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Toshiba TS-H552A(偽 R5372)簡單測試,含 PI/PO 測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68803)
|
---|
用 kprobe 測試的話,PI/PIF 不是應該用 8/1 Ecc Blocks 比較好嗎?
cdrfreak 中的 kprobe 討論串中幾個大老都是這樣子建議的。 不知道 RAIMAN 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用意? |
引用:
有人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嗎 :nonono: |
引用:
其實沒有特殊的用意 :ase 如果想看 8/1 Ecc Blocks 的 PI/PIF 我之前測試燒出來的光碟片還有留著 我找時間重新用 kprobe 測一次在丟出來給大家參考好了 不過還是聲明一下 因為我之前測試的片子有雖然有留下來,不過沒有好好保存 隨手就丟在桌上,上面已經開始有灰塵了,時間也過了一個多月 重新測試我也不敢保証片子是不是有什麼變化就是了 引用:
1. 如果是我來建議用那一個韌體 我應該還是建議用 SD-R5372 的 TU55 韌體 2. 至於 RICOH +R 4X 要用 8X 來燒 這台應該是不行,我之前測試時有試過 BA53、TS31、TU53、TU55 這幾版的韌體印像中應該都只能 4X 燒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如果是為了要超速燒 我是建議買 NEC 或 Pioneer(不過 A09 就....) 官方版本的韌體就算無法超速燒錄 至少還有修改版的可以用 :p SD-R5372(H552A)在這方面算比較保守一點 一定要超速燒錄的話,不改韌體不行 :nonono: 改韌體方面我認為比較麻煩,至少我是這樣感覺 = =|||,因為有 Checksum 不過我想網路上高手雲集,應該也有人認為很簡單才是 :agree: 而且 SD-R5372(H552A)有的片子超速燒錄後 其 PI/PIF 跟沒超速燒實在差蠻多的...(當然我不是指所有的片子都如此 :) ) 所以我也不是很建議這樣作就是了 :ase |
我不知道超燒PI/PIF會變低呢= ="
之前都用BENQ1620超燒的 分數都還不錯 還有我韌體已經改成SD-R5375的TU55 為甚麼我燒CDR最高只能用8X呢??" |
我不知道超燒PI/PIF會變低呢= ="
之前都用BENQ1620超燒的 分數都還不錯 還有我韌體已經改成SD-R5375的TU55 為甚麼我燒CDR最高只能用8X呢??" |
還有我CDR最高只能燒8X呢
聽說是要用日系的CDR才能燒48X 那有哪些CDR是日系的呢? |
RAIMAN大大知道怎麼解決嗎 :nonono:
|
引用:
燒錄台製 CD-R 部份也應該算是 Toshiba 的弱項吧 我手上有的台製 CD-R 也多只能用 8X 燒錄 不過我手上錸德的水藍到是可以用 16X 燒錄 另外太誘的 RV 就可以用 48X 來燒錄 這個情形讓我想到之前我用過的 LG 4042B 和 4082B 當時 LG 也是對台製的空片支援不足(現在應該有改善了) 所以建議不想買日系空片的話,也可以買大廠的 如錸德或中環等的,這些廠商的空片也有在日本販售 理論上來說支援度會比較好 ============================== 回應 kevin4lee 的問題,將 8/1 ECC 測試圖補上,供有興趣比較的人做參考 看測試圖前我先做個說明 因這次測試的環境跟上次不太相同,主要是電腦不是用同一台 另外就是用來測試 PI/PIF 值的 4KUS 的 DRW-3S167(LITE-ON SOHW-1673S兄弟機) 韌體也跟上次測試時不同,上次是 JSG01 版,這次是 JSG03 版,不過機子是同一台,只是韌體有升級過 再來就是片子的保存問題,我本來也沒有想到要再重新拿出來測試 所以上次我測試完後就將燒錄用的測試光碟片疊在一起隨意放在桌上 並沒有收起來保存,就這樣放了一個多月,也不知有沒有對碟片造成不好的影響 為了公平起見 這次測試時就不只用 KProbe 測 8/1 ECC 然後讓大家拿這次測試的數據跟一個多月前的比較 我會將 KProbe 的 8/1 ECC、8/8 ECC 一起重新測試,也用 Nero 的 CD-DVD Speed 重新測試 PI/PIF 值 所以每張光碟會有三張測試圖,以免因為時間點不同的關係,測出來的數據不好比較 廢話就到這裡,以下就將測試圖補上 ============================== 測試順序是先測 DVD-R 部份,然後在測 DVD+R 貼圖的方試是先貼 Nero CD-DVD Speed 的 PI/PIF 測試 然後再貼 KProbe 測試(先貼 8/1 ECC 測試,再貼 8/8 ECC 測試) 另外測試如果有跟上次相同部份,我會將上次的測試圖用連結的方試列出,想看的人可以點連結來看 ============================== V-STAR DVD-R 4x(ID:YUDEN000T01),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4x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如果有看上個月測試圖的人可以發現,這次的測試 PI/PIF 都有升高的現像 不過並不是很嚴重就是,有趣的是這次的 PI MAX 值比上次少了 1 但是 PIF MAX 值比上次多 1(也可算是誤差或韌體的關係),整體來說 PI 合計從上次的 21025 提高到 32840 PIF 從上次的 2048 變成 3956,合計部份的數值還是都比上次來的差,PI/PIF 平圴一樣是比上次高 品質得分也從上次的 93 分變成 90 分(這個部份是因為 PIF MAX 從上次的 4 變成 5)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測試結果一樣,比上個月測試出來的差,不過 8/8 ECC 的結果比 8/1 ECC 的測試結果還要再差一些 8/8 ECC 的 PIF MAX 值比 8/1 ECC 時高出一倍多有,但是和計卻是 8/1 ECC 的 PIF 較高 ^^! 