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機器人是否夢見充氣娃娃---變形金剛的社會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29909)

伊卡魯斯 2007-07-05 08:04 AM

>coolchet
您那篇不妨也拿來貼,除了支持與反對的叫陣外,提供另類觀點也是不錯的
~~~就讓變形金剛完全攻佔PCDVD吧

>marcob
機器人與充氣娃娃...此生是不可能結合在一起的(因為一定會爆Orz)
所以他們只能在夢裡相會啊~~~XD

>kyo(下略)
這大概是變形金剛成為暑假所向無敵強片的原因吧,尤其在續集電影兵敗如山倒之後

>冷ㄉ很
<機器人是否夢見充氣娃娃---變形金剛的感官世界>如何??

android 2007-07-05 02:42 PM

這篇文章的解讀角度很有趣,不過戳到我了 :laugh: 我轉大人失敗 :stupefy:

sbl407 2007-07-05 02:55 PM

我比較好奇的是他們車震時候變形金剛會幫推屁股嗎?

whlee75 2007-07-05 03:43 PM

我記得卡通版好像有變成恐龍的
不過我想電影版拍成恐龍的話
鐵定不會比汽車版的賣座

海豚電影院 2007-07-07 02:13 PM

本心得與伊卡魯斯原作完全無關... :cool:

話說...麥可貝的畫面元素很少像下面這張劇照這麼飽滿的... :think:



注意看畫面左邊...

看了之後,當場讓所有男性觀眾的某個部份都變成"變形金剛"了... :flash:

fox3nova 2007-07-07 02:47 PM

個人覺得用生物學上來解釋變形金剛並不合適
也許對於樓主的想法是,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
如果從蛹變成成蟲的話那變形金剛並沒有理由再變回車子
在機器人的世界觀中本來就是日本人的天下,就連美版的變形金剛也是日本人設計的

從以前的日本卡通中可以知道變形大多是為了適應某種需求才要變形,而非變了形才會有力量(這裡不指會合體或是人形裝備)
雖然變形金剛並非以這樣子為目的,變成車子只是為了好隱藏在人類的世界,不然就變成飛機不是更棒∼

wwjd 2007-07-10 03:09 PM

我終於知道當年為何那麼愛看徐少強的天蟬變了

冷ㄉ很 2007-07-10 04:09 PM

引用:
作者海豚電影院
本心得與伊卡魯斯原作完全無關... :cool:
話說...麥可貝的畫面元素很少像下面這張劇照這麼飽滿的... :think: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96...920eb295c_o.jpg
注意看畫面左邊...
看了之後,當場讓所有男性觀眾的某個部份都變成"變形金剛"了... :flash:

可惜麥導的風格是還沒看到就"咻"的閃過去了 :laugh:

唯一"變形"的那一段是"安全帶把妹法"那裡 :D :D

伊卡魯斯 2007-07-10 04:56 PM

變形後記
我在充氣娃娃一文中雖然嘗試著把昆蟲的變態與人類的青春期和變形金剛的變形做出連結,但其實作者心理並非真的相信麥可貝有這種比喻的打算~~甚至說相信麥可貝的作品會有這種隱喻的功能。但如果說作者不相信這類比的企圖的話,那這整篇文章不就是白搭,沒錯,你又答對了…啊XD,不是,我的意思是說…並非是麥可貝做出這樣的連結,而是麥可被身處的社會做出這樣的連結.也就是說,麥可貝並非是創作者,而是執行者。
我所打算解釋的,並非昆蟲的變形能夠拿來與機器人的變形如何準確類比,如果就這點來看可能是站不住腳的,我其實想要探究的是變形這個概念何以能讓人類趨之若鶩,人類的創作是不可能無中生有的,他不是上帝在一片渾沌中說:要有光,這世界就有了光。同樣的,變形的概念也不可能是某天某時的某刻突然”碰”的一聲就跳入了某人的腦袋裡,不是某個日本人突然間說:啊!!我想到了~~為何不讓汽車變成機器人,這個點子肯定可以大撈一筆~~我真是他媽的天才” 。一個人的經驗值若是0,那麼它的創作能力也等同0,任何再偉大的藝術家的創作都是由他的生活經驗得來的創作靈感,他的偉大絕非是無中生有,而是他發掘了嶄新觀看這世界的角度,與組合這些題材的技巧能力。因此我想要說的是,變形的概念自然絕非從變型金剛開始,甚至也非從哪個日本人開始。變形的概念早在卡通、玩具出現在人類社會之前,就已經根植在人類腦海裡,而我想要探究的就是變形概念的源起。
人類能夠最先觀察到的變形的對象,應該是非昆蟲莫屬~~電影發展百年以來,或許該說就人類想像異世界生物以來,昆蟲這種與動物界差異極大的構造與生存型態成為幻想參考的主要題材,就以科幻經典—異形的寄生方式與社會型態而言幾乎主要都是參考自昆蟲而得來的。而昆蟲的完全變態演化自然也會對人類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如果要就這麼說機器人的變形就是參考自昆蟲的完全變態演化則太武斷。有些網友其實提到了本文的最主要弱點-->那就是昆蟲的變態不可逆轉。
“因此如果變形是為了形成完美體而產生,那機器人為何還要變回車子”這個問題的提出算是一招打到致命要害。XD
幼態-->成熟體的假說用於變形金剛或許不正確,但對於變形的癡迷並無二致,也許變形金剛該用昆蟲的另一演化來舉例比較吻合。



我在充氣娃娃一文著重於變形的目的在於進化為戰鬥力較高的型態,這樣說或許觀察不夠周到,或說是太單純化變形的功用。事實上昆蟲的變態並不見得是以更為強大為唯一目的。真正細察起來,就只有一種目的…就是為了生存。昆蟲變態之後不論是成為美麗的外表或是偽裝等功能,其目的不外是為了繁衍後代和欺敵(逃避天敵或獵取食物),而最終功能都是歸結於生存延續種族生命。如果說變形金剛的變形是為了要欺敵,那麼人類青春期的轉變是為了要繁衍後代,那麼這樣來解釋或許更能說的通,這些生命體的轉變都是為了延續生命。是一種適應社會的演化方式。
不管變形或變態,人類顯然都著迷於變化的過程而非變形前後的真正型態,然而如果變形後會從簡單的型態轉變成令人驚艷的戰鬥型態,則更加添蛻變的意象效果。而無論是由機器人變化成汽車或是變化成恐龍。其實變化的過程本身才是最迷人的~~他給予人類一種變化的想像,想像自己變化的可能。在這個社會中,唯不斷的變化才是最適合生存的方式。

伊卡魯斯 2007-07-10 05:00 PM

引用:
作者海豚電影院
本心得與伊卡魯斯原作完全無關... :cool:

話說...麥可貝的畫面元素很少像下面這張劇照這麼飽滿的... :think: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96...920eb295c_o.jpg

注意看畫面左邊...

看了之後,當場讓所有男性觀眾的某個部份都變成"變形金剛"了... :flash:

不知海豚最後有無變回來,還是就這麼"戰鬥狀態"走出電影院?? :p :p :p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