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CPU+MB+RAM+POWER 預算5000千~有什麼好建議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9778)

richard_wu 2012-02-28 09:14 AM

引用:
作者eaxx83
主機版需要有IDE插槽的~
粗略的找一下~~
好像只有
E3400+ASUS P5G41-M LX+DDR3 4G RAM +TT 390W
4910元~~~


H61好像都沒有IDE的~~不然實在想用G530的~~

大家有更好的組法嗎?


1. 如果選Socket 775, Celeron系列不是好選擇,如果限於預算要不要改選AM3?
2. 如果主機板沒內建IDE, 插卡會比轉接少了些相容性或是效能打折的問題。

bob0123 2012-02-28 11:27 AM

為了 IDE 裝置,用 AMD 的主機板可以,但是記得閃開 nvidia 的 N68 晶片組,因為晶片組本身規格太舊了,頻寬只有支援到 2000 而已,CPU 目前的頻寬大部分都超過 2000,這樣跑起來效能反而會被打折扣。

有些主機板廠商做出來的板子更慘,測試出來居然只有跑 1000 而已。

簡而言之是晶片組規格太舊的關係,NV 公司自己不長進,沒有推出新的晶片組,主機板廠則是只有把新的 CPU 辨識碼加到 BIOS 裡面,讓主機板能夠認識新的 CPU 而已,基本上還是二年多前的規格。

bob0123 2012-02-28 11:53 AM

如果是為了 IDE、還有傳統的印表機列印埠 LPT,也為了怕遇到軟體挑晶片組的問題,必須要選 INTEL 主機板的話,那主機板不改也是可以的,這樣就不要去考慮以後要不要升級 CPU 的問題,反正組起來之後用到整台掛掉就是了。

但是 CPU 必須要改,賽揚的 E3400 效能實在是不怎樣,到露天拍賣 1000~1650 元這個價位可以讓你從 E6300 ~ E6550 都可以找到了,就算是最低的 E6300 都比 E3400 效能強。

以前的 CPU (沒有內建議體控制器),如果沒有大幅度的超頻使用,基本上很難壞,購買的時候只要注意選正式版的 CPU,不要買 ES(工程版) 的就好了。(有些店家還搭配風扇一起賣,多 80~100 元,運費還可以一起算)

ALos 2012-03-08 07:00 PM

亂入的請問一下。

如果5K的預算升級,選擇AMD-X3-455跟6770。

算是好選擇嗎?

準備玩"激戰2",解析度頂多開1440x900,特效應該不會全開。

雖然不知道遊戲發售日 :)

wjc223 2012-03-09 11:55 AM

引用:
作者bob0123
為了 IDE 裝置,用 AMD 的主機板可以,但是記得閃開 nvidia 的 N68 晶片組,因為晶片組本身規格太舊了,頻寬只有支援到 2000 而已,CPU 目前的頻寬大部分都超過 2000,這樣跑起來效能反而會被打折扣。
有些主機板廠商做出來的板子更慘,測試出來居然只有跑 1000 而已。


請問你說的這個頻寬要怎麼看?

比方這個主機板官方資料
http://tw.msi.com/product/mb/H67MA-...ml#/?div=Detail

要看官網資料那個數據呢?或是有其他測試方法嗎?
謝謝~

cmwang 2012-03-09 12:27 PM

引用:
作者wjc223
請問你說的這個頻寬要怎麼看?

比方這個主機板官方資料
http://tw.msi.com/product/mb/H67MA-...ml#/?div=Detail

要看官網資料那個數據呢?或是有其他測試方法嗎?
謝謝~


那是指A社CPU與chipset間的HT版本,您提的板子是I社的,Nehalem核心以後的話應該是要看QPI吧:p....BTW,最早的S754/S939到AM2有可能跑800MHz或1GHz(雙向各1.6GTs或2GTs,寫成一般使用者比較容易看懂的方式就是CPU和chipset間的傳輸量為雙向各3.2GB/sec或4GB/sec),AM2+以後CPU及較新的chipset可以跑2GHz或2.8GHz(i.e. 4GTs或5.6GTs,當然傳輸量也跟著上升了),不過因為A社K8以後的MC是內建在CPU內(i.e. CPU和RAM間是直通的),HT主要是影響I/O(尤其是指沒有獨立VRAM的IGP或要借用主記憶體的低階VGA:flash: ),主因是HT1.0只有雙向各2GTs(跑16bit時就是各4GB/sec),此時VGA的traffic佔的比例就得考慮進去了,只是影響有多大就case by case了:p:p....

asusk8n 2012-03-10 09:19 AM

前一次家裡電腦升級時, 因原來的 "IDE 系統碟+ SATA 資料碟" 架構續用, 主機板特地找有 IDE 介面的, 但不是原生支援而是透過 VIA 橋接晶片.

升級後實際用了 1~2 個月, 受不了開機硬體掃描和資料寫入的龜速等待, 還是把 IDE 系統碟換成 SATA 系統碟, 同時也連帶把 IDE DVD-RW 換成 SATA 介面的.

結論 : 千萬不要用橋接晶片提供的 IDE 介面.... :stupefy:

如果版主一定要留用 IDE 硬碟/DVD, 建議主機板找原生支援 IDE 的晶片組, 規格舊幾代無法避免.

bob0123 2012-03-12 01:44 AM

樓主挑的那一片 775 的 P5G41-M LX 有晶片組原生的 IDE,因為南橋晶片是 ICH7。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