不過 PI MAX 部分則是 8/8 ECC 較高 ============================== SONY DVD-R 8X(ID:SONY08D1),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8x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測試的結果跟上個月心較一樣,PI/PIF 都有升高(PI 部份只有 PI MAX 提高),其中可以提的大概就是 PI 和計值 這次測出的合計值 100687 比上次的 102856 來的低,這也使得 PI 平均值反而下降 另外品質得分部份也因為 PIF MAX 從 3 變成 5,所以分數也由 93 下降到 84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這裡的結果一樣,比上個月來的差,不過 PI MAX 和 PI 合計雖然都比上個來的高 但是平均卻是比上個月測試時來的低,PIF 部份就比較正常,都是高過上個月 不過可以看的出來 8/1 ECC 的 PIF MAX 值比上個月和這個月用 8/8 ECC 測出來的都低 如果只拿這個月 8/1 ECC 的測試值和 8/8 ECC 來比較,那 8/8 ECC 測出來的結果一樣算差一點 不過 PI 平均值還有合計值是 8/1 ECC 來的高一些 ============================== SONY DVD-R 8X(ID:SONY08D1),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12x 跟上面一樣用 SONY DVD-R 8x 來測試,不過燒錄時速度從 8x 改為 12x 燒錄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跟上個月的測試圖比較,其實數值沒有相當大的差距,只有小小的升高一些,PI MAX 比上個月少 1 應該算是誤差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這裡一樣,不管是 8/1 ECC 還是 8/8 ECC 的測試值都跟上個月測試的結果差距不大,只有小小的升高 不過可以看的出來,用 8/8 ECC 的測試值還是比用 8/1 ECC 的測試值來的差一些 至於品質得分部份則因為 PIF MAX 高到 8,所以只得 64,這個情形跟上個月是一樣的 |
==============================
接下來以下部份為 DVD+R 測試 ============================== RICOH DVD+R 4X(ID:RICOHJPNR01),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4x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從圖中可以看的出來,跟上個月比較,PI 部份的結果居然優於上個月的測試結果 ^^!(平均和總計部份)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這裡的結果一樣,不管是 8/1 ECC 還是 8/8 ECC,PI 部份的測試結果也都比上個月來的好 XD 不過 PIF 總計的部份還是可以看的出來有比較高一些,另外一樣用 8/1 ECC 測出來的 PIF MAX 還是比較低 整體上來說 RICOH DVD+R 4X 品質上跟上個月比起來也是沒有什麼改變 ============================== V-STAR DVD+R 4X(ID:YUDEN000T01),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4x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從圖中可以看的出來如果純以數據來看,這次的結果還比一個月前測試的結果來的好 XD 不過其實只能算是誤差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一樣,這裡的結果不管是 8/1 ECC 還是 8/8 ECC 測出來都比上個月來的好 XD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這也只能算是誤差,但是可以看的出來 8/8 ECC 測出來的 PIF MAX 還是比 8/1 ECC 來的高 由上面的測試結果看得出來,經過一個月 V-STAR DVD+R 4X 品質可以說沒有什麼改變 ============================== 變色龍 DVD+R 4X(ID:YUDEN000T02),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8x 這裡說明一下,我測試時沒有用 4x 燒錄,這我上個月時也有說明過,是用 8X 