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電視機的寬螢幕切換功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5437)
|
---|
引用:
針對這件事我說一下, 即使是將4:3訊源強制V壓縮,也還是480i,只是垂直掃描線集中到 更小的區域;而使用倍頻器則是將480i演算成"類似1080i",單位時間內 的垂直掃描線數是不同的,效果並不相同,坦白講如果當年你的sony TV 有drc4倍密,那結合你那個招數你豈不是要說效果與4倍頻相同? :) 附記: 不過如果以原來那位說的: "但是開啟 V壓縮後幾乎看不到掃描線了(我坐得很近), 我覺得 跟一些普通的臺製倍頻電視快差不多" 幾乎看不到掃描線這件事而言,我個人覺得實際情況確實相近. 可是上面的說法已有所不同. :) |
SONY 36DZ900
我家電視是SONY 36DZ900它有個功能能將4:3的比例上下切掉一點而且不會變形,我都用這個看電視,SONY電視真的不錯:)
|
引用:
480i拿來v壓縮跟480p的效果還是不同的,ken.w兄說的沒錯! 不過基本上我認為digital-goldman & Ken.W.兄的基本認知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個人應用喜好上的不同而已,別太認真.;) |
引用:
1.J兄講的480i變480p也是部分倍頻器的功能之一,關於這點 當然更不能說效果不同. 2.你後面說的正是我之前不引他的言討論的原因之一(上面 後來已說明). :) 附記: 我是很認真在談,不過完全沒惡意,我最後的微笑圖示正是 我的態度. |
Re: SONY 36DZ900
引用:
你的電視跟我一樣. 不過,其實那個模式還是有變形的,特別是四個角落,你在實際仔細 看看or看說明書的圖例就知道了. :) |
我本來只是以為Ken.W.認為4:3的電視,無法針對CABLE..等等訊源V壓縮做16:9罷了。
普通訊源做V壓縮處理成16:9的缺點,我第一篇回原POST者,不是已經說明了嗎???可能是表達不好吧! 想不到竟能引伸出這麼多理論來,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
Ken.W.大
那可以說是:如果我家電視是4:3,但是有V壓縮功能,在觀看具SQUEEZE訊源的DVD就可以顯示出正確的比例嗎?還是依舊會切掉部分畫面,但是人物比例正確?? |
對了!突然想到一件事:
前陣子,有家天王發了一片4:3的片子(片子有名氣,但忘了片名),結果這部4:3的影像卻是上下拉長的變形版,如果電視是傳統4:3的話,就是得從頭到尾看變形的畫面。 這時候,具備V壓縮的電視就當成彌補天王廠商所出問題的救星,使用V壓縮成16:9,除了影像正確外,連解析度都提升了。 |
引用:
你又點出我年紀大這件事了:o ....以後別這樣稱呼啦, 有V壓縮功能的4:3TV其V壓縮正是為了對應squeezed widescreen (大多數的dvd & 寬螢幕的日本bsd節目)而來,只要在搭配你的dvd player的影像設定為16:9(or 16:9TV),那麼你看到的就是正確比例 且高畫質的寬螢幕影像.人物比例是正確的,不過由於TV的overscan 多多少少都會造成四周一少部分的影像看不到,這是正常現象,與影像 格式or電視規格比例or是否有經過橫向壓縮or電視的V壓縮功能都無 關. :) |
引用:
1.原來如此,我個人認為凡事理性講開就好. 2.你確實有談到普通訊源做V壓縮處理成16:9的缺點啦,不過根據原 post者的問題,他談的並不是變形的事,他似乎連內容基本上在全螢幕 與寬螢幕格式製作時早已不同都不清楚,所以我是說你沒明確點出這 點.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