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新的19a Run-in以後會有差別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77836)
|
---|
給林兄您說的心癢癢的,晚上找您拿VDH The Source去...:)
|
引用:
我現在正在發燒... :cry: 每次寒暑假結束我都會有水土不服的現象...:cry: 要來之前先打個電話即可... |
既然用CD-19A就不要浪費它的DA.用數位輸出至AV AMP來聽...等於白買了CD-19A...:nonono:
|
引用:
足球兄說的差異性比較罷了,小弟只是試試她的差別... :shy: |
不用試都猜的到結果...AV AMP解出來的幾乎都有乾.薄.瘦.輕.尖的問題(衰聲)...
也就是所謂的數碼聲...跟我們所說的好聲:厚重.溫暖.飽滿.圓潤...完全相反... |
引用:
反正試試又不用錢....:D 這樣子才可以讓「買the source得好聲」的印象更強。 還沒有run多久呢,過幾天後聲音會更好:cool: === 不過KGV兄也是把AV-AMP的缺點完全說出來了....稍微補充一個地方: ◎「既然用CD-19A就不要浪費它的"類比放大"」,這部份是MARANTZ最引以為傲的(HDAM啊~~~)。 PS. DAC把數位訊號轉成類比訊號之後,不是直接輸出,而是會把類比訊號放大後輸出,這部份也是許多DAC明明是用同一塊晶片,聲音卻大異其趣的原因之一。 歐美廠商對CD唱盤或DAC的升級,一般就是這兩個方向─「類比放大」或「電源」。 像是著名的「dynaco的cd唱盤」就是在類比輸出的部份捨棄晶體放大,改以兩根真空管做放大,以擺脫「數碼聲」的弊病。:) |
上次要買一台dynaco的cd唱盤.......5000圓....排第一..居然沒買到....含恨啊...:tu:
|
引用:
KGV兄好像常常對二手好機含恨.....希望MBL是最後一次了。 ==== 不過DYCACO的耐用度好像不是頂好...在音響論壇那邊找了篇討論出來: http://audioart.audionet.com.tw/mes...02/200210-1.htm 不用一篇一篇看,請按"CTRL+F"搜尋「DYNACO」 |
啥????5000有真空管的Dynaco呦~~~~~~~~~
真的是含恨............................:jolin: |
發燒終於退了一些了,還是得吃藥才行..:cry:
Run了一天的喇叭,剛剛接上去再聽了一下 The Soul,嗯 果然那一把吉他像是吉她的聲音了,手指頭播弦的聲音真明顯...聽的真爽。 回頭再聽一下DVD-player的聲音就會完全不習慣瘦且尖銳的聲音,因為19a開大聲一點不會有刮耳的聲音 反而定位細節會更清楚,DVD-player會刮耳 所以一直都不感開大聲... 不過AR-17倒是沒啥低頻量感...自從把箱子處理掉以後 就沒啥低頻的感覺了...: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