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自製「寬螢幕」與「全螢幕」比較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40121)

JERRYYO 2002-10-03 12:45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en.W.


2.而且看起來,同樣的拍法,如果以1.85:1 & 2.35:1來看,似乎前者比較好囉?因為左右已經到達邊界了,剩下上下能包含的多寡了!
A:1.85:1的寬螢幕有不少是以"遮"的方式來拍攝,super35主要以2.35:1為主,
不過原理上1.85:1也應該可以用super35來拍攝,至於部分寬螢幕為何不用1.85:1
而要用2.35:1的問題,其實主要是涉及左右場面的寬闊性與上下邊界構圖等問題.

:)

第二點比較不了解....
super35主要是以2.35:1為主喔,但是如果以第一頁的圖來看,好像用哪一種比例都可以,ken.w兄說的"遮"的意思是什麼?

Ken.W. 2002-10-03 03:54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ERRYYO

第二點比較不了解....
super35主要是以2.35:1為主喔,但是如果以第一頁的圖來看,好像用哪一種比例都可以,ken.w兄說的"遮"的意思是什麼?

這主要涉及寬螢幕拍攝的習慣方法,我前面也說了,就原理而言
用哪種比例都可以,不過確實還會有個問題,當你固定左右邊界
而使用1.85:1時,上下邊界就得多出一些畫面,此時可能就會拍到
原本不該入鏡的東西,如果你想避開這些東西,就得同時縮小拍攝景深
,這樣又失去超寬螢幕的目的.

另外,傳統上1.85:1的拍攝法,我舉幾個例子:
1.使用變形鏡頭(panavision)將寬螢幕拍攝在幾乎是1:1(or
1.33:1)的底片上,放映時在反變形為寬螢幕播出.

2.仍然使用上述1的底片格式,不過此時用的是正常鏡頭,要表現出
1.85:1的寬螢幕就能用:
2a.直接在拍攝鏡頭上遮掉上下某些部分,如此在底片上呈現
的就是1.85:1寬螢幕,這種叫"硬遮".
2b.另一種叫"軟遮",不在鏡頭上動手腳,先拍接近全螢幕的畫面,
在放映時再用東西將底片遮住上下,就可呈現1.85:1寬螢幕.

個人的小小研究,希望我講的東西對你有幫助.
:)

JERRYYO 2002-10-03 04:53 PM

Ken.W.兄謝啦!受益良多,有機會我要去找幾本電影攝影的書來看看~

Eguchi 2002-10-03 06:10 PM

再來三張今天才收到的一區「怪電」比較圖,這次「怪電」的寬螢幕和全螢幕的做法好像只有一種,不像之前「蟲蟲危機」有三種方式,皮克斯大概學聰明了,當初製作時就已經想到DVD版寬螢幕和全螢幕的需求,這樣就不需要像「蟲蟲危機」一樣還要重新製作。
(感覺上好像1.85:1的畫面變成是4:3的Pan & Scan....)







另外我在抓圖時意外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在同一個時間點,寬螢幕和全螢幕裡頭的顏色有不同的地方,這是在合成圖時意外發現的,怎麼會這樣?
是寬螢幕和全螢幕用不同母帶的關係嗎?還是皮克斯故意頑皮要觀眾玩「找找看」?



看看下圖有沒有人能發現哪裡的顏色不同?

JERRYYO 2002-10-03 07:59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guchi
皮克斯故意頑皮要觀眾玩「找找看」?


看看下圖有沒有人能發現哪裡的顏色不同?

廁所的門閂顏色不一樣?


還有照上面的圖看來,全螢幕似乎比較優勢...是這樣嗎?

Eguchi 2002-10-03 08:26 PM

答對了!是門拴,有點奇怪吧??我也不知道為何有這樣的差別?

而且仔細看,兩個版本的「毛怪」顏色也不太一致,寬螢幕的好像多一層陰影,由此推斷全螢幕的門栓以及毛怪這兩層CG好像一起少了一層陰影。

我隨機抓的這三個圖,的確感覺全螢幕比較佔優勢,所以我才說寬螢幕版好像變成了是Pan & Scan,也好像KEN兄說的用SUPER35拍攝的,但是這個是CG電影,遮不到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出現怪怪的東西:D

BJWang 2002-10-03 08:32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guchi
看看下圖有沒有人能發現哪裡的顏色不同?
[/B]


我只看出來最左邊那扇門上的鐵片光澤不同, 其他的就看不出來了.

