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天翻地覆的革命--電漿(PDP)與液晶(LCD)遭遇強勁 對手:SED樣機驚現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88917)
|
---|
引用:
新聞上說它預計生產32英吋的SED TV 要指望電腦顯示器可能指望國產品牌量產了:think: |
去年 W 大在 "顯示設備討論區" 有貼過,並有相關的討論:
•新一代超薄顯示器SED (wingth 開版)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85284 因為貼個連結會看的人或許較少,所以順便貼小弟之前在裡面附上的兩篇相關文章連結: •場發射顯示器技術現況與發展 (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http://www.pida.org.tw/optolink/opt...df/91053908.pdf •Cover Story: SED: Rising Star in TV Market? (NE Asia, Jan 2005) http://neasia.nikkeibp.com/neasiaarchivedetail/000003 |
引用:
這邊有稍微一點形容上的瑕疵 Normally White形式的LCD如果TFT或是其他DEFECT, 那會有亮點沒錯 不過如果是 Normally Black形式的LCD, 則除非PL破洞 否則只會有暗點 :) 而不管亮點或是暗點, 我們都叫做DEFECT(壞點) 目前很多廠商很喜歡保固無亮點. 但是很少廠商敢保固無暗點會是無壞點~ 原因在於, 其實亮點都可以用機台把他打成暗點. 所以... 哈哈~ 而Normally Black mode的LCD更是幾乎不可能有亮點, 廠商也樂於保固"無亮點" :laugh: |
引用:
SED基本上不太可能投入電腦顯示器領域. 至少在2010年以前是不太可能. 由於主要面對的市場為TV APPLICATION. 其較大的PIXEL PITCH有利YIELD. 而DISPLAY APPLICATION一方面成本非常難與LCD競爭, 以及其YIELD將會是非常大的困難點 所以先期待它能在TV市場有一片天, 再來期待DISPLAY方面的應用 但是, DISPLAY方面應該會由OLED承接, 只要材料技術有突破的話 :) |
引用:
yield當然是個issue, 這也是為什麼FED MODE DISPLAY喊了那麼多年結果只有SED因為網印技術突破才露出曙光 而SED由CANON獨家專利50年, 所以未來除非有廠商去跟CANON與TOSHIBA合資的SED公司談授權並且他們鳥你, 否則SED技術將由SED公司獨家提供. 其他TYPE的FED例如CNT-FED, 有說要發展的到現在幾乎都拿不出可以看的成品 例如台灣的東元激光.... 其實我是很想看到他有東西啦.... 不過... 哈哈.... 也由於CNT-FED又用於DISPLAY的高難度, 目前有許多廠商已經想到CNT-FED的另類用途 也就是拿來做LCD的背光源. :) 總之我們可以靜觀其變, 蠻好玩的發展 ^^ |
我想日商會找台資合作生產吧
|
感謝 SYBASE 大的指教 ^_^
|
還有...電子發射板的電子發射元件的密度及微小化
跟解析度有相當大的關係 另外 電子發射元件的壽命也是相當大的問題 |
引用:
這件事情要發生, 我們要先考量SED公司是否能夠COVER一年超過5000萬片的產量而能夠取得市場絕對領先. 如果不行, 那主流也不會是SED. 他是個好技術, 但是他還有很多路要走. 加上SED目前屬於日本的下一世代顯示技術瑰寶之ㄧ 他將不會被輕易授權給其他廠商. 因為日本已經棄守LCD了. 目前TOSHIBA跟CANON還是保持保守的策略, 所以目前此技術並沒有形成聯盟式的發展, 連與其他日本廠商都沒有合作. 而如果韓國或是台灣廠商沒有投入競爭, 那在日本發展的SED, 其COST DOWN速度將不會那麼的迅速 |
引用:
原來PCDVD的大師好多喔 此師非此濕 :ase 希望大師可以給大家更多的知識喔!! :like: 我好喜歡這樣的討論串喔 :like: 這樣的討論串越來越少見了.....感動 :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3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