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咖啡愛好者討論分享集中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2884)
|
---|
引用:
君不見很多黑心企業替商品做個形象宣傳後,地攤貨都能當精品賣... :flash: 最詭異的是當有人批評這種行為時,信眾就會自己跳出來護航... :stupefy: |
引用:
其實這樣說法是不客觀的,因為每個人的味覺是主觀的,因為味覺是主觀加上味覺靈敏度不同,所以為什麼杯測需要受過訓練,就像一個人沒吃過奇異果只聽別人說是無法真的感受奇異果味道的。 換個角度說,如果說鋿有必要有人提供好康, 就質疑 豆子是假的, 不純, 都是亂烘的, 烘過頭的, 不划算... 等等...,那麼因未買到便宜就認為買到貴的就是冤大頭也是沒必要也不符合科學精神的,因為關於影響最終售價的各項因素並沒有被一一帶出來詳細比較,沒有經過這樣的比較所得出來的看法是沒有意義的,容易流於以偏概全的結果。 舉個例子好了,我之前拿Costco買的藝伎去給咖啡店老闆試,閣下說了甚麼還記得嗎?閣下說老闆怎麼會說客人帶去的豆比較好,問題是閣下並不知道我跟老闆的熟識程度以及老闆的為人,因此先入為主,事實也跟閣下想的不同 就像Costco藝伎我也是喝過才分享感受,因為我只喝黑咖啡,因此以黑咖啡的表現Costco藝伎烘得太深,我想要的風味都不見了,不要跟其他藝伎比,只跟我買得到同樣價格的衣索比亞耶加雪菲比半磅 $245,耶加雪菲淺焙能喝到風味比costco多太多了。 實際喝過比較準,要聽推薦我覺得也先了解推薦人的喜好是否跟自己相近會比較好,所以我身邊喜好跟我接近的人,我推薦的豆子還沒失誤過。 |
引用:
其實淺深焙各有特色,有些豆適合淺焙有些是中深才能提出豆味甚至產生不同化學效應的口感 你說的對,每人喜好不同,味覺是主觀,但看了你們ㄧ來ㄧ往的感想是,你們咖啡知識都有,但喜好不同,一個俗又大碗追求CP 值,一個朝精品莊園步調邁進,所以基本上你們是不會有交集的 :laugh: |
引用:
我也覺得味覺是主觀的.....但是個人走的方式其實也是追求CP值的方向 之前有幸喝過朋友烘的咖啡,是水果炸彈....之前買過幾家都不滿意 現在走向了自烘之路....基本上....這個也算一條追求CP值的方向 豆子....自己選擇,烘的方向....也一樣自己選擇 :laugh: :laugh: |
包裝上標示的best before看看就好了,別太當真。
有一回別單位拿了包未開封(將近到期)11個月的號稱麝香貂咖啡"粉",難喝的要命…… 品皇只標半年,還比較靠譜些。保存狀況良好,嘴巴不太挑的話差不多可以。但我有些同事挑剔到一個月以上幾乎就不喝的了。 一般而言,平價的咖啡大多是生豆進口,本地烘焙。百貨公司有些高價位的才可能當地烘焙進口。我有個同事偶而就會去買兩包"安提瓜精選"1600(一包800才200克)。 有些深焙的豆子是磨成粉再抽真空包裝的(大部份歐洲進口),外形像磚塊一樣。它的保存期限可能會比較好一點。當然開封後還是要儘快喝完…… |
引用:
賞味期是不會過啦... 包裝上都有寫啊... 至少我在台灣的 Costco 買都有看到. 這就要看你的嘴巴挑不挑了... 如果你像 spooky_mulder 大, Starbucks的, Costco 的, 更不用說大賣場的都不合他的標準... 那就只能買全 local 烘的... 那就是 $$$$$$ 你有買過 Costco 在賣的豆子嗎? 如果覺得這些豆子 OK, 那開封後要好好保存, 不要讓它受潮就好了. |
引用:
我到現在還在等你提供 "台灣有哪一家店有賣 低等級 便宜的 100% 純藍山和可那"... :laugh: 我提供的這兩家店家在 ebay 上都有幾萬以上的評比: http://www.ebay.com/usr/linacoffeeroasters http://www.ebay.com/usr/bluemacawcoffeeroasters 後來報的 藝妓至少是 Costco 賣的... 以上這些都是我買過的, 我自己和老婆喝了, 推薦給其他家人, 同事喝過都是讚不絕口. 引用:
我在美國有碰過店員甚至是老闆建議客人到別家消費. 在台灣還沒有碰過. 我純粹只想分享 C/P 質高的好康. Costco 賣的豆子每磅單價更低的, 更便宜的, 我平常省錢, 沒有較高檔的豆子 時在喝的, 我覺得就沒有必要推薦了... |
引用:
我聽過 原豆 比 磨成粉 的更容易保存. 所以我都盡量買 whole bean. |
引用:
一般而言,這是常識,無需特加強調。 但我是針對"烘過才進口"這個問題討論,抽真空的或許會比較好一點點(當然我也不是很確定)。 |
口味與價格這個可以提供好資訊但不用硬性去批評其他人啦, 我酒類那篇也是被炮得很慘.
說真的, 我不怎麼喝酒, 但喝起來真的有差異, 而實際上那幾款要在台灣買到比我管道還便宜的真的很少, 因為我是直接有許可進口.. 採購成本+運輸成本+稅務成本, 不計人力成本. 唯一我想得到的可能是因為只買6瓶進來, 如果是100~200瓶就不同. 算了, 多說了, 我那個也不是拿來賣, 是客戶來或平常送人用, 主要是老闆本身有興趣. 當然起價本身就高了, 在產地本身也是屬於比較高價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