以雙螢幕輸出的時候 左邊一樣可以正常跑3D遊戲 效能只減損非常少的一點點 但是只要跑CF SLI , 甚至ATI的單卡雙晶片 雙螢幕輸出就是只會剩下一顆晶片的效能................ 由效能變成笑能 那買4870X2還不如用4870還來的省錢省電 :jolin: |
引用:
以一個外行路人的角度來簡化問題 相信大家花錢是為了購買效能,而不是購買問題 從雙卡的SLI、CrossFire到三卡甚至是四卡, 一路觀察下來 在絕大多數的遊戲使用情況下 1.破圖,顯示不正確,甚至當機,或者無法進行遊戲(廢物?) 2.遊戲效能增進甚少,低於130%(只能自我安慰,至少有一點用..) 3.甚至效能降低,只有9x%(喂~我可是花了二倍的卡錢,高瓦數Power,高電費...) 4.只有少數遊戲能獲得正常效益,約170% 今天效能不彰不要把責任推給驅動程式 user買的是一個完整的服務,包括硬體跟軟體 為什麼IBM機器賣這麼貴?因為他賣的是問題解決方案,提供後援的售後服務 反觀我們花二倍超過的金額架設多晶片顯示系統 以上面實例來說,不止沒有解決USER的問題,反倒像是花錢買問題 SO..什麼理論值的東西,還真的是一堆廢話 在"大多數"遊戲中能獲得170%效能之前(官方宣稱效能喲~) 好啦,別那麼嚴苛,至少在90%遊戲中能有130~150%的效能之前 這種多晶片/多卡串聯產品 理論值? 沒有實際效能,都只是屁 |
要好的驅動就是要時間, 我已經說了, 我遊戲買來, 就是要馬上玩,
花了 6xx~12xx USD 買SLI/CF, 卻換來這種等待? 這裡不是遊戲臭蟲, 這是直接的遊戲效能. 花同樣的錢, 一家可以直接有顯著的效能, 另一家卻要等, 若是你你要選哪間? 打個比方, AB 兩間車廠, 同時使用新的燃油, 但是同時也有點小問題-潤滑油缺貨... A 廠可以直接用次級品上路讓你飆到 290km/h, 等原廠的潤滑油到了, 可以飆的更快 B廠卻說: 因為潤滑油供應出了問題, 所以只能先開到 200km/h, 等新的潤滑油到了, 你可以自己換, 這樣可以讓你飆到300 km/h以上. 你選哪間? |
引用:
真的嗎...?Bulldozer基於K6?? 是那個K7之前的那個K6?小弟我很晚才開始接觸這方面 想請問一下XD :cry: |
引用:
http://www1.oc.com.tw/forums/msgexc...&page=1&itype=1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