燒錄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可以看得出來雖然經過一個月,測試結果還是幾乎跟上個月差不多相同 不過還是可以看的出來 PI/PIF 的總計比上個稍微增加了一些,不過並不影響測試結果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跟用 CD-DVD Speed 測試的結果可以算是差異不大 不管是 8/1 ECC 還是 8/8 ECC 測試出來的結果都跟一個月前測試的結果幾乎相同 不過還是一樣 PI/PIF 合計值還是有稍微增加,另外 8/1 ECC 測出來的 PI MAX 還是一樣 比 8/8 ECC 來的低,從結果來看變色龍 DVD+R 4X 經過一個月品質也算是沒有什麼改變 ============================== 變色龍 DVD+R 4X(ID:YUDEN000T02),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12x 這裡一樣說明,我測試時是用 12X 燒錄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結果一樣,跟一個月前的測試結果比較起來,算是沒有什麼改變,差距都可以算在誤差值之內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這裡的測試分成兩種,8/8 ECC 的試結果跟上個月用 8/8 ECC 測試的結果可以算差不多 沒什麼大的改變,不過 8/1 ECC 的測試結果明顯的數值較好,PI/PIF 平均和總計部份應該可以算誤差 不過 PI/PIF MAX 部份就明顯的比較好,不過測試結果並不是只看 MAX 部份 結論的話我還是認為品質並沒有跟上個月測試結果比起來有很大的差異(不管是 8/8 ECC 還是 8/1 ECC) 可以看的出來用 12X 燒錄時品質明顯不如用 8X 燒錄時來的好(這我上個月時也說過) ============================== 三菱的 DVD+R 16X(ID:MCC 004),測試燒錄時速度為 16x Nero 的 CD-DVD Speed v3.80,測試時讀取速度為 4x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 這裡的測試結果出現很大的不同,從圖中可以看的出來 跟上個月的測試結果比較起來 PI 部份的結果都比上個月測試時高出一倍多 PIF 部份就還好,只有稍微增加,不過分數部份還是可以看的出來因為 PIF MAX 從 5 增加到 6 所以分數也從 84 掉到了 77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1 ECC KProbe v2.4.2 測試,測試設定為 4X 讀取,8/8 ECC 上個月的測試圖,請點我 測試結果跟 CD-DVD Speed 差不多相同,不管是 8/1 ECC 還是 8/8 ECC 測出來的結果都比一個月前差 PI 部份都高出一倍多,PIF 部份一樣有增加,不過增加的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跟前面測試的結果相反的 8/8 ECC 測出來的結果比用 8/1 ECC 測出來的結果好 這個結果我也有重新測試兩次,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用 8/1 ECC 的結果這次除了 PI MAX 部份以外 其它部份的結果都比 8/8 ECC 來的糟 ============================== 重新測試結果就到這裡結束 說一下我自己的結論,因為我手上拿來測試用的 DVD-R 樣品很少 只有 SONY DVD-R 8X 和 V-STAR DVD-R 4X 所以無法很明確的判斷 SD-R5372(H552A)燒 DVD-R 是好是差 不過如果拿 V-STAR DVD-R 4X 跟變色龍 DVD+R 4X 來比 變色龍 DVD+R 4X 就算用 8X 來燒錄都比 V-STAR DVD-R 4X 用 4X 燒錄時品質好 經過一個月後也可以看的出來,V-STAR DVD-R 4X 的品質算有些許下降 不過變色龍 DVD+R 4X 不管是 4X 還是 8X 燒錄品質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當然真的要比我上面的比較法是不正確的,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 我上面只是單單以測試出來的數據來比較而已,所以並不是很客觀 另外就是 KProbe 用 8/8 ECC 和 8/1 ECC 的測試 如果是以我上面測試的結果來看,8/1 ECC 的測試結果中 PI MAX 都會比 8/8 ECC 的 PI MAX 低 不過整體來說用 8/8 ECC 和 8/1 ECC 測試出來的結果相差都不會太大 最後再說一個我個人主觀的看法 從這次重新測試來看 DVD+R 部份扣除 "三菱的 DVD+R 16X" 將它當做例外 其它 DVD+R 品質經過一個月幾乎算是沒有什麼改變 DVD-R 部份則是多少有些下降,不過並不算是很嚴重 至於 "三菱的 DVD+R 16X" 為什麼測出來的結果跟一個月前會差這麼多 我也無法回答,基本上這片跟其它的測試片比起來保存應該算較好的 我上個月測完後就將它放回買來時裝它的 CD 盒了 反而是其它的空片我就疊在一起丟在桌上也沒去管它 x_x |
錸德的CDR很多~請問你指的是哪種呢?有圖嗎?
還有SONY的算是日系空片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