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R1900TII 擺放距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8588)
|
---|
引用:
大部分多媒體喇叭低頻不夠低,量多但毫無層次,低音都是一團一團的,比較不會有駐波 的問題。 |
目前暫時用衛生紙塞在後方得出聲孔,
低音就少了不少 我當初帶MP3去試聽時, 還覺得低音不夠請店員轉至12點鐘方向.... 奇怪, 網路上有很多評論文章, 但怎麼都沒反映出此問題啊? 雜誌評論也是 『...傳統大尺吋單體特有的質感,就是低音聽起來沒有壓力, 它的量感和延伸性,聽感都像書架型喇叭那樣寬鬆、自然。 反應速度也比刻意強調低音的產品更加俐落,模糊感並不會太過於強烈。』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13889031007.htm 難道,我買到暇疵品? |
引用:
所以可能是駐波所造成,使低音過量變糊,不耐久聽且不舒服。 |
我猜...應該是貼牆吧
他後面有低音氣孔...讓他離牆壁一段距離 氣孔在後方,天生是比較需要空間呼吸 氣孔在前方或是密閉式,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
引用:
(R1900TII給小編的感覺是中規中矩,高音並沒有表現得特別通透、明亮,) 這行就是代表 高音不清不亮 (傳統大尺吋單體特有的質感,就是低音聽起來沒有壓力,它的量感和延伸性,聽感都像書架型喇叭那樣寬鬆、自然。) 傳統的意思這產品很傳統一般沒特色 沒壓力就是動態不足 寬鬆自然=隨便) (反應速度也比刻意強調低音的產品更加俐落,模糊感並不會太過於強烈。) 就是說反應速度並不比別人利落 有模糊感 但是還好 雜誌的編輯 也是要吃飯的阿=.= 你的url我看了一下 這雜誌已經寫的很誠實很含蓄了 你還看不董 我也沒辦法 |
還有個情況就是雜誌編輯大多有截稿壓力,一篇文章可能完全就是靠著幾小時的初步印象就寫出來了。
|
大家實際聽過這款喇吧,
並認為很難提升嗎(如換線等)? 我是不是該退啊, 畢竟才剛買3天, 還是說要RUN它一陣子(40小時), 獲許會有改善..... (因為有網友說他正享受RUN開後的音質) 目前連聽梁靜如, 耳朵都很有壓力.... (不舒服的低音) (門關起來在隔壁都還以為有鄰居在唱卡拉OK) 而要遠放, 實在有違多媒體喇吧... 唉∼ 話說那篇報導, 對另外幾台評論還蠻嚴苛的, 所以覺得有參考價值... |
引用:
還是很好奇,房間很空曠嗎? 環境對聲音有莫大的影響喔。 |
引用:
房間都擺滿東西了, 換了2間房聽都差不多(房間約5至7坪), 尤其放在電腦桌近距離(約145公分)聆聽時, 真的不舒服 我決定好好RUN一下, (說不定低音就鬆了) 並換銀線做音源輸入..... |
引用:
我大概查一下Google,看起來似乎真的是喇叭設計的問題,而且網路上只有少數幾篇文章 有點出問題點,可能大眾口味就是如此,喜歡過量且誇張的低音表現,孰不知好的低音表現 是快速且收放自如,清晰有層次,才能久聽不厭。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