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色差端子 和 AV端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37414)

cofecode 2003-08-22 12:09 PM

那VGA的RGBVH的傳輸性能如何?
為何當初制定規格的時候要用色差,而不用RGBVH呢?
---
其實我最想不透的是.....
同軸就可以一次幾十個頻道連聲音,畫質也尚可,傳個數十公尺
爲啥近距離的DVD/HDTV TO TV反而要用到這麼多條線....... x_x
而且為何不開發數位訊號咧....現在串列技術其實跑很快說.....

nobody 2003-11-10 10:04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swroom
錯了,是電視越好,兩者的分別會越少。高品質的電視內會用3D Comb Filter來做Y/C分離,影像品質可能及得上S-Video。


又錯了,RGB也是類比訊號。


如果你的眼銳利的甚麼電視也能看出分別。

現在我視頻訊號線有以下數種: (以我所知) 最頂的畫質最差,底部的畫質較高
Composite Video - 類比 - RCA插頭 x 1 (俗稱AV線) - Y-C合成訊號
S-Video - 類比 - S-Video插頭 x 1 - Y, C訊號分開
Component Video - 類比 - RCA插頭 x 3 (色差) - Y, Cb, Cr (Y, Pb, Pr的才可用高解析度視訊)
Component Video (BNC) - 類比 - BNC插頭 x ? (高階攝影機用) -
D-端子 - 類比 - D-端子 x 1 (D1 = 720x480x30i D2 = 720x480x60p D3 = 1920x1080x30i D4 = 1280x720x60p D5 = 1920x1080x60p) - 加了時間訊號
VGA Cable - 類比 - 現在最好的類比訊號線
DVI - 數碼 - LCD Mon 或 Projector 用的訊號線
iLink (S100/S200/S400) - 數碼 - 傳送壓縮了的影像

我建議用最高可用的訊號等級,然後再找這等級的訊號線。
訊號線的品質對長距離的傳送才有明顯的分別,短距離的分別不大。
數碼訊號則不受距離影響,不會因訊號線品質差而令影像品質下降。

請問電腦的D-Sub是屬於哪種??? :confused:
謝謝!

sswroom 2003-11-10 10:10 PM

D-Sub就是我先前所說的"VGA Cable"

nobody 2003-11-10 10:21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swroom
D-Sub就是我先前所說的"VGA Cable"

呼!好快的回應.謝謝大大.
因為朋友買了一台dvd player有VGA OUT(PROGRESSIVE OUT),所以粉好奇!
所以說他也可以直接接PC MONITOR?!也可以傳送PROGRESSIVE訊號?!

sswroom 2003-11-10 10:50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obody
呼!好快的回應.謝謝大大.
因為朋友買了一台dvd player有VGA OUT(PROGRESSIVE OUT),所以粉好奇!
所以說他也可以直接接PC MONITOR?!也可以傳送PROGRESSIVE訊號?!

VGA正確來說是D-Sub的俗稱,它傳送的不一定是順序掃瞄的訊號,我有一台的舊電腦,它在Windows 9x內能設定的顯示模式包括了1024x768@43Hz(Interlaced)。

現在有些DVD Player的確是兼容VGA Out(D-Sub),我曾嘗試把顯示器直連至DVD Player上,連接時竟然出了火花,顯示器的畫面只看見單色的影像,不知現在的DVD Player有沒有改善這些情形.....

還有,我不是大大,我是很小的....

George Chen 2003-11-11 12:19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swroom
......
現在我視頻訊號線有以下數種: (以我所知) 最頂的畫質最差,底部的畫質較高
Composite Video - 類比 - RCA插頭 x 1 (俗稱AV線) - Y-C合成訊號
S-Video - 類比 - S-Video插頭 x 1 - Y, C訊號分開
Component Video - 類比 - RCA插頭 x 3 (色差) - Y, Cb, Cr (Y, Pb, Pr的才可用高解析度視訊)
Component Video (BNC) - 類比 - BNC插頭 x ? (高階攝影機用) -
D-端子 - 類比 - D-端子 x 1 (D1 = 720x480x30i D2 = 720x480x60p D3 = 1920x1080x30i D4 = 1280x720x60p D5 = 1920x1080x60p) - 加了時間訊號
VGA Cable - 類比 - 現在最好的類比訊號線
DVI - 數碼 - LCD Mon 或 Projector 用的訊號線
iLink (S100/S200/S400) - 數碼 - 傳送壓縮了的影像

我建議用最高可用的訊號等級,然後再找這等級的訊號線。
訊號線的品質對長距離的傳送才有明顯的分別,短距離的分別不大。
數碼訊號則不受距離影響,不會因訊號線品質差而令影像品質下降。


小弟覺得將iLink(IEEE 1394a)列入似乎不妥!它雖是傳遞數位資料沒錯,但嚴格上來說是一介面規格,視頻訊號只是眾多應用之一而已,多應用在大量數位資料傳遞及處理,就算應用在視頻上也不宜拿來評論其品質,應就其速度及穩定性討論之,品質還得視接下來的數位處理能力而定,不一定因使用iLink品質就是最高喔!且其資料要不要壓縮還未定呢!更何況實際產品運用iLink做視頻"播放"更是少數應屬異類!而就傳遞數位資料而言另有USB 2.0及更新更快的IEEE 1394b呢!

另外DVI也還區分類比、數位及混合等等......,並非一定是數位喔!目前量產的產品多是使用數位倒是事實。還有VGA Cable和Component Video(BNC)-類比-BNC插頭x(3-5)兩者若應用在視頻上的品質應是相當。

PS.以上品質比較皆排除了線材品質的因素。

sswroom 2003-11-11 06:59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George Chen
小弟覺得將iLink(IEEE 1394a)列入似乎不妥!它雖是傳遞數位資料沒錯,但嚴格上來說是一介面規格,視頻訊號只是眾多應用之一而已,多應用在大量數位資料傳遞及處理,就算應用在視頻上也不宜拿來評論其品質,應就其速度及穩定性討論之,品質還得視接下來的數位處理能力而定,不一定因使用iLink品質就是最高喔!且其資料要不要壓縮還未定呢!更何況實際產品運用iLink做視頻"播放"更是少數應屬異類!而就傳遞數位資料而言另有USB 2.0及更新更快的IEEE 1394b呢!

另外DVI也還區分類比、數位及混合等等......,並非一定是數位喔!目前量產的產品多是使用數位倒是事實。還有VGA Cable和Component Video(BNC)-類比-BNC插頭x(3-5)兩者若應用在視頻上的品質應是相當。

PS.以上品質比較皆排除了線材品質的因素。

對不起,我在數月前寫這篇文章時沒有做資料搜集,只是憑印象寫下,現在看起來發現很多錯誤....

理論上,BNC x 5正確是與D-Sub和DVI-A同級,數碼介面也不應與類比介面混合地說...現在已知的是DVI-D要到2048x1536已經有很大的難度,但現在的D-Sub接近所有的顯示卡也能支援到2048x1536。
iLink方面,現在的家電設備受得起的訊號只有DV(DCT 1:6壓縮)和MPEG-2 TS,我所指的家電包括電視機、錄影機等,計算起來,640x480@30fps的無壓縮訊號也要S400才有可能受得起,但我沒有iLink的規格,所以不知能不能傳送無壓縮訊號。

antmic 2003-11-11 08:48 AM

幾位大大說的真是精闢,讓大家又懂了不少。我還以為上的是myav的討論版哩。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