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細細品味敗北的蘋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19871)

blair 2012-02-23 12:38 AM

引用:
作者sutl
個人電腦打敗大型電腦,未來可能大多數的軟體應用都跑到手機上去。

到時個人電腦變成只有專業人士在用,雖然不會真的滅亡,但跟現在一定不一樣。(就跟大型電腦還是存在一樣)

桌機最風行的時候一個家庭可能有兩台(或以上)的電腦,
後來轉移到筆電上,筆電更狠,一個人一台。

將來可能桌機一個家庭頂多一台(也有可能根本沒有,全部都是筆電,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但是軟體應用要完全轉移到手機上,我認為在可捲曲螢幕真正實用化之前是不可能的,
因為行動裝置只要使用現在的硬式螢幕,就逃不開尺寸/可攜性的互斥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我對5吋手機會嗤之以鼻的緣故,即便家兄有在用Galaxy note,
他也不是以手機為主要用途,而的的確確就是如Galaxy note的****,
主要是當note在用。

sutl 2012-02-23 01:08 AM

引用:
作者blair
桌機最風行的時候一個家庭可能有兩台(或以上)的電腦,
後來轉移到筆電上,筆電更狠,一個人一台。

將來可能桌機一個家庭頂多一台(也有可能根本沒有,全部都是筆電,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但是軟體應用要完全轉移到手機上,我認為在可捲曲螢幕真正實用化之前是不可能的,
因為行動裝置只要使用現在的硬式螢幕,就逃不開尺寸/可攜性的互斥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我對5吋手機會嗤之以鼻的緣故,即便家兄有在用Galaxy note,
他也不是以手機為主要用途,而的的確確就是如Galaxy note的****,
主要是當note在用。

MS真正要擔心的是android筆電與電視的出現。

Google真正的雲端大計,就是不論用手機/平板/筆電/電視,都只要登入帳號就是一模一樣的使用環境。

JING FENG 2012-02-23 11:57 AM

想起之前看一個大陸的討論串.
有人問一位網友,你不是不碰MAC的嗎?

這位網友回答~
唉~平台都是浮雲~

vegemite 2012-02-23 12:36 PM

引用:
作者kenchen_1226
由於 mac 太不自由
所以我討厭用 mac

windows, linux 可以自由更換硬體
可以胡搞瞎搞
光這一點,我就不會用 mac 了
所以我也不用 iphone, ipad,
我用 android
我喜歡我可以拿到 source code 的東西
所以我的平板是 novo 7 advanced,
有 source code, 我可以胡搞

當然,沒幾個人會在意這個
所以 iphone, ipad 賣得比較好
的確是這樣,論操作介面, iOS 是比windows, android 好太多了

但是 android, windows 也可達到我的要求
我喜歡開放的東西,
即使他沒這麼好用
所以我會繼續用 windows, android
不會碰 mac 的東西

我就是屬於少數不在意的其中一個
Mac對我來說就像家電
要用就打開不用就關掉
該有的功能不缺
不會一天到晚出問題就好了
除了換HD加記憶體之外
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需要胡搞的

就像我從來也沒想過
要幫家裡的電視換電源供應器
或是幫洗衣機換馬達之類的

系統跟Source Code就更不用提了
不懂的東西想搞也無從搞起~~

野口隆史 2012-02-23 01:17 PM

引用:
作者kenchen_1226
由於 mac 太不自由
所以我討厭用 mac

windows, linux 可以自由更換硬體
可以胡搞瞎搞
光這一點,我就不會用 mac 了
所以我也不用 iphone, ipad,
我用 android
我喜歡我可以拿到 source code 的東西
所以我的平板是 novo 7 advanced,
有 source code, 我可以胡搞

當然,沒幾個人會在意這個
所以 iphone, ipad 賣得比較好
的確是這樣,論操作介面, iOS 是比windows, android 好太多了

但是 android, windows 也可達到我的要求
我喜歡開放的東西,
即使他沒這麼好用
所以我會繼續用 windows, android
不會碰 mac 的東西

Android的自由只是Google用來說嘴的而已
Android 3.x就是close source
只要他高興,Anroid 5.0也可以close source
而且對end user來說,自不自由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david_lin 2012-02-29 12:36 PM

引用:
作者blair
能到10%是奇蹟...不是極限...
要不是有一堆ie only的網站,我老早就想跳mac


那就跳吧,ie 也有 for mac的

david_lin 2012-02-29 12:45 PM

引用:
作者kukulcan
其實iTunes 不像是 Music Juke box,他的設計理念根本就是一個資料庫管理軟體。透過mp3檔案的meta data去排序、搜尋、分類、管理。

講的狂妄一點,用database的觀念去管理檔案,超出一般人用檔案系統、檔案夾的觀念太多,因為觀念太先進,很多人無法接受。

就好像大部分的人都還是用 "檔名" + "資料夾位置" 去分類硬碟裡面的檔案。問題是這種觀念是建立在硬碟不超過100MB時候的事情,現在硬碟一不小心買多了就超過1TB的時代,還能夠用傳統的思維去處理嗎?

如果說一般使用者沒有辦法適應 iTunes,那可能要考慮一下update你的大腦,因為.....Microsoft Windows都要考慮取代傳統的資料夾形式了。以後的檔案總管會越來越像iTunes。

有沒有聽過WinFS?這個原本要出現在 Windows Vista的東西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nFS
以後硬碟整個就是一個database,所謂"路徑...


說真的以資料夾的方式才是最直覺的,沒見過筆記本的分頁?
至於習慣,用的爽就好.

vegemite 2012-02-29 12:47 PM

引用:
作者david_lin
那就跳吧,ie 也有 for mac的

IE for Mac早就作古了吧~~
就算還有不支援Active X也沒用啊~~

blair 2012-02-29 12:50 PM

引用:
作者david_lin
說真的以資料夾的方式才是最直覺的,沒見過筆記本的分頁?
至於習慣,用的爽就好.

習慣問題
以前剛開始用windows 3.0的時候我覺得dos才是最直覺的
資料量一大,確實資料夾的管理方式會出現難度

42wood 2012-02-29 12:54 PM

對音樂來說

一個資料夾就等於一片或一套CD

itune的作法對有幾千個CD收集的人來說是很困難去適應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