看了Eguchi 與Ken. W.大大 的精彩解說, 我才知道原來有Super 35mm這種東東,
也更正了我之前認為電影膠卷的拍攝比例多為1.85:1的看法, 真是受益良多. :)
我想, 影片的原始膠卷畫面在上下方比起經過後製處理的寬螢幕多出許多東西,
也許就是為了日後推出4:3全螢幕版本的DVD或VHS時, 能夠在畫面上多補上些東西,
也才不至於發生直接將16:9砍左砍右, 變成4:3 Pan & Scan 的 "殘缺畫面" 吧.
所以說4:3畫面如果做的好, 有時可以看到的東西也不會比16:9 少太多.
可惜國內一些天王代理商, 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無法拿到母片來重新製作4:3的影片,
還是為了省事, 常常做一些將已經去頭去尾的16:9影片再砍左砍右變成4:3 Pan &
Scan的蠢事, 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不過我還是喜歡1.85:1的畫面, 至少在我有能力購入寬螢幕電視之前,
這種比例能讓我在傳統4:3電視上也能看的輕鬆又開心.

Ken.W. 2002-10-03 10:41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guchi
答對了!是門拴,有點奇怪吧??我也不知道為何有這樣的差別?

而且仔細看,兩個版本的「毛怪」顏色也不太一致,寬螢幕的好像多一層陰影,由此推斷全螢幕的門栓以及毛怪這兩層CG好像一起少了一層陰影。

我隨機抓的這三個圖,的確感覺全螢幕比較佔優勢,所以我才說寬螢幕版好像變成了是Pan & Scan,也好像KEN兄說的用SUPER35拍攝的,但是這個是CG電影,遮不到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出現怪怪的東西:D

這兩個圖從我的電腦螢幕看起來色調與亮度都不相同,可能是
皮克斯在修改aspect ratio時連色調與亮度都調整了部分參數.

另外,1.85:1&1.33:1畢竟較為接近,有可能它們在作cg時就已將
大多數場景作成1.33:1,至少對成本影響就不大.不過應該不是所
有場景都這樣,應該還是有些比較接近4:3p&s.
而蟲蟲是2.35:1,與1.33:1的差距較大,所以它們不只使用了上下
修增畫面再裁掉左右一部份,也使用了移動框格來製作p&s等.
不過真正的原因可能得請他們說明才知道了.

最後,看來Eguchi兄你收到的是一區美版,相形之下我意外收到
的加版就真的如我之前講的一樣....有點遺憾.

:) :(

矮子喬登 2002-10-03 10:58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guchi
再來三張今天才收到的一區「怪電」比較圖,這次「怪電」的寬螢幕和全螢幕的做法好像只有一種,不像之前「蟲蟲危機」有三種方式,皮克斯大概學聰明了,當初製作時就已經想到DVD版寬螢幕和全螢幕的需求,這樣就不需要像「蟲蟲危機」一樣還要重新製作。
(感覺上好像1.85:1的畫面變成是4:3的Pan & Scan....)







另外我在抓圖時意外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在同一個時間點,寬螢幕和全螢幕裡頭的顏色有不同的地方,這是在合成圖時意外發現的,怎麼會這樣?
是寬螢幕和全螢幕用不同母帶的關係嗎?還是皮克斯故意頑皮要觀眾玩「找找看」?



看看下圖有沒有人能發現哪裡的顏色不同?
小弟插個花.就當笑話看看好了.
第一張圖的時間點上似乎比第二張稍微早了一點點.毛怪的前上方第四盞燈比第二張的要來的多露出一點.相對的毛怪後上方的燈就少了一盞.在光影的影響下門栓的顏色就顯得比較深.
而第二張的後上方則多了一部分的燈.在燈光的投影下門栓的顏色就顯得白了點.

聶風 2002-10-05 01:14 AM

看到Eguchi兄這樣用心的介紹後,真是希望以後皮克斯的片子,博偉寬、全螢幕都收錄,畢竟三區才有中文配音,小朋友才可以看

皮克斯的片子我自己一、三區都收的只有蟲蟲危機,一區收的是雙碟收藏版的,真的是各有千秋

玩具總動員我就只有收一區的3碟版了。對了,第二集三區的全螢幕有沒有比一區的多看到一點東西呀?

Toy Story 2 一、三區有一個畫面是不一樣的唷,可以參考一下這裡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