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SATA 3.0規格下半年出爐 每秒傳輸速度高達6Gb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13703)

u860111 2007-04-24 05:09 AM

引用:
作者yaohoung
是喔 應用對象層次不同
不過現在的SAS不是說可以相容於SAT嗎? 而且要支援混用
就差的就是價錢的問題 不知道是否這樣
小弟對這方面不太懂 是否可以請教一下
謝謝

是的,廠商在制定電腦的這些connector規格的時候,必須秉持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那就是只要mechanical機械部分能夠相容,就必須電子訊號能延伸相容。
SATA和SAS也是保持這個原則,SATA和SAS的接頭部分有一個防呆缺口,
SATA的硬碟能夠插上SAS的機器。
但是注意這個防呆讓SAS的硬碟沒辦法反過來插在SATA的接口上,沒意義也沒必要。

yaohoung 2007-04-24 05:42 AM

引用:
作者u860111
是的,廠商在制定電腦的這些connector規格的時候,必須秉持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那就是只要mechanical機械部分能夠相容,就必須電子訊號能延伸相容。
SATA和SAS也是保持這個原則,SATA和SAS的接頭部分有一個防呆缺口,
SATA的硬碟能夠插上SAS的機器。
但是注意這個防呆讓SAS的硬碟沒辦法反過來插在SATA的接口上,沒意義也沒必要。

原來如此 那請問一下
這是否意味著SAS介面具有比較好一點的彈性
不管SAS或是SATA 反正都是可以接SATA設備
而且如果支援混插的話 不是還可以兼具效能與成本的平衡嗎?
謝謝

u860111 2007-04-24 06:15 AM

引用:
作者yaohoung
原來如此 那請問一下
這是否意味著SAS介面具有比較好一點的彈性
不管SAS或是SATA 反正都是可以接SATA設備
而且如果支援混插的話 不是還可以兼具效能與成本的平衡嗎?
謝謝

SAS本來就不是瞄準一般消費市場,SAS的介面能吃SATA硬碟本來也就是成本的彈性考量。
這部分是屬於工作站OEM市場,讓廠商出貨要怎麼配有彈性存在。
SAS和SATA都是隸屬ANSI旗下的委員會制訂的標準,SAS(SCSI)是T10而SATA(ATA)是T13。
若是從歷史來看,IDE是WD和COMPAQ和CDC(後來CDC的硬碟部門賣給SEAGATE)以經濟因素為前提下所研發的磁碟專用介面;而SCSI是SEAGATE研發出來初始目標就不只是連接硬碟的介面,可以視為一種廣用型的匯流排,從最初的制訂目標就不一樣,所以一直到今天瞄準的市場當然也就不同。
但是SATA介面目前的確有侵佔到SAS的部分低端市場。

u860111 2007-04-24 06:20 AM

引用:
作者u860111
SAS本來就不是瞄準一般消費市場,SAS的介面能吃SATA硬碟本來也就是成本的彈性考量。
這部分是屬於工作站OEM市場,讓廠商出貨要怎麼配有彈性存在。
SAS和SATA都是隸屬ANSI旗下的委員會制訂的標準,SAS(SCSI)是T10而SATA(ATA)是T13。
若是從歷史來看,IDE是WD和COMPAQ和CDC(後來CDC的硬碟部門賣給SEAGATE)以經濟因素為前提下所研發的磁碟專用介面;而SCSI是SEAGATE研發出來初始目標就不只是連接硬碟的介面,可以視為一種廣用型的匯流排,從最初的制訂目標就不一樣,所以一直到今天瞄準的市場當然也就不同。
但是SATA介面目前的確有侵佔到SAS的部分低端市場。

而且成本差異往往存在一些你沒注意到的地方,不僅僅只是效能,
舉個例子:熱插拔。也許你會說SATA現在也可以熱插拔,沒錯,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內接的SATA介面,機械結構能夠支撐的熱插拔次數,遠遠不及SAS或是外接的eSATA(如果廠商照標準來做的話)。

yaohoung 2007-04-24 06:54 AM

引用:
作者u860111
而且成本差異往往存在一些你沒注意到的地方,不僅僅只是效能,
舉個例子:熱插拔。也許你會說SATA現在也可以熱插拔,沒錯,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內接的SATA介面,機械結構能夠支撐的熱插拔次數,遠遠不及SAS或是外接的eSATA(如果廠商照標準來做的話)。

原來如此
謝謝您的說明
不然小弟以為乾脆就讓它往後成為SAS介面加上SATA設備算了
因為小弟看到大部分是這樣
不得不讓小弟誤認為SAT要侵入SAS的市場
謝謝您費心說明

Kotaro 2007-04-24 07:14 AM

或許1.5萬轉硬碟一般存取也破不了SATAI
但快取可以

esc564 2007-04-24 09:30 AM

這世界至少還有iRAM可以讓我們期待...
iRAM快出SATA3.0的版本吧~
雖然沒錢買... :cry: :cry: :cry:

vxr 2007-04-24 12:28 PM

SATA的拔插次數實在有夠濫..
比eSATA還糟..

與其SATA 3.0我個人更看重SSD的發展...:laugh:..
(Hybird HD??我個人想把他無視...:D..)

u860111 2007-04-24 06:23 PM

引用:
作者vxr
SATA的拔插次數實在有夠濫..
比eSATA還糟..


SATA線材插拔次數關係到製造成本,這本來就是消費性產品的經濟考量,加上使用環境就不是以時常插拔為主的設計,所以有什麼「成本」有什麼結果,否則要做到eSATA和SAS線材的水準,終端消費者能忍受一條SATA線材好幾百元台幣甚至接近上千台幣嗎?

vxr 2007-04-24 07:22 PM

引用:
作者u860111
SATA線材插拔次數關係到製造成本,這本來就是消費性產品的經濟考量,加上使用環境就不是以時常插拔為主的設計,所以有什麼「成本」有什麼結果,否則要做到eSATA和SAS線材的水準,終端消費者能忍受一條SATA線材好幾百元台幣甚至接近上千台幣嗎?

對大多消費者來說也許不能接受..
對我來說這價格可以接受啦..:laugh:..
找了很久都找不到較好的線材..:(..
不知哪裡有賣???:confuse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