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咖啡愛好者討論分享集中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2884)
|
---|
好康分享一下:
前幾天去我家這裡的 Costco 看到有 Starbucks Organic Yukon Blend 咖啡兩磅裝才美金 $7.99. 賞味期限是到 2017 年 11 月多. ![]() YMMV |
引用:
這個有便宜到,比自己烘還便宜。 |
引用:
嘿啊... 我剛剛又看了一下 receipt. 價錢是美金 8 元整, 所以是分店自己的 clearance mark down. So a big YMMV. |
引用:
我是用電子秤,一次用量是磨完21克粉,粉水比1:15,沖出315克咖啡液 |
既然有人分享Starbucks的豆子,我也分享一段歷史
Starbucks曾經未經衣索比亞授權就盜用耶加雪菲、西達莫、哈拉三個咖啡產地名稱 後來是衣索比亞贏回了該有的排他使用權 |
那個.. 泡芙爹地, 其實台灣物價比北美高早就成為事實, 不是當地人願不願意的問題.
當然, 從其它幾個討論串, 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PS. 我認為即使台灣開始自製大量生產, 價格也不會下來, 不然你看筆電就曉得了 :laugh: |
引用:
那天我老婆才吃了一碗美金 6.5 的切仔麵... 可是一碗和台灣牛肉麵一樣大碗, 裡面有滷蛋, 肉燥比台灣兩碗肉燥飯上的肉燥還多... 以非生活必需品來說, 咖啡在台灣本來就是貴. 除了生豆成本較高, (吃的食材成本只佔 3 成而已...) 台灣人工比美國便宜, 店租有比美國貴嗎? 所以價格高貴就是消費者支撐. 也沒有必要幫 "台灣店家把豆子當精品賣" 這事實找理由. 諸如生豆成本高, 豆子比較好, 都是手工, 烘培有放感情進去, 有念往生咒... 等等 blah blah blah... 更沒有必要有人提供好康, 就質疑 豆子是假的, 不純, 都是亂烘的, 烘過頭的, 不划算... 等等... :laugh: :laugh: :laugh: |
個人很厭惡/排斥所謂"粉水比"這種普遍的說法。小學時學"比例",兩邊通常是相同單位。
我比較喜歡早期在網路上查到的,國際比賽冠軍咖啡師的說法:64∼75克的咖啡粉,"配"1000c.c.的水。 --- 曾跟咖啡店的老闆聊到,他教我手沖一人份是1匙半,兩人份是2匙半。我斷斷續續地思考了好幾年(為何不呈線性關係?),後來想通。因為他是使用整張濾紙的面積,兩人份粉層較厚,一人份粉層較薄,所以一人份勢必會變淡,必須要略加(1.25→1.5),這是經驗的調整。 以科學的思考而言,如果兩人份使用整張濾紙的面績,則一人份就須要調整為只能使用到一半面積,照比例看約為水深的(1/√2)=70.7%,才能得到幾乎相同的粉層厚度與咖啡口感。如此操作則無論粉重、水量都是完美的1:2,而因為粉層厚度相同,過水時間也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
引用:
你反過來想就可以了, 台灣不論生活必須與否的其實都不便宜, 名副其實鬼島. 所以~ 如果不套點情感面進去, 來點故事來增加買家的意願, 理智點的都無法下手. 我也跑北美(以前提過), 坦白說當地的豆子我也是如你那照片一包包的帶回來. 便宜到我可以一堆送人當伴手禮, 然後留個2~3包分別衣櫥跟車子除臭用. 台灣即使自己製造的都賣貴, 你就不要繼續戳痛點了啦. 況且你們自己泡的人都這樣了, 我這個外購大亨不就要買塊豆腐撞死~ |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